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13多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和勞動力最多的國家。我國的人力資源非常豐富,但同時我國也麵臨著就業的難題。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的關鍵時期,麵臨著青年就業、轉軌就業和農村轉移就業同時出現、相互交織的局麵。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社會和諧發展、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是安國之策,因此就業問題是現階段我國政府必須要解決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黨的十六大提出,“國家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改善創業環境和增加就業崗位作為重要職責。”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目標,實現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良性互動。”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提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這些都表明,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已列入國家發展的重要議程。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刻不容緩。
一、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的重要意義
(一)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有利於加快實現共同富裕。
(二)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是民生之本,有利於加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從而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三)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有利於維護勞動者的平等就業權,保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四)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有利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
(五)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關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六)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有利於加速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和構建和諧社會。
二、現階段,我國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的現狀
保障就業是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多年來,我國黨和政府始終將就業作為事關民生,事關大局的大事緊抓不放。經過一係列針對性的政策實施,2009年,全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2萬人,幾年來,我國就業總量一直穩步增長,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保持在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4.3%以下,社會就業大局保持穩定。但是,我國就業仍然麵臨著許多困難:
(一)我國人口數量大,需要就業的人口多,勞動力總量供過於求。根據人口結構測算,我國每年需要就業的城鎮勞動力超過2000萬人,農村有超過1.5億富餘勞動力需要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每年新增崗位隻有1000萬個左右,因此勞動力市場麵臨著供大於求的矛盾。
(二)我國勞動力的總體素質偏低,結構性失業問題日趨嚴重,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需要。我國的勞動力有一大部分是農民工,他們隻能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還有一部分是大學生,雖然他們絕大多數素質較高,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難就業。現在市場上最為搶手的技術工人,特別是高級技工,十分缺乏。
三、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的措施
(一)要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就要健全就業工作目標責任體係,強化政府促進就業的領導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將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要切實加強對就業工作的領導,製定促進擴大就業的計劃及具體實施措施,努力增加就業崗位,控製人口失業率,妥善安置失業人員和軍隊退役人員,建立完善的目標責任體係。
(二)要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就要發展經濟促進就業,促使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產生良性互動,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還是發展經濟,通過擴大經濟規模來擴大就業容量,才能徹底解決就業問題。發展經濟促進經濟增長,要求國家進行宏觀調控,使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以此來促進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
(三)要加快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就要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就業。不同的經濟結構,就業情況也不一樣,從目前我國的國情來看,調整經濟結構是擴大就業的一個有效辦法,但是在結構調整中,既要致力於產業的升級,也要注意發展對就業帶動作用明顯的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第三產業以及多種所有製經濟。世界各國就業結構的演變趨勢,都是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再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發達國家70%以上的就業在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而我國現階段的服務業還不夠發達,因此我國必須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服務業,加快擴大就業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