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全身情況:隨腸套疊的病情進展可出現精神委靡,表情冷漠,呈重病容。48h後出現腸壞死者可產生腹膜炎體征,全身情況更趨惡化,常有高熱、嚴重水電解質失衡、明顯中毒症狀與休克等表現。
2慢性腸套疊:多發生於成人,症狀頗不典型,83%~92%具有導致腸套疊的器質性病變。其病程發展緩慢,表現為慢性、間歇性、不全性梗阻,症狀出現數天、數月,甚或1年以上,最後可逐漸發展為急性完全性梗阻。初發為反複出現腸道炎症及腸道功能紊亂症狀,腹痛並伴有惡心和嘔吐,大便中可有少量的黏液和血液,也可完全正常。腹部腫塊在疼痛發作時可出現或變硬,並可見到腸型,疼痛間歇期恢複原狀,若套疊自行複位,則腹塊可完全消失。
【超聲表現】
1腸套疊部位顯示邊界清楚的包塊,其橫斷麵呈大環套小環的特征表現,即“同心圓”征或“靶環”征(圖105)。外圓呈均勻的低回聲環帶,係鞘部腸壁回聲,低回聲帶係水腫增厚的反折壁及其鞘部之間的少量腸內液體形成。在大的外圓內,又有一個小低回聲環帶,形成內圓。內、外圓間為高回聲環,中心部為高回聲團,其邊緣欠光整。套疊部的縱斷麵呈“套筒”征或“假腎”征(圖106)。有時可能顯示套疊的頂部和頸部,頂部呈頭狀盲端。“假腎”征通常是在套疊時間較長,腸壁發生嚴重水腫時出現,或是成人患者存在腸管腫瘤或息肉時出現。
圖105腸套疊橫切麵呈“同心圓”征
圖106腸套疊縱切麵呈“套筒”征
2腸梗阻表現:聲像圖顯示腸管擴張,內容物積聚,蠕動亢進或顯著減弱。
3彩色多普勒超聲如顯示套入的腸管部分無血流信號,可能顯示為腸壁缺血壞死,但當血流速度緩慢,儀器的敏感性不夠時,也可不顯示血流信號,從而出現假陽性結果。
4聲學造影技術避免了彩色多普勒的內在不足,可以明確顯示套入的腸管部分是否有血流灌注,進而準確判斷有無腸壁缺血壞死。
【鑒別診斷】
1胃腸道腫瘤:亦可出現“靶環”征或“假腎”征,但形態多不規則,腸壁厚薄不一,中心部位可見較強的活動氣體反射,改變體位時氣體反射變化明顯。而腸套疊的中心強回聲區多較固定,範圍相對較大,且外圓輪廓較光滑、完整。
2有時排空的胃竇部也可表現為“靶環”征或“同心圓”征,但形態多不固定,隨著胃蠕動的不斷出現,“同心圓”也不斷變化,或時有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