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俗語熟詞源頭之趣52(2 / 2)

由此,後人遂把牢守、固守稱為“墨守”,是對墨翟的肯定和讚揚。不過,“墨守”今天已不再指守城,而多借此喻固執己見,不肯改進,不求進取。

靠山“靠山”比喻可以依靠的人或集體。

這個詞出自詩仙李白之口。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寵信胡人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竟要提升他為宰相。右相楊國忠知道後,便向皇上進諫不要重用野心勃勃的安祿山。玄宗於是就不讓張洎擬定提升安祿山的詔書了。張洎和安祿山是好朋友,就把這事告訴了安祿山,從此,安祿山和楊國忠成了死對頭。後來處死楊國忠的罪狀之一就是逼反安祿山。

一次,張洎與在京任職的大詩人李白談起了與安祿山交往的事。李白直言不諱地說:“我看胡兒有謀反之心,他的野心很大,到時會連累你的,你萬萬不可靠山(指安祿山)!還是靠近皇上吧!”張洎聽了好友李白的勸告,疏遠了安祿山。不久,安祿山果然起兵反唐,一度占領了長安,趕跑了皇帝,動搖了唐朝的根基,自此,唐朝由盛轉衰。

“安史之亂”平定後,張洎深有感觸地說:“幸虧我沒有靠山啊!”“靠山”一詞,從此流傳下來。這個“靠山”來路不正,所以現在用起來多含貶義。

靠右行“靠右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交通規則(火車除外),它源自歐洲。

古代歐洲軍隊在路上相遇時,就有靠右邊走的規定,這是為了避免右手執的武器造成碰撞發生誤傷。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羅伯斯庇爾發布命令,所有巴黎的馬車和行人一律靠右邊行駛。後來被拿破侖征服過的歐洲國家,如瑞士、德國、意大利、波蘭和西班牙等,相繼實行靠右行駛的交通規則。後來,全世界多數國家采納了這一交通規則。

癟三《現代漢語詞典》對“癟三”的注釋是“上海人稱城市中無正常職業而以乞討或偷竊為生的遊民為癟三,他們通常是極瘦的。”

到底“癟三”一詞從何而來?近年國內有些學者找出了根據,原來是較早接觸洋文化的滬人,以英語拿來再創造的傑作。英文Penniless是“一分錢也沒有”,清末被上海人音譯成“畢的生”,後又將“畢的生”改稱為中國風味的“癟三”了。

上海人形容此類幹癟流浪男童,或辱罵猥瑣偷摸之人,說聲“癟三”等於描繪了他的形態相貌,譏諷之意頓可意會,呼之欲出,妙不可言。在上海風行幾年後,民國二十五年便被語言學家黎錦熙編纂的《國語詞典》收入詞條了。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批評有些幹部喜歡寫誰都不愛看的蹩腳文章,稱其謂“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加速了此詞推廣。

糊塗蟲“糊塗蟲”喻指那些不明事理,對事情的認識模糊或混亂的人。

它源自古代的一個傳說。據說從前有個縣官,審判案子不明是非,老百姓都很怨恨他,把他叫做糊塗蟲,並且作了打油詩來諷到他。縣官不知道這是諷刺自己,反而下令捉拿糊塗蟲,而且下令務必在三日之內捉到三個糊塗蟲,少一個也不行。公差們發現一個頭頂包袱、騎在馬背上的人,感到很奇怪,就問:“你為什麼不把包袱放在馬身上?”那人回答說:“我擔心馬馱得太重,頂在我頭上,可以節省馬力。”公差一聽這話,就說:“這個人可以算一個糊塗蟲了,帶他去見官!”公差們走到城門口,見一個手拿竹竿的人想進城,豎著拿城門太低,橫著拿誠門太窄,就是進不去。公差隻好先拿他們兩個去交差。縣官聽了公差的報告,對拿竹竿的說“你為什麼不把竹竿鋸成兩截拿進城來?”公差們一聽,說:“報告老爺,第三個糊塗蟲查到了。”縣官忙問:“是誰,快給我拿來!”公差們說:“等下一任縣太爺來了,我們就把他抓起來。”

“糊塗蟲”縣官能當下去,清醒的鄭板橋卻當不下去,難怪鄭板橋說“難得糊塗”。

熟能生巧“熟能生巧”這個俗語是指熟練了就能產生巧辦法。

“熟能生巧”源自北宋歐陽修的《歸田錄》,書中記載在北宋時期有個射箭能手叫陳堯谘,射箭百發百中,觀看的人無不拍手叫絕。但有一個賣油的老頭卻不以為然,老頭說,你不過是手法熟練而已,和我倒油的道理是一樣的。說著取出油葫蘆放在地上,將一枚銅錢放在葫蘆口上,舀一勺油倒向葫蘆口,隻見油如細絲穿過錢眼,而錢眼四周沒有沾一點油,看的人都驚呆了,陳堯谘也佩服不已。老頭卻說:“我這也沒什麼稀奇的,唯手熟爾。”這就是“熟能生巧”的源頭。今天人們常用“熟能生巧”來形容高超的技藝來自持之以恒地勤學苦練,沒有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