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什麼是“一國兩製”?
答:“一國兩製”是指: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製度,同時在台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製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這一構想,既體現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性,又充分考慮台灣、香港、澳門的曆史和現實,體現了高度的靈活性,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321“一國兩製”是什麼時候正式提出來的?
答:1982年9月,鄧小平同誌在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說,關於收回香港主權問題,可以用“一個國家,兩種製度”的方案解決,正式提出了“一國兩製”的概念。
3221995年,江澤民提出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是什麼?答: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主席在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等單位舉行的春節茶話會上,發表了題為《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全麵闡述了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的大政方針,並就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若幹重大問題提出了八項主張和看法。
一、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堅決反對一切“台獨”和分裂的言行。
二、對於台灣同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係,我們不持異議。但是,我們反對台灣以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為目的的所謂“擴大國際生存空間”的活動。
三、再次建議雙方就“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進行談判,並提議:“作為第一步,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在此基礎上,共同承擔義務,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對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進行規劃。”
四、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絕不是針對台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幹涉中國統一和搞“台灣獨立”的圖謀的。
五、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主張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幹擾兩岸經濟合作。不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將切實維護台商的一切正當權益。應當采取實際步驟,加速實現直接“三通”。
六、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係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
七、要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家作主的願望,保護台灣同胞的一切正當權益。我們歡迎台灣各黨派、各界人士,同我們交換有關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的意見,也歡迎他們前來參觀、訪問。
八、歡迎台灣當局的領導人以適當身份前來訪問;我們也願意接受台灣方麵的邀請,前往台灣。中國人的事我們自己辦,不需要借助任何國際場合。
323早日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具有什麼意義?答:首先,早日解決海峽兩岸的分裂局麵,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強烈願望。正如鄧小平同誌所言,台灣同大陸統一,首先是個民族問題,民族的感情問題。凡是中華民族的子孫,都希望中國能統一,分裂狀況是違背民族意誌的。
其次,如果台灣不同大陸統一,台灣作為中國領土的地位是沒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別人拿去了。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人心所向,是不可阻擋的曆史潮流。
再次,台灣的前途係於祖國統一,分裂是絕對沒有出路的。台灣島內的“台獨”勢力和某些外國反華勢力,企圖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台灣獨立”,嚴重地阻礙著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損害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理所當然地遭到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
最後,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後,早日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無限期地拖延統一,是所有愛國同胞不願意看到的。
324我們為什麼堅持在台灣問題上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答:我們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不是針對台灣同胞的,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幹涉中國統一和台灣分裂勢力搞“台灣獨立”圖謀的。“和平統一”、“一國兩製”作為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一個完整的體係。堅持和平統一,但決不放棄使用武力,是這一體係的重要內容。采用武力的方式,將是最後不得已而被迫作出的選擇。
《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明確提出,在三種情況下中國政府隻能被迫采取斷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出現台灣被以任何名義從中國分割出去的重大事變;出現外國侵占台灣;台灣當局無限期地拒絕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兩岸統一問題。
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為和平統一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障。鄧小平指出,美國總希望我們承擔義務,不使用武力解放台灣。如果這樣,反而會成為和平統一台灣問題的障礙,使之成為不可能。我們堅持謀求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但是始終沒有放棄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如果台灣當局永遠不同我們談判,怎麼辦?難道我們能夠放棄國家統一?當然,決不能輕易使用武力。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們要記住這一點,我們的下一代要記住這一點。這是一種戰略考慮。
台灣人民是我們的骨肉同胞,具有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是發展兩岸關係和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重要力量。我們一直強調,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中國政府一直積極維護台灣同胞的正當權益。
我們堅持在台灣問題上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就是要向世人表明中國人民義無反顧地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決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的立場和決心。
325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理由是什麼?答: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我們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這是我們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方針;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是解決台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礎性工作。最終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一定要得到台灣大多數民眾的理解與支持。台灣同胞是我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所依靠的基本力量。
從台灣局勢的演變來說,深入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方針的重要性更為突出。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裏,我們在堅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同時,也申明“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努力爭取與國民黨當局進行和平談判,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談判未能實現。李登輝上台後,逐步背離一個中國原則,暴露出假統一、真分裂的真麵目,一直發展到提出臭名昭著的“兩國論”。2000年5月,民進黨上台執政後,頑固堅持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分裂立場,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致使兩岸談判無法恢複。同時,台灣當局還在政治、對外關係、文化教育、曆史等方麵,推行“漸進式台獨”,企圖培植把台灣分裂出去的思想基礎。在此形勢下,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更需要強調“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326當前我們對台應做好哪些工作?
答:我們必須針對台灣人民複雜的心態和所處的特殊環境,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既要尊重台灣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又要多做解疑釋惑的工作。
要根據“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進一步完善現有涉台法規和政策,方便台灣同胞前來旅遊、探親和從事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妥善處理和解決台灣同胞來大陸定居、購房、求學、通婚等各種實際問題,以及切實保障台灣同胞的正當權益。
要努力擴大兩岸人員來往,加強兩岸經濟、技術、文化、藝術、體育、教育和衛生等方麵的交流與合作,使台灣同胞更直觀、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利益是與大陸緊密相連的,並在此過程中增進了解、培養互信,使台灣同胞認識到“和平統一、一國兩製”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好方式和最佳模式,台灣同胞根本利益將得到充分、切實的保護。
327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任務有哪些?
答:1979年6月,鄧小平指出,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就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是黨的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統一戰線也要圍繞黨的基本路線開展工作。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四個服務,即為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服務;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服務;為健全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與法製服務;為祖國統一事業服務。
328鄧小平提出的“關鍵在黨”的思想有哪些重要啟示?答:解決中國的一切問題,關鍵在中國共產黨,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所決定的。
第一,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領導核心,成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在長期鬥爭中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優勢。
第二,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事業是有機的聯係在一起的。無產階級無論是奪取政權,還是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都離不開共產黨的堅強有力的領導,而黨能不能實現這樣的領導,則取決於黨的自身建設。
第三,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是我們黨在新時期所麵臨的重大任務,這對我們黨提出了一個嚴峻的考驗。
3292010年遠景目標是在什麼會議上提出來的?
答: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到2010年的主要奮鬥目標。
330抗洪精神的內容是什麼?
答:1998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我國南方特別是長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鬆花江流域出現曆史上罕見的特大洪災。截至8月22日,全國共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內蒙古和吉林等省區受災最重。8月14日,江澤民在湖北抗洪搶險第一線發表《奪取長江抗洪搶險決戰的最後勝利》的講話,勉勵廣大軍民堅定信心,嚴防死守,決戰到底。
9月28日,江澤民在全國抗洪搶險總結表彰大會上講話指出,在這次同洪水的搏鬥中,我們民族和人民展示出的萬眾一心、眾誌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拚搏,堅忍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同我們黨一貫倡導的革命精神和新時期的創業精神一樣,都是我國人民的寶貴財富。
331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後,我國政府承諾人民幣不貶值的意義是什麼?答:從1997年7月開始,東南亞發生了金融危機,對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對我國經濟建設也帶來了一些衝擊,尤其是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外貿出口。但1998年以來,我國政府多次承諾人民幣不貶值。
此舉表明了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穩定亞洲和世界經濟形勢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因此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33220世紀90年代中,中國與哪些國家和區域建立了夥伴關係?答:20世紀90年代初冷戰結束以後,中國繼續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開展了全方位外交,先後與許多國家宣布建立夥伴關係。
1994年9月,中俄雙方宣布建立“建設性夥伴關係”,後於1996年4月升格為“平等信任的、麵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1997年5月,法國總統希拉克訪華,發表《中法聯合聲明》,宣布雙方建立“全麵夥伴關係”。
1998年3月,歐盟通過對華政策文件,與中國建立全麵夥伴關係。
1997年10月江澤民主席訪美,與克林頓總統正式會晤並簽署了中美聯合聲明,雙方宣布致力於建立麵向2l世紀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
1997年底,中國分別與加拿大、墨西哥決定建立“跨世紀的全麵合作夥伴關係”。同年12月,中國與東盟國家表示確立“睦鄰互信夥伴關係”。
333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集中研究了什麼問題?
答: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集中研究了國有企業問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
334中共中央於1998年6月24日發出《關於在全黨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通知》,提出要在縣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進行以什麼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答:提出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進行黨性黨風教育。
3351998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提出“三講”教育必須遵循的原則是什麼?答:一是必須始終立足於學習提高。要把學習理論、武裝頭腦同整頓思想、改進作風結合起來,並貫穿於教育活動全過程。二是必須緊緊圍繞全麵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把開展“三講”教育同推動當前工作結合起來,絕不能脫離我們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孤立地搞“三講”教育。三是必須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堅持群眾路線。切忌關起門來搞教育,更不允許壓製民主、打擊報複。四是必須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積極的健康的思想鬥爭。要堅持按照“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解決問題,嚴禁泄私憤、借機整人,決不允許重複過去搞政治運動那種“左”的錯誤做法。
336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主要審議通過了什麼文件?
答: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召開的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
337知識經濟的內涵是什麼?
答:為了發展經濟,維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使用人類積累和創新的全部知識,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現代科學技術、經濟科學、管理科學、行為科學以及許多社會科學知識。因此,知識經濟的本質特征是,把迄今為止以及尚待創新的全部知識作為資本來發展經濟,靠知識創造財富,以知識、智力資源為第一資源,建立在科學技術和人類知識精華基礎上的新的經濟形態。
338什麼是世界貿易組織?
答:世界貿易組織,英文簡稱WTO,其前身是關貿總協定。它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國際性經濟組織。
339中美達成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議的意義何在?答:我國自1984年開始申請加入關貿總協定,但美國一直為我們“入關”(“入世”)設置障礙。經多年努力和艱苦的談判,1999年11月15日,中美雙方終於達成了協議,並在北京簽署了兩國政府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的雙邊協議。這個協議的簽署,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掃清了最大的障礙。
3401999年我國最大的航天成就是什麼?
答:1999年11月20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艘載人航天實驗飛船“神舟”號,這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341中國政府什麼時候在澳門地區恢複行使主權?
答:1999年12月20日。
342“三個代表”的觀點最早出現在什麼地方?
答:2000年2月,在廣東茂名高州市領導幹部“三講”教育會議上,江澤民就關於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如何建黨的問題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使黨始終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始終成為社會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始終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始終堅強有力地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必須結合新的曆史條件進一步從思想上、組織上和作風上把黨建設好。可見,在江澤民提出的“四個始終”中,“三個代表”的觀點已初見端倪。
343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重要文件是什麼?
答:《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
344建黨80周年總結的黨的奮鬥業績是什麼?
答:我們黨領導人民經過80年的英勇奮鬥,取得了光榮業績。我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實現了中國曆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們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開創了正確道路;我們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我們建立了獨立的和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係,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我們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全國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豐富;我們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麵,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團結;我們鍛造了一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建立起鞏固的國防;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徹底結束了中國近代以來屈辱外交的曆史,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安全和民族尊嚴,社會主義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事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愧為領導中國人民不斷開創新事業的核心力量。
345建黨80周年總結的我們黨80年的實踐啟示是什麼?答:第一,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這是總結我們黨的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經驗。
第二,必須始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這是我們黨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第三,必須始終自覺地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這是我們辦好中國的事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