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圍棋對鍛煉人的腦力、思維、判斷、膽略、忍耐力、統籌才能和應付複雜情勢能力十分有益。
男子漢“男子漢”是對男子的一種美稱。其實,“男子漢”一詞的出現,有一個發展的過程。
漢原是漢水,與男子漢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怎麼聯係在一起呢?漢水和男子是曆史的自然結合。因漢水而有地名漢中,因漢中而有漢王。秦朝末年劉邦入關滅秦,反被項羽封他為漢王,封地在漢中一帶。後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漢王朝,“漢”遂從一人、局部地區變成了國名。漢武帝時期,國力鼎盛,兵強將勇,威震匈奴。因此,匈奴兵將稱漢兵為“漢兒”和“好漢”。到這裏才接近實質的男子漢的起源,“漢兒”、“好漢”來自匈奴對漢兵的稱呼。
南北朝時期,有稱男子為“漢子”的,到唐朝武則天臨朝時,讓狄仁傑推薦“一好漢任使”,被薦者是荊州長史張柬之。蘇軾有詩論及此事:“人間一好漢,誰似張長史。”
宋代以後,出現了“男子漢”一詞。《水滸傳》中,武鬆要打蔣門神,替施恩報仇,而施恩猶豫不決,武鬆焦躁道:“小管營,你可知著他打了!原來不是男子漢做事!去便去,等什麼今日明日!”這裏提到的“男子漢”是指有作為、有勇氣幹一番事業的人。
“男子漢”一詞,現在成為男人的代稱,有時有強調男性的健壯或剛強之意。
男左女右在中國有一個傳統習慣,那就是男左女右。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男左女右現象比比皆是。如夫妻結婚照,戴結婚戒指,死了親人戴黑紗,上廁所等。更奇怪的是得了偏癱大多數也是男左女右。這種習慣是怎麼來的呢?
這種現象由來已久。孔子時代的《逸周書·武順》:“天道尚左,日月西移。”自然規律崇尚左邊,以左為上。太陽月亮都要向右移動。中國傳統社會以男性為主,男人自然要占據左邊的位置了。清代馬驌古雜史《繹史》引用《五運曆年記》也說:“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左眼為日,右眼為月……發髭為星辰。”盤古開辟天地,左眼化為太陽,右眼化為月亮,頭發胡子化為星辰。我們祖先由此規定日神為伏羲,月神為女媧。一為陽,一為陰。從新疆阿斯塔那古墓中的浮雕伏羲女媧圖看,伏羲在左,女媧在右,可見古人已把男左女右的位置確定好了。另外還有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與尊左的傳統觀念有關。從朝廷來看,古代王位麵南而坐,東為左,西為右。古人以東為首,以西為次。因而大禮中的儀製要充分體現以左為尊。比如,古代文官地位高於武官,皇上朝議,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在後宮裏,東宮為正為大,西宮為偏為從。皇帝祖宗牌位的太廟,也要建在皇宮的東側。朝廷如此,民間亦然。
再一種說法與古人的哲學有關。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宇宙中通貫事物和人事的兩個對立麵就是陰陽。自然界中的事物有大小、上下、左右、裏外、冷熱等等。古人將其歸類為:大、上、左、外、熱為陽;小、下、右、裏、冷為陰。陽者則剛,陰者柔弱。男人性情剛強暴烈,屬陽於左;女人性情柔弱平緩,屬陰於右,由此分出男左女右。
還有一種說法與古代中醫醫學有關。早在戰國時期,醫學家們按照男女生理特點差異,將男女性格分屬陽陰。因而在中醫診脈時,男子取氣分脈於左手,女子取血分脈於右手。有的古醫書上這樣寫著:“急診將死,將口鼻開,看其舌下處有黑筋三股,男左女右,刺出蛛血一點即愈。”這些理論是否真的管用,我們暫且不管,但卻為男左女右製造了根據。
其實,“男左女右”的位置並非不能改變。古代降職為避難堪稱為“左遷”,功勞之大無人能比稱“無出其右”就是崇尚右。所以不必把男左女右過於當真,特別是在社會地位上要講究男女平等。
男拜觀音女拜佛民間有“男拜觀音女拜佛”的說法,走在大街上你也會發現“男戴觀音女戴佛”的現象。
“男拜觀音女拜佛”的說法主要來源於民間,但它的形式重於意義,體現了人們向往美好生活,渴望和諧社會的願望。
女性,往往多愁善感,而佛的寬容大度、靜默恰好可以化解難以解開的愁緒。所以,女子佩戴佛,可促使自己平心靜氣,冷靜從容,豁達心胸,積極進取。這樣一來,少了些許嫉妒和小心眼,不再捕風捉影,少說別人的是與不是,多一些寬容豁達,能像彌勒佛菩薩一樣海納百川,從此快樂似神仙。
而作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生活當中麵臨各種各樣的壓力以及會受到多種不良誘惑的影響。他們難免性情變得暴躁起來,而且容易起爭鬥。因此,常拜觀世音菩薩,能讓男人少一些殘忍和暴力,多一些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的慈悲與平和,一生平平安安,快樂如意。
吹牛皮人們常用“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這句話來諷刺那些說大話的人。為什麼把說大話稱為“吹牛皮”或“吹牛”呢?有兩種說法。
先說吹牛。關於牛,認為它與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有關。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重要的財產就是牛和馬。因此,人們聚在一起時總喜歡談論自己的牛和馬,其中就難免有誇大的成分,特別是到了提親年齡的小夥子,托媒人誇富,誇富的內容就是有很多牛馬。能說會道的媒婆樂此不疲,領著女方的親戚指著別人家的牛群,說成是小夥子家裏的財產,反正遊牧也沒有定所,多說點比少說點強。日久天長,“吹牛”之說流傳開來,成了說大話的代名詞。
再說吹牛皮。古時候,我國黃河上遊一帶居民,還沒有學會造船技術,他們用牛皮縫製成一種皮筏子當做渡河的工具。下水時得靠人用嘴巴把皮筏子吹起來,筏子才能在水麵上當船使用。可是沒有足夠的力氣,皮筏子是吹不起來的。因此,對那些光會說大話沒有真本事的人,人們便會對他說:“你有本事把牛皮吹起來!”這就是吹牛皮的來曆。
裏程碑“裏程碑”本是設於道路旁邊用以記載裏數的標誌,引申為在曆史發展過程中可以作為階段性標誌的大事件。
裏程碑源於我國古代。早在漢代以前,我國就已用土堆標記裏程。故當時的裏程碑稱為堠,亦稱裏堆。東漢時是路側一裏置一堠,唐代又改為五裏一堠,十裏雙堠。宋代以後,各地逐漸興起以石塊做裏程碑,再以後又興起用條石,故而裏程碑名副其實。現在用混凝土預製塊,刻上公裏數,國道附加路線編號,如“107”國道,做裏程標記。
郵票齒孔現在寄信時,將買來的連在一起的幾張郵票用手一撕,所需的郵票就會順著齒孔掉下來,且郵票不僅不受影響,反而因齒孔部位的半邊齒印排列整齊而更加美觀,使用起來很方便。那麼,它是誰發明的呢?
1848年,倫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來了一個記者,他一麵飲酒,一邊撰寫當天的通訊稿件。當他把寫好的稿件塞入信封,準備貼上郵票時,卻找不到裁郵票的剪刀。迫於無奈,他從衣襟裏取下一枚小別針,在兩枚郵票的空隙處用別針尖刺了一連串均勻的小孔,然後輕輕撕開,竟然十分整齊美觀。做者無意,觀者有心。坐在記者對麵的亞瑟·亨利,心中暗想,假如能發明一種打孔機,在每枚郵票的四邊都打上小孔,那麼使用起來就方便多了。結果他真的發明了打孔機,自此,齒孔郵票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