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確保當年計劃生育獎勵費全部兌現、償還陳欠費用60%以上
3500:把大興安嶺南麓特困片區的11個縣、500個村作為重點,實施片區開發和整村推進,實現1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人均純收入達到3500元以上
10.5%:力爭少數民族村人均純收入增長10.5%
高質量就業:直麵“兩個並存、兩個不滿意”問題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
要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近年來,城鎮新增就業連續5年超過千萬,但現實並不樂觀,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對就業的影響開始顯現,我國用工荒與就業難並存的難題仍然沒有解決,另外,以大學生和新生代農民工為代表,就業滿意度也存在較大提升的空間。擴大就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實現高質量的就業就必須直麵這些問題,進一步提高對就業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切實把促進就業創業擺在各項工作的優先位置。
經濟增長放緩對就業的影響開始顯現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按照2012年8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就業局勢保持穩定》報告,2011年末,我國就業人員總量達到76420萬人,比2002年的73280萬人增加3140萬人,年均增加348.9萬人。二、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持續提高,非公有製經濟就業人員大幅增加,城鎮失業得到有效控製。
在這些數據之外,我們還必須看到,高質量的就業與經濟形勢有著直接關係。2009年7月24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大體可帶動80萬-100萬人就業。
2009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發布《人口與勞動綠皮書(2009)》稱,2008年底啟動的4萬億投資計劃拉動9239萬人就業。
2012年,我國經濟主動調速換擋,宏觀管理部門已將2012年經濟增長目標調低至7.5%,這是2005年以來,中國首次調低GDP增速預期目標。就在2012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很擔心:經濟增速下調是否會加劇社會就業矛盾?2012年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的任務能否完成?
2012年11月份以來,宏觀經濟略有回暖跡象,但就業這個經濟滯後指標還在徘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誌明在十八大期間表示,經濟增長放緩對就業的影響開始顯現,2012年1-9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2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城鎮新增就業增幅從4月份以來有所下降,崗位需求有所減少,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有所增加。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總量矛盾將長期存在。2012年,高校畢業生近700萬人,農民工和城鎮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相互交織,給就業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
不過,在2012年12月4日舉行的中國經濟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指出,2012年前三季度GDP平均增速較過去顯著放緩,然而全國新增就業人數達到1024萬人,預計全年總數將突破1300萬人。這個現象說明,經濟結構轉型初見成效,服務業比重增大,就業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仍保持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