準備好一個完備的醫藥箱,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很迅速地應付寶寶突然發生的意外事件。
1溫度計(數字式體溫計)
2爐甘石洗液或氫化可的鬆乳膏(50%),以備蟲咬或皮癢時擦用
3外用酒精用來消毒體溫計、鑷子和剪刀
4凡士林膏用來潤滑體溫計
5抗菌藥膏以防刀傷或擦傷
6小鑷子用來夾取碎片
7一把銳利的剪刀和一把便利的指甲刀
8經兒科醫生認定的兒童專用避光劑
9經兒科醫生認定的兒童專用驅蟲劑
10經兒科醫生認定的淤血去除劑
11在寶寶鼻子不通時用來吸鼻子的吸引器(注意其前端不能太尖)
12各種形狀和尺寸的膠帶
13紗布卷,紗布墊
14無菌棉球、棉簽
15柔和的肥皂液(抗菌除臭的肥皂對寶寶嬌嫩的皮膚不太合適)
16醫用滴管、注射器、量杯或量勺以保證藥量準確
17檢查咽喉用的壓舌板
18一個能裝熱水的瓶子、冰袋
19一個用來檢查眼睛、耳朵、鼻子和咽喉的小手電筒
20一本急救指南
生活中安全問題答疑
寶寶在漸漸地長大,家裏的所有地方他都有興趣光顧,這時家裏的安全隱患,就成了爸爸媽媽應該注意的問題。家具的棱角、尖銳的物品、易碎的玻璃都成了威脅寶寶安全的隱患。爸爸媽媽應該排查家裏的每一個角落,給寶寶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寶寶輕鬆探索對他來說還比較陌生的世界。
給寶寶買玩具越多越好嗎
給寶寶買玩具不能買得太多。美國一項關於學齡前兒童教育計劃的研究結果顯示,給孩子過多的玩具或不適當的玩具會損害他們的認知能力。因為他們會在如此多的玩具麵前顯得無所適從,無法集中精力玩一件。而那些玩具較少的孩子,由於他們和父母一起閱讀、唱歌和遊戲的時間相對更多,所以他們要比那些家境優越、玩具成山的同齡小朋友智力水平高。
寶寶可以與寵物一起玩嗎
如今,家庭中豢養寵物已不再被看做是時尚,而更多的是被視為生活中情感的寄托。有了寶寶到底還養不養寵物,這是很多爸爸媽媽的煩惱。
寶寶剛出生時,盡量讓寵物遠離寶寶,等寶寶對細菌有一定抵抗力,對寵物的尖牙利爪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後再養比較好。因為寵物對寶寶的健康存在著很多威脅。
新生兒抵抗能力低,就算不讓寵物接近寶寶,但它們身上的細菌和寄生蟲會通過間接接觸從寶寶的皮膚、呼吸道、肚臍三個途徑進入寶寶的體內。
如果感染影響就會很大,輕者會得菌血症,一旦嚴重便會導致敗血症,危及寶寶生命。
排查居家的安全隱患
爸爸媽媽經常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寶寶的飲食、疾病和發育上,卻不知道意外傷害對於寶寶來說,已經超過了疾病,成為寶寶健康的“頭號殺手”。
對於寶寶來說,家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然而如果父母淡漠了安全意識,家中往往也隱藏了危害寶寶最大的危機。為了減少危險因素,家長應細心審視家中物品的擺放位置,爸爸媽媽應站在寶寶的視覺高度觀察環境,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生活空間。
① 防滑
如果家裏地麵鋪的是地板磚,就要注意防滑。地板磚本身就滑,如果地麵灑有水或油那就更滑了。為防止打滑,可給地麵鋪上幾塊小地毯,並及時清除灑到地麵的液體。
② 防磕碰
家具的棱角以及尖銳的東西容易碰傷寶寶。爸爸媽媽應該把這些棱角用泡沫或布條包起來,把尖銳的東西移開。
③ 防墜落
不要讓寶寶從窗戶、陽台往下探身,以防不慎掉下去。
④ 防紮傷
家長使用刀器、剪子、錐子等工具時,要及時收起來,不要放在寶寶容易拿到的地方。掉在地上的圖釘要隨手撿起,以免紮腳。
⑤ 防夾手
房門、櫃門、窗戶、抽屜等開關時,容易夾手。木質的夾一下都很疼,何況是鐵、鋼製的,所以不要猛然開關,如果寶寶拉抽屜,家長也要在一邊保護。
⑥ 防燙傷
暖瓶、開水壺要放妥當,以免寶寶亂動而燙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