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曉泳,李白,會遊泳。”泳答道。
“我叫李曉尋,李是木子李,曉是日堯曉,尋是尋找的尋”。李曉尋半天沒反應過來他們說什麼,等自己介紹完了猛然醒悟說了一大堆廢話,恨不得把頭收褲襠裏。經過這次,李曉尋醒悟,簡單快速自我介紹還能如此藝術。
“你們兩兄弟?”
“堂兄弟,他是我堂弟”
……
女孩就這樣一直和李曉尋兄弟兩說話,雖然都是一些很客套的問答式對話,但剛認識的也隻能說這樣的話了。而前麵那個高校生則被涼在一邊,也許常人覺得很不是滋味的事情在他看來倒也沒什麼,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至於他是怎麼想的就沒人知道了。
……
雖說是已近九月,本該涼爽的天氣卻散發著夏末的酷熱。經過兩個小時的煎熬,一路顛簸,終到了三中。下了車,告別了車內的空調,感覺外麵就是個大蒸籠,行人都成了蒸籠裏的小籠包。
三中,看起來還可以,應該說對於足不出戶的李曉尋來說是他見過最好的學校了,當然除電視上見過的以外。因為天氣炎熱的緣故,學校周邊小販的水果攤生意特別好,士多店裏的冰凍飲料也特別好賣。
三中,創建於1983年,“市美麗校園”,占地麵積100多畝,總建築麵積65214.5平方米,現有學生8000多人,教職工x人。學校具備現代化教學的基本設施,有高中部教學樓及初中部教學樓各一幢共x個教室,有可住x多人的套間式學生宿舍x幢、x多名學生同時就餐的學生飯堂……簡介上是這麼說的。
三人提著沉重的行李邁進三中,早在大門口就有很多人在迎接入學新生,個個都帶個證,李曉尋也是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學生會的。學生會的人指引李曉尋等人到告示欄上看了分班情況,而後就閃了。黎思思也因電話響了,一邊去接電話,然後越走越遠,最後消失在人海裏。李曉尋沒想到的是這是他第一次和黎思思見麵,也是最後一次,外之後的三年都沒見過她,雖然說李曉尋一直都在三中讀,但到畢業了還是沒見過她,至於她有沒有轉學,這個無從考究。卻記得有這麼的一個人出現過在他的生命裏,隻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黎思思給李曉尋的第一印象很好,李曉尋也從未想過與她扯上什麼關係,事實上也沒有機會。李曉尋之所以一直記得這個女孩最重要一個原因是她跟堂哥談得來,雖說堂哥心裏已經有人了,但堂哥所喜歡的那女孩對堂哥似乎並沒表態。人生經常也都是這樣,有些事物就像火車外的風景,縱使再美麗也隻是過眼雲煙而已。
因為入學的人實在太多了,學生會的人根本來不及招呼所有人,李曉尋和堂哥也隻是知道自己在那個班。李曉尋在高一255班,李曉泳在238班。255,一個很特別的數字,在很多遊戲裏255是最大值。
看完告示,教室倒是就在告示欄旁邊,卻不知道宿舍在哪。李曉尋更是不好意思問別人,總是怕別人笑他或者說他什麼。最後,還是李曉泳問了學生會才知道的。因為這次招生招得比往年要多,三中的宿舍樓不夠住了,新的宿舍樓還沒建好,所以在外麵租了一棟樓作為宿舍樓給高一的男生住。
外麵的宿舍樓比較遠,離學校好幾百米。李曉尋倆再次提起沉重的行李向宿舍走去。本來就熱的天氣提那麼重的行李走那麼遠的路,炎熱的天氣熱得李曉尋滿頭大汗。兄弟倆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濕透了。
宿舍樓是一棟新建的九層大樓,聽說是打算建來做賓館的。李曉尋比較倒黴,他們班的宿舍在八樓,泳的宿舍在五樓。最坑的是沒電梯,還早自己搬床板去鋪。大熱天的,從一樓提著行李上八樓,而後再下來把床板搬上去。
……
八樓,以樓梯為界,左邊是那排寢室是256班的,右邊是李曉尋他們班的。有很多間寢室可以挑,李曉尋故意挑了間靠邊的。算是來得比較早,還有很多人還沒來,宿舍裏隻有除李曉尋外的兩個人。他們沒跟李曉尋打招呼,李曉尋也沒跟他們打招呼。他們之間也沒有說話,一個在看書,一個在玩手機。李曉尋顧不上他們,自己幹自己的事情。
宿舍不大,十幾平米,靠牆的兩邊各擺了兩張床,分上下鋪,也就是說寢室最多住八個人。寢室裏還有個衛生間,不用像初中時用集體衛生間了。房子還是新的,對於李曉尋來說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