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經濟學26(2 / 3)

31929年大崩盤

在1929年3月至10月,因為胡佛當選美國總統,美國股票像煙火中的“躥天猴”似的往上衝,許多股票翻了四五倍甚至更高。大街小巷的人都在談論股票,很多人一夜暴富。媒體和經濟專家們不斷建議美國人在股票價格還沒有達到更高前趕緊購買股票。反複宣揚任何人買股票都會發財。1929年頭幾個月,投資信托公司以接近一個交易日成立一個的速度發展。這些投資信托公司為了擴大自己的聲譽,競相雇傭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如普林斯頓大學首席教授、著名的貨幣金融專家埃德溫W凱默勒,以及著名經濟學家魯弗斯塔克博士等。股民們對他們充滿了信任。股市上,不僅僅是普通股的價格一路上揚,投機的規模也以驚人的速度擴大。經紀人貸款在1929年夏天每月以4億美元的速度增加。股市投機滲透到了美國的方方麵麵,甚至成為了美國文化的核心內容。一時間,整個美國成了一台上足了發條的瘋狂的股票機。

1929年10月24日,在曆經10年的大牛市後,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從頂巔跌入深淵。股指從363最高點跌至1932年7月的4056點,才宣告見底,最大跌幅超過90%,直至20年後才恢複到原來高點。這次危機造成美國經濟在1929-1933年間下降30%,失業率從3%升至25%,達到5000萬人,數以千計的人跳樓自殺,8812家銀行倒閉,上千億美元財富付諸東流,生產停滯,百業凋零,經濟危機持續時間長達10年之久。更嚴重的是,股市崩盤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複到1929年的水平。

美國經濟對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和世界市場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1929~1933年,歐美國家的工業生產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貿易額減少了三分之二。其中,英、法、德、日也都減少了一大半。美、英、法、德共有30萬家企業倒閉,歐美國家的失業工人竟達到3000萬以上。一方麵,勞動大眾饑寒交迫,流離失所,另一方麵,大量商品被銷毀。大量的玉米、小麥、棉花、牛奶等產品,或被當做燃料,或被傾入河流、大海。1933年以後,這場經濟危機的高潮才過去,但各國經濟的恢複仍是步履艱難。

4日本房產泡沫

20世紀80年代後期,為刺激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采取了非常寬鬆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房地產比炒股票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積蓄進行投機。為了追逐高額利潤,日本各大銀行將房地產作為最佳貸款項目,來者不拒有求必應。1990年危機已經一觸即發,但是銀行繼續大規模貸款。當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2家日本最大銀行向房地產發放貸款總額達到50萬億日元,占貸款總額的1/4,5年間猛增25倍。當時,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國土麵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

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麵崩潰,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從後果上看,這次地產泡沫是日本曆史上影響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曆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

5美國次貨危機

次級抵押貸款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與傳統意義上的標準抵押貸款的區別在於,次級抵押貸款對貸款者信用記錄和還款能力要求不高,貸款利率相應地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記錄不好或償還能力較弱而被銀行拒絕提供優質抵押貸款的人,會申請次級抵押貸款購買住房。在房價不斷走高時,次級抵押貸款生意興隆。即使貸款人現金流並不足以償還貸款,他們也可以通過房產增值獲得再貸款來填補缺口。但當房價持平或下跌時,就會出現資金缺口而形成壞賬。

2007年3月危機便初露端倪,2007年7月至12月下旬形成全球蔓延之勢,並在2008年上半年逐步升級、不斷深化,從2008年9月中旬開始進入到一種急劇惡化的態勢。次貸危機迅速從金融領域擴展到經濟領域,並通過投資渠道和資本渠道從美國波及全球範圍,從而形成了20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危機。這場百年一遇的大危機首先對金融體係造成了空前的破壞。據國際清算銀行報告,僅到2008年9月份,金融業在次貸危機中的損失就已達5030億美元,銀行最終虧損和減值可能高達16萬億美元。美國僅從2008年3月到2009年1月就有包括華盛頓互惠銀行在內的24家銀行倒閉,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擁有悠久曆史的華爾街五大投行也轟然倒下,從此成了曆史。美國最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亦被收歸國有。總之,次貸危機的產生對美國和全世界經濟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失。

二、背向運作的特性

1經濟性。首先是表現在必定有大規模的貨幣流入運作之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融入其中,與整個運作形成一體,形成一種畸形或逐步畸形化的經濟運行模式。其次是後期破滅後必然引發經濟危機。正是因為背向運作逐步形成了種畸形的經濟運行模式,所以,在這種模式下,一旦經濟膨脹破滅,整個經濟就無法按正常的經濟模式運行了,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調整,才能逐步回到正軌上來。第三是在其組織者和參與者中,至少有一方參與整個運作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經濟利益。在組織者與參與者兩個組成部分中,如果隻有一方麵以經濟利益為目的,則另一方麵就是被利用。隻要有一方麵是以經濟利益為目的,整個運作就會偏離正常的經濟軌道。

2組織性。製定了周密的計劃、章程、步驟,或者依托某種現有的經濟運作機製,整個運作循序漸進,逐步擴大。背向運作之所以可以不斷地膨脹,主要就在於它具有一定的或者嚴密的組織性。1637年出現的鬱金香狂熱,在此以前雖然是從來未有過的,真正把鬱金香價格推向頂端的是鬱金香球莖合同的反複倒賣,形成一個新的期貨市場,這就使其價格的攀升有了一個嚴密的運行機製。每倒賣一次,價格就要升一次,引得無數逐利者為之瘋狂,最終導致膨脹破滅。股市比期貨更規範完善,是背向運作的最合適的溫床。1720年南海泡沫和1929年大崩潰等,都是依托於股市的運作機製而運行的。

3社會性。參與人數多,覆蓋麵廣。在1637年鬱金香狂熱中,無論是貴族、市民、農民,還是工匠、船夫、夥計,甚至是掃煙囪的工人和舊衣服店裏的老婦,都加入了鬱金香的投機活動。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成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有一個真實的故事,說是一個種植者培育出了一隻黑色鬱金香,但他卻聽說還有一個人也培育出了一隻黑色的鬱金香。於是,他找到那個人,不惜花1500荷蘭盾的高價把另一隻黑色鬱金香買到手,然後甩到地上用腳將其踩成一攤爛泥,以保證自己的這隻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黑色鬱金香。而那個培育另外一隻黑色鬱金香的人隻是一個鞋匠。

4隱蔽性。背向運作無論以什麼樣的方式產生和進行,在它的中期和前期,總是不會引起社會注意的。一方麵是因為背向運作都是以利益為目的進行運作的,其組織者和參與者雙方之間的利益還未形成明顯的衝突;另一方麵是因為背向運作都有較係統、周密的運作機製,致使背向運作在整體上與正常的社會活動或經濟活動一樣,感覺不到它有什麼異常之處。正是因為背向運作有極強的隱蔽性,才使得它往往能逐步膨脹,最終釀成大禍。

5危害性。背向運作不斷膨脹,一旦破滅之後,對個人和社會都會有很大的危害。背向運作造成的虛假繁榮,往往不易被識破,其經濟性決定了運作過程中伴有大規模的貨幣流入,必定有金融業作為依托,而金融行業與實體經濟及整個社會有著緊密的聯係。即便是參與背向動作的個人,也同樣與實體經濟及整個社會有著緊密的聯係。這千絲萬縷的聯係決定了背向運作的破滅必然會給社會造成嚴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