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部分 家庭福源地 治病總後勤(2 / 3)

假如遇到這樣的“醫生”要非常小心和仔細思考:檢查治療要花大量資金,也不說清原因;無故要你去外單位或私人處買藥;通過廣告宣傳或不相識的人引你去找私人“醫生”;不是一心治病,喜歡拉關係,工作中不停談閑話,甚至“坐立不安”;標榜自己用“祖傳秘方”治病,而且超過任何治療手段者。

四、重症貧血家庭護理要點

用任何藥要弄清治療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項。

病後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不可擅自用藥,可用可不用的藥盡量不用。

防止與物理及化學毒物接觸,避免周圍環境中有可能導致骨髓損害的因素。注意休息,防止暈倒和摔傷等。應注意觀察和預防各種感染,防止便秘。多飲水,防止泌尿係感染。

如有排便疼痛、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可能是肛門和泌尿係發生感染;若有口腔黏膜糜爛等現象,可能有口腔感染;要及時找醫生治療。若有便秘,及時服用通便的藥物解除便秘,以防排便困難造成肛門裂傷而感染、出血。

日常飲食起居,保持清潔衛生。要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飲食清潔。保持口腔、陰部、肛門和全身的清潔;不吃不潔食物,每次飯後漱口,刷牙;每日細致地搞好個人衛生;清洗會陰時,先清洗外陰部,後清洗肛門;避免創傷,防止感染。

心理準備。有的疾病病期相對較長,病人及親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積極而耐心地配合醫生治療。要鼓勵病人與疾病作鬥爭,天大的困難也不要影響病人的情緒和治療。

定期診治。要定期按計劃到醫院複查和接受治療,按醫囑用藥。

五、幼兒貧血護理要點

幼兒貧血主要是缺鐵性貧血,下麵護理的要點,除缺鐵性貧血外,也可作其他貧血參考。

居室環境要安靜,空氣要流通。由於貧血病兒抵抗力低,容易感染,如消化不良、腹瀉、肺炎等,因此病兒應盡量少到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去,並注意勿與其他病人接觸,以避免交叉感染後使貧血加重。

合理喂養是糾正貧血的重要途徑。應多給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的心、肝、腎、血以及牛肉、雞蛋黃、豆製品、黑木耳、紅棗等,並糾正偏食習慣。提倡母乳喂養,因母乳營養比牛奶高,且易吸收。注意及時添加輔助食品,如3~4個月的嬰兒,可給蛋黃1/4個,以後逐漸增加到1個,5~6個月加菜泥,7個月後可加肉末、肝泥,設法提高嬰兒食欲,同時防止消化不良。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鐵製劑。嬰兒最好在兩餐之間服,以利於吸收,因為鐵質對胃黏膜有刺激,服後易產生惡心、嘔吐,同時避免與牛奶、鈣片同時服用,也不要用茶喂服,以免影響鐵的吸收。鐵製劑用量應遵醫囑,用量過大,可出現中毒現象。

嚴重貧血的病兒,活動後易心悸、氣急,必須臥床休息,必要時還需吸氧、輸血。

六、家庭消毒

煮沸消毒。這是一種效果可靠、操作簡易、費用低廉,不用特殊設備的常用消毒方法,但預防食物中毒卻並非隻要經過煮沸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因為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有“細菌性”和“化學性”兩大類,對於細菌性汙染,煮沸比較有效,煮沸能使細菌等微生物的蛋白質凝固變性,一般經過15~20分鍾的煮沸,就能殺滅一般的細菌,即使留有少量毒素也不會造成顯著危害;但是對於有些生物毒素和化學性物質中毒,如亞硝酸鹽中毒,發芽馬鈴薯的龍葵堿中毒,黃曲黴毒素以及河豚、毒菌中毒等,卻不是高溫煮沸能解決的。重要的則是需要重視預防,提高警惕,切斷可能的毒物來源。

酒精消毒。有的人為了圖方便,常以白酒來代替酒精搽手或擦拭碗筷,認為白酒能消毒殺滅病菌。其實,白酒大多是低於55度的低度酒,濃度太低,對細菌難以殺滅;且酒精不能滲透到細菌內部,不能達到使菌體蛋白質凝固變性的目的,也就不能殺滅細菌。因此應使用配製成70%~75%濃度的酒精溶液,同樣,未經配製的高於90%濃度的酒精,因其會使細菌外膜凝固形成一種保護層,也起不到消毒殺毒作用。

空氣和固體清新劑。因人體新陳代謝散發的體臭、排泄物及空氣汙染等造成的惡臭已成為人類生活環境的七大公害之一。近年來,空氣清新劑的出現為家庭消除惡臭提供了方便,但空氣清新劑雖能明顯掩蓋惡臭,卻不能去除惡臭物質,有的甚至會產生二次汙染。如固體清新劑---衛生香點燃時能散發出宜人的香氣,但它產生的微粒(煙霧)卻會造成二次汙染,將香料與酒精等有機溶劑混合而製成的液體空氣清新劑,在噴灑時形成大量氣溶膠又會汙染環境;屬於氣態空氣清新劑的空氣負離子和臭氧,本身也是空氣汙染物。因此使用空氣清新劑時應注意,室內有嬰幼兒時應慎用,噴灑液體空氣清新劑後最好離開現場,待大部分溶膠沉降後再進入,而氣態空氣清新劑宜用於廁所及衛生間除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