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俗語熟詞源頭之趣28(3 / 3)

縣官不如現管“縣官不如現管”其意不言自明。那麼,這個“縣官”和“現管”各是指誰呢?此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源出有二。

一說這個“縣官”是指天子。據地理學專家考證,上古時代的“縣”,指的是帝王所居之地,即王畿(國都),以後又逐漸發展到泛指全國。如有一個詞叫“赤縣神州”,毛澤東有詩句“長夜難明赤縣天”。所以,古代的天子自然又稱為“縣官”。《史記·絳侯周勃世家》雲:“庸知其盜買縣官器。”司馬貞解釋說:“縣官為天子也。所以謂國家為縣官者,《夏官》王畿內即國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縣官也。”因此,“縣官不如現管”的本義應該是:即使做了皇帝,在許多方麵也不如掌握實權的地方官。

二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天,縣衙門口貼出告示,說三月進行鄉試,金秋進行大考。

不巧的是,縣太爺病了,無奈,隻好把這個美差委托心腹縣主簿單淦。這個單淦是個地道的財迷。得到這個美差後,他就想方設法撈一把。

再說準備應試的這些人,想通過給主簿送錢送禮的方式得到個一官半職。在這其間,單淦已經收到了不少財物禮金,但貪心不足的他仍不滿足。最後一天正要關門時,一個衙役報告說來了一個後生,要來應試。單淦非常高興,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再撈一把。可出乎意料的是來人身穿綢緞卻是個“鐵公雞”——一毛不拔。單淦怒由心生,便不搭理那個人了。那人也不示弱,問道:“老爺,今天難道不報名了嗎?”單淦冷笑一聲,說:“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進廟不燒香,時間過了!”那人說:“我是……”。單淦一下子火冒三丈,吼道:“快回去吧,枉讀詩書不知禮,哪配應試?”說罷,轉身走了。

原來那個身穿綢緞的人是縣太爺的小舅子,他衝到縣太爺家,把事情的本末說了一遍。縣太爺在病中有感而發,唉聲歎氣地說:“真是縣官不如現管呀!”這句話不脛而走,迅速流傳開來,到今天仍在使用。

佛“佛”,國人皆知,但“佛”字是怎麼產生的,可能有許多人不知。佛教源於印度,但“佛”字卻源於中國。這是怎麼回事呢?

“佛”,全稱有“佛陀”、“佛馱”、“休屠”、“浮陀”、“浮屠”、“浮圖”、“浮頭”等,意為覺者、知者。覺,也就是正覺遍知的大覺大悟者。

公元67年,即東漢時期,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當時,中國沒有“佛”這個字,隻有古字“弗”,因為二字的音相同,佛陀是人,所以在“弗”字旁加個“人”字邊,“佛”字是當時新造出來的一個字,是佛陀專用字,這就是“佛”字的來源。佛是覺悟了的眾生,眾生是沒有覺悟的佛,佛者覺也。佛是智慧,是覺悟。佛教認為過去有人成佛,未來也會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覺悟的可能性,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秀才現代漢語詞典對“秀才”的釋義為明清兩代生員的通稱,現泛指讀書人。“秀才”絕不是明清兩代才有的,它比舉人、狀元還要早得多,它源遠流長,最早始見於《管子·小匡》。到漢代,秀才成為舉士科目。漢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令諸州歲各舉秀才一人。東漢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稱茂才。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宋代凡應舉者都稱秀才。明太祖曾采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任以知府等官。明、清兩代,秀才成為府、州、縣生員的專稱,習慣上也稱為“相公”。

“秀才”,現在一般用來泛指讀書人,如“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也用來形容會寫文章的人,如某某在領導眼裏就是個“秀才”。

腸斷(斷腸)“腸斷”形容悲痛到極點。竟源自一隻猴子。

《世說新語·黜免》載:齊桓公進入蜀地,經過三峽時,兵士中有個人捉到一隻小猴子,結果,母猴沿岸隨著船隊追趕,走了一百多裏路程,而且哀號不止,執著永不放棄。當船行到一個較窄的河道上,母猴奮力一跳上了船,想去抱回小猴子。然而,母猴還未站穩,便一頭栽到船艙裏。士兵剖開它的肚子一看,它的腸子斷成一寸一寸的了。它雖然是隻猴子,竟有這樣的愛心,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啊。後以“腸斷”喻極度悲傷,亦說“斷腸”。衍生出“肝腸寸斷”這一成語來。

希望“希望”是指人們期望達到某種目的,或者盼望某種情況的出現,是實現某種目標的欲期。毛澤東曾對青年人說“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其實,“希望”這個詞最初指的是期待看到月滿月圓,並無它義。

為何“希望”最初特指期待月滿月圓呢?這還得從“望”字說起。“望”字的產生與月亮有關。眾所周知,月有陰晴圓缺,造成圓缺的原因是月亮本身不發光,我們之所以能看見月光,是因為它反射太陽光的結果。月亮繞著地球轉,農曆每月月初之時,月亮轉到地球與太陽中間,月亮正對著地球的那一麵因為照不到太陽,使得我們無法看到它,這就是新月,古人將其稱為“朔”。隨著月亮的轉動,被太陽光照亮的部分越來越大,月牙一天比一天“胖”,等到向地球的一麵全部照到太陽光時,就成了滿月,古人稱之為“望”。《說文》解釋:“望,月滿也。”“望”在農曆的十五六,人們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滿月之後,月亮又逐漸變“瘦”,至完全看不見,新月時期又開始了。就這樣周而複始,永無止境。因此,月相變化的周期,也就是從“朔”到“望”,再從“望”到“朔”的時間。月圓月缺一個周期,恰好一個月。

正因為“望”是月滿月圓之意,“希望”自然就是期待月圓之日的意思了。宋範仲淹在《十四月夜》中寫道:“天意將月圓,人心等滿時。已知千裏共,猶訝一分虧。”表達了人心等滿,願月滿無缺,花好月圓。圓月是美好光明的象征,自然“望”是大家所期(希)盼的。

“希望”一詞逐步引申演化為期望達到某種目的,實現某種目標,而達到一個“圓滿”的結果。

坐蠟“坐蠟”比喻陷入為難境地;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坐蠟”有時也寫作“坐臘”。北方口語中常用。

“坐蠟”一詞源自佛教中的“坐夏”。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裏記載:“(印度)僧徒依佛聖教坐雨安居……前代譯經律者,或雲坐夏,或雲坐臘。”這裏提到的坐夏,是指佛教僧人每年定期的誦經活動。根據佛家的戒律,每月望晦日即農曆十五和三十,眾僧人應齊集一處,誦讀《戒本》,而且每人都要對照進行自我反省。如有違犯清規戒律之處,則要按情節輕重依法懺悔。一年之中,農曆四月十五至農曆七月十五的期間(正是一年中最熱的夏季,誰坐都難受),僧人們須定居三個月,潛心修行,自省自律接受批評。經過這樣的修煉之後,受戒的年頭才算增長一歲,也叫“一臘”。因為臘月在農曆中為最末,過了臘月即是新的一年,所以佛教中就用“一臘”來表示受戒了一歲的意思。由此,這種“坐夏”活動就又叫“坐臘”了。

後來,“坐臘”這個詞逐漸由佛教用語轉入口語當中,詞義也由原來的“受戒自律”轉變成了“為難、受困”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