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功德圓滿(1 / 1)

毓超夫妻第一次去加拿大旅遊,看到漢弟的薪水很低,夫妻倆租人家的地庫居住,生活很艱苦。當時就叫弟弟盡快買房子,許諾回洛杉磯後馬上彙款給他們。回家後,毓超馬不停蹄地準備好房款,正準備彙過去,弟弟卻來電說,房子已買好了,一切手續已辦妥當,哥哥不用寄錢了。毓超知道他們並沒有餘錢買房,隻是看到哥嫂肩上擔子太重,寧可自己過苦日子,也不再接受哥哥的幫助了。

小兒子讀牙醫學院,小女兒讀律師專業,雖然前途無量,家裏的經濟卻非常吃緊。毓漢弟為支持他們求學,寄來上萬美金。毓超夫妻想到弟弟工作時間還不長,不可能有多餘的錢。決定把錢退回去,但又想如果馬上原數寄回,辜負了他們一片苦心。左思右想,決定將錢全數先存入銀行,等他們的兒子上大學時再寄回去。從那以後,家裏無論怎麼困難,都沒有動用過漢弟彙來的一分錢。兩個孩子畢業後,毓超夫妻再次去加拿大度假,對弟弟夫妻一片愛心深表感謝,同時把他們寄來的錢和利息,全數還給了弟弟。有的人為了錢不擇手段,據為已有。而毓超兩兄弟,彼此在困難麵前都不顧自己,盡力為對方分憂解難,對大筆的錢,你推我讓,叫人感動不已。

現在,兒女們家家夫妻恩愛,經濟寬裕,生活美滿幸福,孫子輩都在健康地成長。想當年,毓超自一人離開中國時,連換洗衣服都沒能帶出一件。如今,建立了這麼大一個家庭,培養了這麼多能融入美困主流社會的人才。雖然他自己沒能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物質上也不富有,但他滿足於自己的這一生:恬靜,淡泊名利,視富貴為浮雲,是一位精神極為富有的兄長和父親。

毓超常說,小時他雖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八歲就跟隨父親左右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很多做人的道理都來自父親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毓超兄弟姐妹八個,大姐二哥早逝,大哥二姐很早離家,兩個弟弟和小妹出世很晚,隻有他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所以,家裏最艱難的時候,父親把興家立業的重任交給他。毓超之所以能實現父親的遺願,先父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時時處處都是鼓勵他與困難作鬥爭的動力。

悠悠歲月已毫不留情地在毓超的身上刻下蒼老的痕跡。現在,他過著平淡的退休生活,每天與花草魚兒為伍,知足常樂,活得愉快健康。

來美國時毓超是個二十多歲,胡子還沒長全的小夥子。如今,已華發蒼蒼,八旬高齡。風風雨雨幾十年的拚搏,俱往矣。他將留給子孫後代的不是金錢,而是兩代人在異國他鄉艱苦奮鬥的精神財富:毓超常說,現在自己算功德圓滿了,隻盼著子子孫孫沿著先人們走過的路,繼續努力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