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63(3 / 3)

2) 壓迫食管:少見。僅胸骨後甲狀腺腫可能壓迫食管,引起吞咽時不適感,但不會引起梗阻症狀。

3) 壓迫頸深部大靜脈:可引起頭頸部的血液回流困難。患者麵部呈青紫色的浮腫,同時出現頸部和胸前淺表靜脈的明顯擴張。

4) 壓迫喉返神經:可引起聲帶麻痹(多為一側),患者發音嘶啞。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節鏈,可引起Horner綜合征,極為少見。

【超聲表現】

甲狀腺多以不同程度的不規則非對稱性增大,實質光點稍增粗,分布欠均勻,其內有多個結節(單發少),部分結節邊界欠清晰,回聲多為中等偏強回聲,亦可低回聲,結構不均勻,結節內可見強光斑及液性暗區,結節之間可見纖維組織增生所形成的散在性點線狀回聲,部分結節退行性變:內部出血、囊性變、纖維組織增生、鈣化、壞死則可有不同的相應表現。結節周圍無正常甲狀腺組織,而腺瘤周圍可見正常組織。

CDFI:表現為腺體內見分布增多的點狀血流信號,可見粗大迂曲的分支狀血管,在大小不等的結節間穿行或繞行,在腺瘤樣結節周圍,血流呈花環狀包繞結節,並有細小分支伸入結節內,小結節或有液性暗區的結節內無血流信號,部分結節表現程度較輕,血流分布亦無明顯增加,頻譜多普勒較複雜,可測到高速湍流頻譜、高速低阻抗及高阻抗的動脈頻譜,也可測到小靜脈頻譜。

【鑒別診斷】

圖145結節性甲狀腺腫本病診斷要點主要是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功能基本正常。T4正常或者稍低,但是T3可以略高以維持甲狀腺功能正常,甲狀腺131I攝取率常高於正常,但是高峰時間很少提前出現,T3抑製試驗呈可抑製反應。血清高敏感性TSH濃度測定是評價甲狀腺功能的最佳指標,血清TSH常正常。依據吞咽時隨著喉和氣管上下移動這個特征,不難診斷。但是如果有炎症或惡變存在,甲狀腺腫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這一特征則不再出現。有結節的患者應與甲狀腺腫瘤、甲狀腺炎相鑒別;位於甲狀腺峽部的結節或囊腫,可以誤診為甲狀舌管囊腫。胸骨後或胸內甲狀腺腫有時不易與縱隔腫瘤鑒別;與主動脈弓動脈瘤鑒別不難,後者多有搏動。

六、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是頭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占全身腫瘤的1%~2%。女性較多見。甲狀腺癌病理上主要分為乳頭狀腺癌、濾泡狀腺癌、髓樣癌、甲狀腺未分化癌四種。

1乳頭狀腺癌:是最常見的類型,約占70%。一般分化較好,惡性度低,以頸部淋巴結轉移為常見。

2濾泡狀腺癌:約占甲狀腺癌的20%。播散途徑雖然可經淋巴轉移,但主要通過血液轉移到肺、骨和肝髒。

3髓樣癌:約占2%~5%。起源於甲狀腺C細胞。腫瘤多為單發結節,偶為多發,質硬固定,有澱粉樣沉積。

4甲狀腺未分化癌:占甲狀腺癌5%,主要發生在中年以上患者,男性多見。惡性度大,生長迅速,一般短期內就可浸潤氣管、肌肉、神經和血管,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難。頸部可出現淋巴結腫大,也可肺轉移。

【臨床表現】

好發於中年以後,其臨床表現為氣管前、頸正中或稍偏一側出現腫塊,質地堅硬,不能隨吞咽而上下移動,固定不可推移,逐漸增大;頸部可見淋巴結腫大,壓迫氣管,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常較早侵犯血管發生血行轉移,以顱骨和肺轉移多見。

【超聲表現】

甲狀腺癌Ⅰ:

1癌瘤邊界不規整,呈鋸齒狀或蟹足狀。

2內部呈不均質低回聲。

3癌瘤內可出現點狀或簇狀鈣化點。

4囊性變時常液化不全。

5CDFI有新生血管及動靜脈瘺現象。

甲狀腺癌Ⅱ:

1周圍小血管內可形成癌栓。

2向頸部淋巴結轉移而腫大。

3侵犯喉返神經,引起聲帶麻痹。

【鑒別診斷】

甲狀腺癌需要與其他兩種主要的良性甲狀腺結節相鑒別,見表144。

表144甲狀腺癌與甲狀腺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的超聲鑒別

甲狀腺癌甲狀腺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數量單發多見單發多見多發多見形態不規則橢圓形或圓形規則或不規則邊界模糊、不整齊清晰,整齊,有高回聲包膜清晰或模糊,整齊或不整齊內部回聲多為實性不均質,

低回聲均勻,多為等或高回聲,

少數為低回聲回聲水平不等囊性變少見常見常見暈環常無常有有或無環繞血流無或<1/2圈常有,>1/2圈常見,弧形、顆粒狀鈣化微小鈣化少見,粗大無變化、增強或衰減後方回聲衰減或無變化無變化或增強血供程度不一CDFI癌灶血供豐富,

分布不規則實性部分血供豐富,

分布尚規則欠均或不均勻其餘甲狀

腺組織正常正常無侵犯被膜

或周圍結構有無無頸部淋巴

結轉移可伴有無無

圖146甲狀腺未分化癌

圖147乳頭狀甲狀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