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俗語熟詞源頭之趣43(1 / 3)

十一畫

黃了“黃了”這一俗語,專指好事沒有辦成。如對象沒搞成被說成黃了。

“黃了”源自哪裏呢?舊時代做生意,開張的那天,門外要貼上“開張大吉”的大紅紙喜報一張。春節休息,正月十六開始營業,開門那天,也要在門外貼上“開市大吉”的大紅紙喜報。相反,如果一家商店經營不善,沒法經營下去了,店鋪關門,就用一張黃紙,寫上“收市大吉”貼在門上。由此,人們就將一家生意的關門,說是“黃了”。久而久之,引申為凡是沒有辦成的好事都可以說“黃了”。壞事沒辦成沒有說“黃了”的。

黃連“黃連”是味名貴的中藥材。這草藥的名字還有什麼說道嗎?

“黃連”這味中藥是用兩個人的名字命名的。據傳,三國時期,名醫華佗被曹操殺後,他的兒孫怕株連,逃到一個山村隱居,改姓陶(逃),世代為醫。有一代陶醫生辟了百草園,請了姓黃的孤兒幫助管理。

一天,陶醫生之女陶連妹,在陰濕的山路邊,挖了一株開淡黃白花的小草回來,種在百草園裏。經過小黃精心侍理,後來繁殖成一片花圃。

這年秋天,連妹病了,口燥發燒,又吐又瀉,恰巧他父親又遠行給人醫病,全家急得團團轉。這天,小黃給百草園除草,誤將一株小花拔了,無意送到嘴裏嚼了幾下,苦得要命,他眼睛一亮:苦口良藥呀!我已嚐過,如無毒,就不妨煎給連妹試服,也許病能治好。第二天早上,他悄悄拔了一把煎成汁,給連妹服下,結果,竟把連妹的病醫好了。陶醫生回家知道後,經過仔細考察分析,又核對了連妹病情乃腸胃熱重,此藥對症,便確定這種性寒味苦、具有瀉火、燥濕、解毒特效的小花草,是一味良藥。因為它是連妹挖來家種,又由小黃先嚐,並第一個用來治病,遂將這種中藥取名為“黃連”。後來,小黃與連妹結為夫婦,繼承祖業,為民行醫治病。

黃牛黨“黃牛黨”現在指票販子。如春運期間他們高價倒賣火車票,奧運期間他們高價倒賣奧運門票等,屬違法行為。“黃牛黨”與“票販子”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名稱,怎麼把它們扯到一起呢?

先說“黃牛”。當代詩人藏克家有首詠牛詩《老黃牛》:“塊塊荒田水和泥,深翻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深情謳歌了老黃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高尚品質。老黃牛在中國人心中,是代表忠誠、勤奮的文化符號,並被稱為“老黃牛精神”。可如今的“黃牛黨”卻與牛的忠誠形象背道而馳,是人人喊打的票販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說,“黃牛黨”的叫法源自近代上海。通常指那些賺取毛利的人,常如“黃牛群之騷動”,搶購物資或票券。從這個意義說,還是和“黃牛”有關。“黃牛”不犁田是不務正業,散牛成群確實騷動擾人。

黃色書刊“黃色書刊”指那些低級庸俗、淫穢色情的書刊。後把一切和淫穢色情有關的書刊和行為都稱之為“黃”,並把“黃”的危害與“賭”、“毒”(吸毒販毒)並列,並稱“黃、賭、毒”。那麼,為什麼把這些不健康的東西稱為“黃色”呢?

“黃色書刊”起源於19世紀末的美國。當時,美國的報刊業競爭十分激烈。《世界報》和《日報》的競爭最為瘋狂。他們大量刊登色情、凶殺、犯罪等內容的新聞,並用聳人聽聞的編排手法進行處理,以吸引讀者,擴大銷售,達到獲取最大利潤的目的。1895年,《世界報》創辦《星期日專刊》,其刊載的連環畫《黃色孩童》(亦譯作《黃色青年人》),內容低級下流,不堪入目。由於此連環畫的主角是一個身穿黃色襯衫的孩子,當時就把這種專門登載庸俗低級內容以取悅招徠讀者的報刊稱為“黃色報刊”。以後,這一稱謂和它的含義擴展到世界,中國也不例外。今天,我國掃除精神汙染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開展“掃黃、打非”。

黃花閨女人們習慣地把沒有出嫁的女子稱為“黃花閨女”,它源自南北朝時期的宋武帝時代。

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宮裏玩累了,便躺臥在宮殿的簷下,當時正逢梅花盛開,一陣風過去,梅花片片飛落,有幾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額頭。梅花漬染,留下斑斑花痕,壽陽公主被襯得更加嬌柔嫵媚,宮女們見狀,都忍不住驚呼起來。從此,愛美的壽陽公主就常將梅花貼在前額。壽陽公主這種打扮被人稱為“梅花妝”。但梅花是有季節性的,於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法采集其他黃色的花粉製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人們便叫它“花黃”或“額花”。

梅花妝在宮內普遍采用,不久便流傳到民間。《木蘭辭》裏的花木蘭,從軍返家以後,立即卸下戎裝,“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梅花妝已經普及到了平民百姓,風行南北朝。

因為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采取這種妝飾的人一般都是少女,而等到她們出嫁以後,就要改變裝束,另作一番打扮。因此,人們便習慣地將未婚女子稱作“黃花閨女”,至今未變。

黃袍加身“黃袍加身”成了通過政變當上皇帝的代名詞,含有貶義,有名不正、不夠光彩的意味。在現實生活中也有用以諷刺盤踞一方的“土皇帝”當政的說法。

那麼,“黃袍加身”是怎麼回事呢?完全是一出趙匡胤自編自導的政變把戲。公元960年,後周接到邊境緊急戰報:北漢國主和遼國聯合出兵,進犯後周邊境。幼主周恭帝(隻有七歲)命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前往應敵。趙匡胤立刻調兵遣將,和弟弟趙匡義、親信謀士趙普一同帶領大軍從汴京出發。大軍開出京城四十裏,到了陳橋驛,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紮營休息。

在陳橋驛宿營時,一些將領聚集在一起議論說:“皇上年紀那麼小,我們拚死拚活去打仗,他也不會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擁立趙點檢做皇帝吧!”這種意見很快傳遍全營,將士們一齊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

趙匡胤起床後,見外邊集聚著這麼多將士,還沒來得及問話,幾個人把早已準備的一件黃袍,披在他的身上,大夥跪地高呼“萬歲!”

汴京城裏有石守信、王審騎等人做內應,沒費多大勁就控製了京城。將領們把大臣範質、王溥等叫到趙匡胤的住處。趙匡胤一見他們的麵,就裝出為難的樣子說:“世宗對我恩重如山,現在我被將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看怎麼辦才好?”範質等吞吞吐吐不知該怎麼回答好。這時有個將領聲色俱厲地喊道:“今天大家一定要請點檢當天子!”範質、王溥等嚇得趕快給趙匡胤下跪。

周恭帝被迫讓位,趙匡胤即皇帝位,國號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這一事件史稱“陳橋兵變”。

黃道吉日“黃道吉日”一詞,《現代漢語詞典》作了這樣的解釋:“迷信的人認為宜於辦事的好日子。

其實,“黃道”原是個科學術語,是天文學上對太陽直射地球而在地球上形成的軌跡的特稱,它對天體氣候的變化,人體感官的功能都有一定影響。充分利用這些因素,對航天、航海、軍事、農業等方麵都有顯著作用。所謂“吉日”,是根據黃道上六大星辰的運行來確定的。這六大星辰是:青龍、明堂、金匱,天德、玉堂和司命。此六大星辰,得之為吉,不得為次,悖之為凶。星相學家就是根據這些星辰的運行,來推算天氣、潮汐、地質及其對人體生理、心理影響,並以此來判定吉凶的。

天體運行,本循自然規律。但經星相學家以此判定吉凶,人為製造了神秘麵紗,變成了迷信。帶黃道吉日的舊黃曆,處處暗藏吉凶,步步設防,使人們無所適從。實踐證明,按黃道吉日行事,吉凶不定。如1941年12月8日,是個罕見的“黃道吉日”,是經過日本星相家精心選擇的,而這一天,處在西半球的美國日曆卻是12月7日,此乃凶煞之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美國損失慘重。而1986年9月20日漢城亞運會就沒有那麼靈驗,開幕式那天,是根據多年氣象資料選定的“黃道吉日”,可漢城開幕式會場大雨如注,影響了人們的情緒,晦氣籠罩著漢城。這個黃道吉日沒有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