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一、毛主席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階段,都是代表中國人民的正確方向的;沒有毛主席,至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我們黨的曆史道路,就是我們黨的領袖毛澤東同誌根據中國革命特點所早已闡明的曆史道路。真正的我們黨的曆史,中國無產階級與中國人民的正確的革命方向,是在毛澤東同誌那裏。(劉少奇)
毛澤東同誌指示我們以新民主主義的方向,並領導我們經曆了無數次革命鬥爭,克服了無數次艱難困苦,達到了今天的初步勝利。(周恩來)毛主席在中國革命的四個階段都是正確的,都是代表中國人民的正確方向的。大革命時期毛主席的主張是對的,但是沒有被當時的領導上接受。十年內戰時期他是對的,當時也有一些同誌搞錯了,沒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見。抗戰時期,全黨承認毛澤東同誌的領導,抗戰成功了。到解放戰爭,更加證明其正確。所以毛主席的方向就是中國人民正確的方向。(周恩來)
我們黨和中國人民因為有了毛澤東同誌的這樣正確的領導,才能在嚴重的長期而複雜的鬥爭中一步一步地戰勝了強大的敵人,取得了今天這樣的勝利。毛澤東同誌的正確領導,對於我們黨和中國人民在革命鬥爭中的勝利,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劉少奇)
如果沒有毛澤東同誌在各個時期的正確的領導,我們黨和中國人民要取得今天這樣的勝利,乃是不可能的。(劉少奇)如果沒有毛澤東同誌的正確領導,如果沒有毛澤東思想的指導而不斷地糾正了各方麵的缺點和錯誤,就不能使黨和人民革命事業得到如此迅速而巨大的發展,則勝利的獲得也同樣地是很難想象的。(朱德)如果沒有毛澤東同誌的卓越領導,中國革命有極大的可能到現在還沒有勝利。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鄧小平)我們黨的整個曆史的確是光榮的,經過那樣艱巨的鬥爭才取得革命的勝利,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成長起來的。(鄧小平)從遵義會議到抗日戰爭勝利,毛澤東同誌的一個無可比擬的功績,是培養了一代人,包括我們在內的以及“三八式”(指抗日戰爭初期參加革命的幹部——編者注)的一大批幹部。現在這些人在全國各個崗位上都擔負著重大的責任。這是一件極大的事情。(陳雲)
毛澤東同誌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深刻分析中國社會形態和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政治態度,明確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任務、動力,提出了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的兩步走的戰略,製定了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開辟了建立農村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經過二十八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在一九四九年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江澤民)沒有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鬥,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社會主義製度。(胡錦濤)
二、新中國在社會主義革命方麵和社會主義建設方麵獲得的輝煌成就,都是同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誌的領導分不開的;在搞社會主義方麵,毛澤東同誌的最大功勞是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
我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已經在社會主義革命方麵和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麵,獲得了多麼輝煌的成就!(周恩來)沒有中國共產黨,不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不建立社會主義製度,今天我們的國家還會是舊中國的樣子。我們能夠取得現在這樣的成就,都是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同毛澤東同誌的領導分不開的。(鄧小平)
在搞社會主義方麵,毛澤東主席的最大功勞是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建國頭七年的成績是大家一致公認的。我們的社會主義改造搞得成功,很了不起。(鄧小平)黨中央按照毛澤東同誌的提議,不失時機地提出了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在這條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奠定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江澤民)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毛澤東同誌以蘇聯的經驗為鑒戒,積極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一九五六年,毛澤東同誌發表《論十大關係》,一九五七年,毛澤東同誌又發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在我們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這是兩篇具有重要意義的著作。盡管在探索中有曲折甚至有嚴重失誤,但是在黨和毛澤東同誌領導下,我們在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基本製度
的基礎上,努力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開始全麵進行大規模建設,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江澤民)《論十大關係》和黨的八大文獻,以及《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標誌著我們黨開始從我國實際出發,獨立自主地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應該說,這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良好開端。(胡錦濤)
我國的國民經濟,從一九六一年起,進入了一個調整時期。我們在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依靠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國民經濟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麵進行了大量的工作,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嚴重困難,恢複和發展了農業、工業和其他建設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周恩來)
建國後十七年這一段,有曲折,有錯誤,基本方麵還是對的。社會主義革命搞得好,轉入社會主義建設以後,毛澤東同誌也有好文章、好思想。(鄧小平)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在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創立毛澤東思想,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取得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胡錦濤)
三、毛澤東同誌具有最高的理論上的修養和最大的理論上的勇氣,他出色地成功地進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事業;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它過去和將來都是引導我們勝利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的領導者。(周恩來)他是天才的創造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將人類這一最高思想——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而把我國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從來未有的合理的高度,並為災難深重的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指出了達到徹底解放的唯一正確的道路——毛澤東道路。毛澤東同誌,出色地成功地進行了這件特殊困難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事業。這在世界馬克思主義運動的曆史中,是最偉大的功績之一,是馬克思主義這個最好的真理在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人口的民族中空前的推廣。(劉少奇)
毛澤東同誌不隻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而且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理論家和科學家,他不但敢於率領全黨和全體人民進行翻天覆地的戰鬥,
而且具有最高的理論上的修養和最大的理論上的勇氣。他在理論上敢於進行大膽的創造,拋棄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某些已經過時的、不適合於中國具體環境的個別原理和個別結論,而代之以適合於中國曆史環境的新原理和新結論,所以他能成功地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件艱巨的事業。(劉少奇)毛澤東同誌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深深地紮下了根。(江澤民)
中國共產黨是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黨,它吸收了世界各國工人運動的綜合歸納起來的寶貴經驗,它繼承了中國幾千年曆史積累下來的優秀遺產,它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三個階段中鍛煉了自己,豐富了自己。在激烈無比的鍛煉中,它把馬列主義中國化了,把曆史遺產進化為適合於現實社會的需要了。這種光輝的成就,體現在我們黨有了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同誌以及毛澤東同誌為首的黨中央。(朱德)中國革命為什麼能取得勝利?就是以毛澤東同誌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獨立思考,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找到了適合中國情況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鄧小平)毛澤東同誌深刻研究中國革命的特點和中國革命的規律,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正確道路。毛澤東同誌寫下的《井岡山的鬥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戰爭和戰略問題》等著作,科學指明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胡錦濤)毛澤東同誌寫了許多重要的著作,我們黨裏頭沒有第二個人寫出這樣好的著作。這是了不起的功績。(陳雲)
毛主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運用到中國,同中國的革命實踐結合起來,成為毛澤東思想。(周恩來)以毛澤東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對中國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的一係列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指導思想,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江澤民)
毛澤東思想,是發展著與完善著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國理論。毛澤東同誌關於現代世界情況及中國國情的分析,關於新民主主義的理論與政策,關於解放農民的理論與政策,關於革命統一戰線的理論與政策,關於革命戰爭的理論與政策,關於革命根據地的理論與政策,關於建設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理論與政策,關於建設黨的理論與政策,關於文化的理論與政策等。這些理論與政策,完全是馬克思主義的,又完全是中國的。這是中國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現和
理論上的最高概括。(劉少奇)
毛澤東思想,已經指導我們黨與我國人民得到了極大的勝利,並將繼續指導我們黨與我國人民得到最後的、徹底的勝利和解放。這是我們黨和我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最大的收獲與最大的光榮,它將造福於我國民族至遙遠的後代。(劉少奇)毛澤東思想是在建黨以後,尤其在遵義會議以後逐漸形成的,我們黨的七大肯定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實踐之統一的思想。(鄧小平)過去引導我們勝利的是毛澤東思想,將來毛澤東思想還是引導我們勝利的指導思想,我們要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共產黨,這也絲毫不是什麼誇張。毛澤東思想永遠是我們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完整地準確地理解和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原理,並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加以發展。(鄧小平)
四、毛澤東同誌之所以成為我們的偉大領袖,是全黨和全國人民審慎選擇的結果;毛澤東同誌在黨和人民中的威望,是通過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建立起來的
毛主席是從幾千年的曆史經驗教訓、近百年的革命運動、近三十年來的直接奮鬥中生長出來的人民領袖。他是在中國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巨大人物,是從人民當中生長出來的,是跟中國人民血肉相聯的,是跟中國的大地、中國的社會密切相關的,是從中國近百年來和“五四”以來的革命運動、多少年革命曆史的經驗教訓中產生的人民領袖。(周恩來)這個領袖,是我們黨和現代中國革命的組織者與領導者,是我國英勇無產階級的傑出代表,是我們偉大民族的優秀傳統的傑出代表。(劉少奇)這是在曆史過程中鍛煉出來的,不但在中國,而且世界上都承認他是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朱德)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多年,最大的成績,就是我們黨培養出了一個領袖,我們選擇了這個領袖,就是毛澤東同誌。(陳雲)毛澤東同誌之成為我們黨和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的領袖,正是我們全黨和全國廣大人民所審慎選擇的結果。(劉少奇)
毛澤東同誌,是我們黨的領袖,但他又是我們黨的一個普通黨員,他是在黨的支配之下,並以最謹慎的態度來遵守黨的一切紀律的。毛澤東同誌曆來是維護中央統一的領導、遵守黨的紀律的模範。(劉少奇)就是由於有了以毛澤東同誌為首的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全黨的團結一致,並依靠全黨的團結,領導和團結著全國人民,
才有可能克服我國革命進程中的種種艱難險阻,戰勝了國內國外的敵人,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朱德)我們黨是集體領導,毛澤東同誌是這個集體領導的代表人,是我們黨的領袖,他的地位和作用同一般的集體領導成員是不同的。但是,切不可因此把毛澤東同誌和黨中央分開。毛澤東同誌是尊重集體領導的。(鄧小平)毛澤東同誌在黨內的威望,是通過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建立起來的。即使毛澤東同誌犯錯誤的時候,大家仍然相信他,忘不了他的功績,原因就在這裏。(陳雲)
毛主席的偉大,怎麼說也不過分,不是拿語言可以形容得出來的。(鄧小平)毛澤東同誌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毛澤東同誌在艱苦漫長的革命歲月中,表現出一個革命領袖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得心應手的鬥爭藝術和駕馭全局的領導才能。他是從人民群眾中成長起來的偉大領袖,永遠屬於人民。(江澤民)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這是中國共產黨的驕傲,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壯麗曆史畫卷中,在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錦繡大地上,都留下了他作為一代偉人的風采。他不僅贏得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愛戴和敬仰,而且也贏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進步的人們的敬佩。毛澤東同誌作為一個偉大的曆史人物,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胡錦濤)
五、毛澤東同誌為我們黨、國家和人民建立的不朽功績是第一位的,他的錯誤是第二位的;正確地評價毛澤東同誌的曆史功過、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關係到黨和國家未來的發展道路
對毛澤東同誌的評價,對毛澤東思想的闡述,不是僅僅涉及毛澤東同誌個人的問題,這同我們黨、我們國家的整個曆史是分不開的。要看到這個全局。這不隻是個理論問題,尤其是個政治問題,是國際國內的很大的政治問題。(鄧小平)正確地評價毛澤東同誌的曆史功過、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關係到怎樣看待黨和國家過去幾十年奮鬥的成就,關係到黨的團結、國家的安定,也關係到黨和國家未來的發展道路。(江澤民)
我們不能要求偉大領袖、偉大人物、思想家沒有缺點錯誤,那樣要求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鄧小平)要求革命領袖沒有缺點、錯誤是不可能的,是空想。這不符
合辯證唯物論,也不符合毛澤東同誌本人的意見。(陳雲)這是個重要的理論問題,是個是否堅持曆史唯物主義的問題。(鄧小平)
講錯誤,不應該隻講毛澤東同誌,中央許多負責同誌都有錯誤。“大躍進”,毛澤東同誌頭腦發熱,我們不發熱?這不符合事實。中央犯錯誤,不是一個人負責,是集體負責。(鄧小平)那時的錯誤,大家都有責任,主要是因為當時我們沒有經驗。中心是對老人家的評價問題,是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問題。錯誤講過分了,對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不恰當,國內人民不能接受,國際上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能接受。(鄧小平)毛澤東同誌犯了錯誤,這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犯錯誤,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犯錯誤。毛主席的錯誤同他的功績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鄧小平)我們共產黨人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隻能實事求是地肯定應當肯定的東西,否定應當否定的東西。毛澤東同誌在他的一生中,為我們的黨、國家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他的錯誤是第二位的。因為他的功績而諱言他的錯誤,這不是唯物主義的態度。因為他的錯誤而否定他的功績,同樣不是唯物主義的態度。(鄧小平)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經驗的總結,對世界也有貢獻。我們必須堅決地維護毛主席這麵偉大旗幟。這是我們安定團結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國際影響問題。否定毛主席,就是否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否定了整個這一段曆史。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損害毛澤東同誌在整個中國革命史上的光輝形象,不能動搖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的原則。這不但是中國共產黨的利益所在,中華民族的利益所在,而且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利益所在。(鄧小平)
正 文
一、毛主席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階段,都是代表中國人民的正確方向的;沒有毛主席,至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二十四年來,我們依靠了什麼力量鍛煉成的呢?
最主要的,我們還是依靠了我黨領袖毛澤東同誌的英明領導。他指示了我們以新民主主義的方向,他教育了我們以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學說,他領導了我們經過中國革命三個曆史時期,創造了偉大的革命力量,經曆了無數次革命鬥爭,克
服了無數次艱難困苦,達到了今天的初步勝利。
——周恩來《七大開幕演說》(1945年4月23日),《周恩來政論選》下,中央文獻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年版,第502,503頁
中國的革命自從他(指毛澤東——編者注)參加領導以後,方向就一天天地端正起來。毛主席在中國革命的四個階段都是正確的,都是代表中國人民的正確方向的。開始的時候,黨中央也好,一部分革命群眾也好,常常自己弄錯方向,迷失方向,但是毛主席的方向始終是正確的。大革命時期毛主席的主張是對的,但是沒有被當時的領導上接受。十年內戰時期他是對的,當時也有一些同誌搞錯了,沒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見。抗戰時期,全黨承認毛澤東同誌的領導,抗戰成功了。到這次解放戰爭,更加證明其正確。所以毛主席的方向就是中國人民正確的方向。
——周恩來《學習毛澤東》(1949年5月7日),《周恩來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4~335頁
中國人民在毛澤東主席領導之下,建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形成了空前統一的國家。
——周恩來《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字儀式上的演說》(1950年2月24日),《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2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頁
我們黨的曆史道路,就是我們黨的領袖毛澤東同誌根據中國革命特點所早已闡明的曆史道路。毛澤東同誌的道路,是最正確最完全地代表了我們黨的曆史,代表了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近代革命的曆史。不管毛澤東同誌在某幾個曆史時期,不能在形式上、組織上決定全黨的行動,然而也正在這種時期,就愈加明白表示:真正的我們黨的曆史,中國無產階級與中國人民的正確的革命方向,是在毛澤東同誌那裏,是以毛澤東同誌為代表為中心而繼續著,存在著,發展著;而不是在任何其他的地方,也不是以任何其他的人為中心而存在,而發展。
——劉少奇《論黨》(1943年7月),《劉少奇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1頁
我們黨和中國人民因為有了毛澤東同誌的這樣正確的領導,才能在嚴重的長期而複雜的鬥爭中一步一步地戰勝了強大的敵人,取得了今天這樣的勝利。毛澤東同誌的正確領導,對於我們黨和中國人民在革命鬥爭中的勝利,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可以說,如果沒有毛澤東同誌在各個時期的正確的領導,我們黨和中國人民要取得今天這樣的勝利,乃是不可能的。有了毛澤東同誌的正確領導,我們黨和中國人民在今後的革命鬥爭中要繼續取得更多更大的勝利,也就有了保障。
——劉少奇《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三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1951年6月30日),《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3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517頁
沒有正確的政治方針,就不能有正確的軍事方針。勝利的人民戰爭,是隻能在正確的政治方針指導下,並在以人民為主體的民主聯合政府基礎上來取得的。八年來,我偉大的中國人民軍隊——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縱隊,和敵人進行了空前英勇的、殘酷的、可歌可泣的勝利戰爭,成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就是由於毛澤東同誌的政治方針和軍事方針是正確的。毛澤東同誌的正確政治方針與正確軍事方針的結合,就造成了人民軍隊,造成了解放區,造成了解放區三三製的民主聯合政府,造成了解放區真正的人民戰爭,並使解放區戰場所進行的戰爭能夠取得不斷的、偉大的勝利。
——朱德《論解放區戰場》(1945年4月25日),《朱德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6頁
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二十四年來和全中國人民在一起,為民族解放和社會解放而鬥爭,在這個鬥爭過程中不但已鍛煉出了一條堅強的政治路線,能夠解決中國政治問題,而且已鍛煉出了一條極堅強的軍事路線,能夠解決中國革命戰爭問題。這條軍事路線,正如政治路線一樣,其代表人物就是我們的領袖毛澤東同誌。
——朱德《論解放區戰場》(1945年4月25日),《朱德選集》,第182頁
回想一百多年來的中國革命,不論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轉來轉去,中心就是一個土地問題,這已經為中國三萬萬六千萬農民的長期行動所證明了。。。大革命失敗後,在毛澤東同誌領導下,我們黨創建了紅軍,建立了工農民主政權和革命根據地,深入開展土地革命,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正確的軌道。
——朱德《在全國土地會議開幕時的講話》(1947年7月17日),《朱德選集》,第203頁
在我黨二十八年來奮鬥的過程中,在毛澤東同誌的領導下,曾經糾正了若幹較為重大的錯誤,因而克服了種種困難,保證了黨的正確路線的執行,保證了黨的政策和決議的順利實施,使中國革命取得了今天的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勝利。
——朱德《加強黨的紀律檢查工作》(1950年5月6日),《朱德選集》,第279頁
如果沒有毛澤東同誌的正確領導,如果沒有毛澤東思想的指導而不斷地糾正了各方麵的缺點和錯誤,就不能使黨和人民革命事業得到如此迅速而巨大的發展,則勝利的獲得也同樣地是很難想象的。
——朱德《加強黨的紀律檢查工作》(1950年5月6日),《朱德選集》,第283~284頁
回想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敗以後,如果沒有毛澤東同誌的卓越領導,中國革命有極大的可能到現在還沒有勝利,那樣,中國各族人民就還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之下,我們黨就還在黑暗中苦鬥。所以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這絲毫不是什麼誇張。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149頁
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從危機中把黨和國家挽救過來。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毛主席最偉大的功績是把馬列主義的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指出了中國奪取革命勝利的道路。
——鄧小平《答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問》(1980年8月21日,23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344頁
我們黨的整個曆史的確是光榮的,經過那樣艱巨的鬥爭才取得革命的勝利,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取得革命勝利以前毛主席的領導一直非常正確,從馬克思主義的曆史來說,的確是光輝的。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他的領導下成長起來的。
——鄧小平1983年11月6日會見澳大利亞共產黨(馬列)主席希爾的談話,《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年版,第9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