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經濟學28(1 / 3)

第十二章“滯脹”讓西方經濟學無言以對

西方經濟學理論從產生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曆史了。當代社會,多數人對它的正確性深信不疑。畢竟它經曆了幾百年的演變和發展,尤其是近一百多年來,西方經濟學理論在世界經濟學理論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而且西方經濟學理論盛行的國家——英國和美國,都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然而,這是否就能決定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正確性呢?

121“雙超量”理論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滯脹”也是一把鎖,而“雙超量”理論就是打開這把鎖唯一的鑰匙,而製成這把鑰匙的材料必須要引入兩個新的經濟學概念:鏈型經濟與網型經濟。

1211鏈型經濟與網型經濟

在411中已經講過,若幹個商品生產交換鏈組成一個商品生產交換網。社會商品生產交換可以主要在生產交換鏈上進行,也可以主要在生產交換網上進行。我們把這種商品生產交換主要在生產交換鏈上進行的經濟運行方式稱作鏈型經濟。把商品生產交換主要在生產交換網上進行的經濟運行方式稱作網型經濟。

一、鏈型經濟的分類

1單鏈經濟:由上下遊關係的生產企業組成一條獨立的產業鏈,這種經濟稱單鏈經濟。這種情況不多見,產品一般是小區域範圍內銷售。其上下遊企業實際上就是同種產品流水線的不同生產點,隻是各自屬於獨立的企業而已。

2多鏈經濟:少數單鏈經濟生產線聯係在一起稱作多鏈經濟。性質上基本與單鏈經濟相似,隻是其產品不是單一的產品,幾種產品生產過程有交叉環節。

二、網型經濟的分類

1局網經濟:商品生產交換的範圍隻是占所有網絡的一部分,以這種生產交換方式為主的經濟稱作局網經濟。

(1)鏈網經濟:生產交換網的各個支鏈穿插分布在整個網絡之中,涉及區域較廣,但各生產交換線不能在一定範圍內連成一片。

(2)域網經濟:各生產交換線相互交織成一片形成一定的經濟區域,這種經濟稱作域網經濟。

2全網經濟:整個社會經濟交織成一個整體網絡的經濟模式稱作全網經濟。全網經濟是經濟模式的最高形式。

理解經濟模式的劃分要注意的是:鏈型經濟與網型經濟以及其自身分類之間都沒有絕對界線。比如在實際社會中,網型經濟所包含的範圍內,也存在一些線型經濟,我們看的是主要特征。

1212當今社會經濟模式為多鏈經濟

一、社會發展的階段劃分與經濟模式的關係

在332節中已經講過,社會的發展分三個時期:科學水平落後時期、科學水平發展時期和科學水平先進時期。在這三個時期中,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分別表現為商品生產不足、商品生產超量和社會綜合發展。在332節中,還闡述了當今社會屬於科學技術發展階段,社會經濟表現為商品生產超量。

在商品生產交換網中,商品生產交換點、商品生產交換站是組成商品生產交換網的基本單元,商品生產交換鏈是組成商品生產交換網的主要形式。各個商品生產交換鏈交織的程度取決於整個社會的生產水平的高低,生產水平越高,商品生產交換鏈的交織程度就越高,並越來越趨向網型經濟。

如果我們把經濟的模式與332節中社會分期整體聯係起來,就會得出如下幾層關係的結論:

科技水平落後時期:商品生產表現為飽和生產,社會經濟模式為鏈型經濟,主要是單鏈經濟。

科技水平發展時期:商品生產表現為超量生產,社會經濟模式以鏈型經濟為主,主要是多鏈經濟,少數國家存在著局網經濟。

科技水平先進時期:商品生產表現為飽和生產,社會經濟模式以網型經濟為主,部分國家一定時期內存在著多鏈經濟。

當今社會,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生產停滯、通貨膨脹、滯脹等相互交織,此起彼伏,幾乎始終伴隨著整個經濟的運行,這些經濟現象的產生,與社會商品生產交換不同步、社會表現為超量生產密不可分。商品生產超量主要出現在生產鏈上,整個商品生產網是不可能出現生產超量的。因為隻要出現超量,就說明生產交換網有不同步的因素存在,如果全網的生產交換同步了,隻能有速度快與慢的問題,而不可能出現生產超量的問題。所以,當今社會的經濟模式,主要表現為多鏈經濟。

1213“雙超量”理論的內容

一、什麼是“雙超量”

經濟的基本內容是商品與貨幣。在商品與貨幣方麵,多鏈經濟的特點表現為“雙超量”,即商品生產超量和貨幣發行超量。

二、為什麼多鏈經濟的特點總是表現為“雙超量”

1商品生產超量。在332節中介紹了社會在科技水平發展時期,商品生產的規律表現為超量生產。這主要是由企業追求利潤的本性所決定的。但企業追求利潤的本性不是在什麼時期都能導致生產超量的,這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科技水平落後時期,企業往往力不從心,不會出現超量生產;科技水平先進時期,社會高度發達,社會需求大,商品品種多,產業信息靈,掙錢路子廣,企業不會隻在一棵歪脖樹上吊死,他們會盡量嚐試走更新更好的賺取利潤的路子,更不會出現超量生產。所以,隻有在社會科技水平發展時期的多鏈經濟模式下,企業既具備了超量生產的條件,一般又沒有其他多賺取利潤的路子可走,在這種特定的社會背景下,就隻有通過超量生產試圖獲得更多的利潤。

2貨幣發行超量。在1043節中已講過:各個國家由於穩定社會的需要而提高勞動者待遇和社會福利等,主要通過財政赤字的方式實現,再加上國際競爭需要等因素,決定了世界各國鏈型經濟時期的貨幣發行量是超量的。“雙超量”既是多鏈經濟的特點,也是多鏈經濟時期,經濟運行出現各種問題的直接原因。

三、什麼是“雙超量”理論

我們把多鏈經濟的特點表現為商品生產超量和貨幣發行超量這一理論稱“雙超量”理論。正是因為“雙超量”的存在,使經濟在運行中出現了令全世界疑惑不解、各國政府最頭痛的問題——“滯脹”。也隻有“雙超量”理論才能使社會徹底認清和解決滯脹問題。125節中將對此作詳細講解。

四、我國的“雙超量”問題

我國的“雙超量”在貨幣超量發行方麵,除了表現有各國共同存在的現象以外,更主要的是表現在大量商品出口而造成貨幣發行遠遠大於社會實際需求上。這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超量,而是嚴重的超量。

“雙超量”對生產來說,“超量”就是指商品超出了市場的實際需求。多餘的產品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出口;二是先積壓在倉庫,以後慢慢銷售。積壓在倉庫隻能是在超量較少的情況下。我國的生產超量太大,社會是無法吸收的,隻有設法出口。但是,出口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