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高堂明鏡悲白發,(1 / 2)

神話小說

☆.☆.☆.☆.☆.

第一卷:殺死女神

☆.☆.☆.☆.☆.

第一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

入話:

日日行方便,

時時發道心。

但行平等事,

不用問前程。

這兩句詩詞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句俗諺相比,又多了一層意思,就是“平等”二字。

拜上帝教經典裏開篇第一句就是“眾人生而平等”。

釋迦牟尼出世後第一句話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這兩句話說的就是人人生而平等,都是平等的我,不比任何人高貴,也不比任何人低賤。

可是從古到今,所有的改朝換代都是以平等為口號,可是一旦推翻舊有的腐朽機構,所謂的“均平富等貴賤”又被拋諸腦後了。無數人前仆後繼的拋頭顱灑熱血也許換來的不過是調整了一下從仕農工商兵到仕商工兵農的順序而已。

眾人生而分三六九等,這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這並不是亙古就有的。

在周朝,有兩個叫“老莊”的人,他們曾描述了一個大同社會烏有之鄉,可是老莊的這個理想國,到目前為止,仍然是和五柳先生的世外桃源一樣,隻存在於幻想裏,成了一個傳說。

傳說是美麗的,可也是不真實的。但是在上古的洪荒時期,在人類的社會裏,並沒有階級之分。人人生而平等,得到了充分體現。

一個民族文明與否,取決於對待弱者的態度。所以,華夏兩族的上古時期,是文明的。

就像在土豹子的部落裏,雖然他是部落首領,但是他無論衣食住行都和每一個成員一樣,從來沒有享受特權。

非要說有什麼不一樣的話,那就是尊敬。享受著部落裏的每一個人都對他發自內心的尊敬。

土豹子是一個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無私的人,一個光風霽月的人。

☆.☆.☆.☆.☆.

西元前的某年的初春上午,土豹子站在黃河岸邊的大堤上。

這個時候的土豹子已經變成了一個老豹子。

他從來沒有像豹子那樣有四條腿,不過現在卻有了第三條腿。

這條腿就是抓在手裏的一條長約五尺,通體黃色的雕龍金杖。

黃金杖最頂端的扶手,雕刻的是一個十分逼真的龍頭。在龍頜上下兩端,上下龍牙之間還銜著一顆龍珠。犄角、觸須、龍牙都栩栩如生,讓龍頭看起來不怒自威。

龍頭之下的雕龍是蛇形的彎曲造型,纖細修長的黃金杖主體通體都鏤刻著龍鱗以及龍爪,黃金杖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是龍的組成部分,沒有任何的多餘。無論橫著平放還是豎著隻放,乍一看上去,都像是一條飛行著或者即將騰空的東方黃龍。

最下端也設計的巧妙而合理,後麵一對後肢長長的伸向地麵,龍爪緊緊的抓著地麵;後肢正好是一個彎曲點,以下的龍身尾部部分斜著,分叉的尾巴正好觸及地麵,與龍爪組成一個平衡,支撐整個黃金杖,即使沒有人扶著也不會倒向一邊。

龍頭頂端因為長期撫摸顯得格外鋥亮,兩隻龍眼好像也經常被觸摸,所以分外光亮,顯得有神。不過除了龍頭和龍眼,其餘的龍體都已經在歲月裏蒙塵,讓金光顯得黯淡了許多。

黃金杖就握在土豹子的手裏。

☆.☆.☆.☆.☆.

在土豹子的身畔,站著一個後生。

這個後生就是土豹子的螟蛉義子,名喚作生。大家都叫他小生。

小生生性喜歡彎弓搭箭,曾經在荊山弧父那裏苦學多年,如今已是個箭術高超的弓箭手,射天上的鵬雕,射山中的虎豹,射水下的龍蛟。

弓箭就是他的武器,就像廚師的菜刀,樂手的琴瑟,從不離身。小生的弓的紅色的,平時看上去是半月,拉起來就是滿月,故而有個名字叫赤月弓。長弓就跨在他結實的臂膀,箭囊也背在他堅強的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