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聯合國似的大家庭(1 / 1)

有了三兒子伯任娶洋媳婦帶頭,二兒子愛上了日本裔女孩子佩蒂,二女兒也選了日本裔丈夫羅素,三女兒和洋男孩馬克結了婚。毓超的四個女婿隻有大女婿傑米和小女婿曾清華是中國人。四個兒子,除了小兒子未完婚,大兒媳婦是中國人,這樣,八個兒女正好有一半是中西結合的婚姻。我們這個家,成了典型的聯合國似的大家庭。

毓超支持兒女們自由戀愛,但對美國洋人、日本人不能說沒有一點顧慮。年輕人你愛我愛,你儂我儂。西方人的婚姻觀與中國人有很大的差距,不少人把離婚當成兒戲,自我第一,彼此很難遷就。萬一其中一對或兩對出了問題,出了問題,過不下去怎麼辦?其實,憂心又有何用。父輩的責任除了撫育他們,還要以身作則。當父母的首先要做到恩恩愛愛,讓兒女們看到幸福家庭的溫暖。不管是媳婦或女婿,隻要與倉家的兒女結合,毓超夫妻都視同己出,歡迎每周帶回家來團聚。媽媽做好美味佳肴,免費讓大家享口福。全家人在一起,談天說地,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在我們家,不是西方人影響東方人,而是中國人的傳統倫理思想影響著西方人,使東西文化能緊緊地融合於一體。

通常我家每月有一次慶生會,壽星最少有一個,最多時三四個。贈送禮品,吃中國佳肴或西餐,唱生日歌,分享蛋糕……很是熱鬧有趣。

感恩節、美國國慶節、聖誕節,一般都在洋媳婦或洋女婿家慶祝。中秋、端午、春節等中國人傳統的節日,常在中國媳婦家或女婿家聚會,有時也回老家來熱鬧。

兄弟姐妹們常結伴旅遊,有時全家出動,有時三兩家結合,逛公園,上遊樂場……歡聲笑語,別有一番情趣。

世界上最容易發生矛盾衝突的是金錢,“親兄弟明算賬”。人類自從有了家庭,以這種小團體為生活單位以後,經濟問題就成了一門學問,絕對不能忽視。我們家這麼多人,基本上沒有矛盾,是因為毓超這位老父親老爺爺,做好了一門很重要的功課:那就是不管是兒是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回家來,人人享受免費餐飲。過生日,大人小孩的紅包同樣數字;男孫女孫的壓歲錢,一視同仁。兒女們也成立了基金會,一切重大開支,如大型慶生活動,買大件禮品等兄弟姐妹們商量好後,從基金中支出。平時進餐館,除了誰加薪升職,得獎,甚至贏錢中彩等軎事請客外,一般情況下都各自分擔餐費。這麼做,我們中國人看起來是否太見外了。細想想,家庭人口多,上一次餐館少說也要好幾百美元,多則上千元。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分攤餐費,雖然是西方人的習慣,也確實是很好的聚會辦法。

毓超給每個兒女都買一部新車,買房子幫付清首付以後,各人才負擔貸款。供每個人讀完大學,工作後,如仍住家裏,不需交生活費。

兒女、弟妹、侄兒給我們送禮,不嫌多少厚薄,全憑他們的能力和愛心。正因為有這些治家的小法門,所以這個聯合國似的、每月有二十九人相聚的大家庭,非常和睦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