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們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時期,給親屬子女寫了不少書信。他們的家書,直發心聲,或論道言事,或袒懷明誌,或教誨育人,讀來情辭懇切。我們從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任弼時、董必武、葉劍英、鄧穎超、張聞天、彭德懷、劉伯承、陳毅、羅榮桓、陳賡、羅瑞卿、吳玉章、謝覺哉、徐特立以及在民主革命時期犧牲的何叔衡、向警予、夏明翰、袁國平等20多位老一輩革命家的家書中,輯錄他們在教育親屬子女關於事業追求和人生目的,關於理想、立場和社會責任,關於意誌、品格和思想境界,關於讀書學習等方麵的部分內容。
內容提要
一、關於事業追求和人生目的:要懂得共產黨人的一切工作,都是為國家、民族服務和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的,絕對不能為一身一家謀升官發財以愚懦子孫;為人民服務,就是終身職業,就是做人的目的
我們共產黨人所領導的革命,和過去的改朝換代不同。一切革命工作都是為人民大眾謀利益,人民大眾的利益問題解決了,革命者個人利益問題也就在其中解決了。假使參加革命而以解決個人利益為目的,那是絕對錯誤的。革命是為人民謀利益,決不應該把革命作為謀個人利益的手段。(董必武)
我們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為國家、民族服務的。(袁國平)絕對不能為一身一家謀升官發財以愚懦子孫。(何叔衡)那些望升官發財之人決不宜來我處,如欲愛國犧牲一切能吃苦之人無妨多來。革命辦法非此不可。我雖老,身體尚健,為國為民族求生存,決心拋棄一切。(朱德)我們這裏,上自總司令下至夥夫,待遇相同,因為我們的黨專為國家民族勞苦民眾做事,犧牲個人私利,故人人平等。我為社會出一些力,是把我十分敬愛的外(婆)家及我家鄉一切窮苦人包括在內的。(毛澤東)北上抗戰以後,對家庭更無法顧及,非我無情,實遇此國難當前,奈何!(羅榮桓)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各取所需”終有日,革命事業代代傳。(夏明翰)
新中國為人做事基於各有專長的根本原則。(陳毅)不要認為地位高的人可以說情,這是舊社會的習氣,早已經不作興了。(謝覺哉)一切均從人民出發,中國人人人如此何愁不富強。(陳毅)我在政府工作地位很高,但我們都是供給製,除個人穿吃住宅不成問題外,不能額外開支。(董必武)希望你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
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毛澤東)我當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你們在鄉下種田吃飯,那就是我的光榮。如果我當了副主席,你們還在鄉下收租吃飯,不勞而獲,那才是我的恥辱。(劉少奇)
革命的目的是求得人民的解放,特別是工人農民勞動大眾的解放。(董必武)為人民服務,已成終身職業,而不是在做官,更沒有財可發。(羅榮桓)你們會說我這個官是“焦官”(指不掙錢的官——編者注)。是的,“官”而不“焦”,天下大亂,“官”而“焦”了,轉“亂”為安。(謝覺哉)你現任富順縣長職,事情更繁多,要獨立工作,就要更全麵地考慮問題。依靠黨,相信群眾,好好地執行政府法令,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隨時注意人民疾苦,使人民各得其所,發揮人民的智慧,以兄弟般的情誼對待人民,教育人民。(吳玉章)革命工作人員是個光榮的稱號,初參加進來的人不能馬上取得這個稱號,要幹一個時期的工作才稱得上。(董必武)要努力把自己鍛煉成為人民所需要的人,不是多一個少一個沒有什麼關係的人,不是可有可無的人,確有一點本領,拿出來為人民做點事,盡點小螺絲釘的作用。這就是做人的目的。(葉劍英)
我們社會上有一種很陳腐的甚至很壞的舊觀念就是鄙視勞動,認為不勞動而能生活,生活得比勞動者還好才算享福。革命了,必須糾正過來,我們應該以勞動生活為光榮,不勞動除了疾病老弱不勝者外,就不得食。這些革命的觀點要有較長期的熏陶才能培養出來。(董必武)
二、關於理想、立場和社會責任:希望你們青年人具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能夠真正繼續承擔起革命前輩的事業;能夠具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立場、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立場,要和工農勞動人民打成一片,取得人民對你的信任;要懂得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為自由、快樂、文明、進步、莊嚴、華麗的世界,是你們青年一代的責任,你們要像嶽飛一樣精忠報國才是
希望你做個進步的、革命的青年,具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具有雷鋒式的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能夠真正繼續承擔起革命前輩的革命事業。(劉少奇、王光美)立誌奔前程,為社會做一番事業。(毛澤東)要做“大鵬鳥”,決不做“蓬間雀”。(羅瑞卿、郝治平)
什麼是一個革命青年知識分子應有的立場?這就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立場,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立場,擁護黨的領導和擁護國家的政策的立場。(羅瑞卿、郝治平)加入共產黨後,必須加強黨性的鍛煉,克服非無產階級的思想,不要辜負了光榮的共產黨員的稱號。(鄧穎超)在任何時候,任何問題上都要首先考慮集體的利益,把集體的利益擺在前麵,把個人願望、個人利益擺在服從的地位;當個人願望和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應該肯於為了集體的利益而犧牲個人的利益。(劉少奇)每個共產黨員,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是要受群眾、受組織監督的,而且是應該歡迎別人監督的。每一個人都不應當躲避黨和人民的監督,而應當主動地把自己的思想、言論和行動放在黨和人民的監督之下。(劉少奇)
你們現在與將來的進步和幸福,是依靠革命,依靠政府,依靠黨和團的幫助與教育,也即是依靠人民,前景非常偉大。(謝覺哉)要有為人民而學習、為人民而工作的觀點,還要取得人民對你的信任。(劉少奇)政治不在口裏能說大道理,而在能和勞動群眾站在一起,自己的困難放在第二位,勞動群眾集體的困難放在第一位。(徐特立)要和工農勞動人民打成一片,建立不為個人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要脫去一層殼的,脫殼必然有一陣痛。如果怕痛,下不了決心,那就要墮落;但如經過這陣痛,以後的心情就會新生,就會愉快。(謝覺哉)我們需要從思想裏用自己的努力掏出那些舊社會帶給我們的渣滓,隻有那樣,我們才能真正的變成新社會的主人。(鄧穎超)
把我們的祖國,建築起一座自由、快樂、文明、進步、莊嚴、華麗的世界,你們不能逃避你們這一代的責任。(葉劍英)有誌改造社會的人,親師取友,問道求學,是創造環境改造自己的最好方法。(向警予)“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你們要像嶽飛一樣精忠報國才是。(鄧小平)
三、關於意誌、品格和精神境界:青年人要懂得一定要鍛煉意誌,要從艱苦的過程中得出雋永的味道。有了痛苦、憂傷是極好事,從此你就有希望了;要懂得思想上、工作上向高標準看齊,不能看出自己的缺點前進就受著限製;要懂得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急躁會把人趕上錯誤的道路;要懂得應該向高於自己的人和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必須學會聽取同誌們的批評,不接受批評前途是暗淡的,學人之長、克己之短才會大有可為
我們最關心你們的是不是在各方麵都很刻苦的鍛煉和嚴格的要求自己,這樣做對於你們的將來有極大的好處。(陳賡、傅涯)一定要鍛煉意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這裏有意誌。(毛澤東)不從嚴格出發,我們什麼事辦不好,反之害處太多。(陳毅)你現在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學習條件也是很好的。如果你對你現在的生活還有什麼怨言和牢騷,那是很不應該的。(劉少奇)顯得特殊,對黨對自己影響都不好。(吳玉章)幹部子弟中有特殊優越感,不艱苦、樸素,應該勸導,要保持革命的光榮傳統。(羅榮桓)
子女們到了年齡,應該讓他們到廣闊的天地裏去闖,去工作,去學習,去鍛煉。那樣才能逐漸培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真正接班人!(張聞天)要從艱苦的過程中,得出雋永的味道。鍛煉身體,鍛煉思想,鍛煉學業。我們用鍛煉這個形容詞,好像礦石煉成鐵,煉成鋼,優質鋼、合金鋼等,是要經過烈火燒、錘子打的。俗話說:“苦盡甘來”,可見甘是從苦中來的。我是參加長征的,和苦鬥爭,本身就是件甜事。如果當時都感得苦、難受,哪還有今天的革命事業?(謝覺哉)
在思想上、工作上向高標準看齊,經常去找差距,就會感到自己比不上別人,就會虛心,就會不斷進步。(彭德懷)千萬不要自滿,自滿是進步最大的障礙。(董必武)人家恭維你抬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毛澤東)不能看出自己的缺點,前進就受著限製。你的自信力強是對的,過強至於不接受批評,前途是暗淡的。(徐特立)你痛苦、憂傷,是極好事,從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憂傷,表示你認真想事,爭上遊、鼓幹勁。幹部子弟(翹尾巴的)吃不開了,尾巴翹不成了,痛苦來了,改變態度也就來了,這就好了。(毛澤東)
不要驕傲,不要看不起人,要尊重大家的意見,要肯於為大家的事情吃一點虧。必須學會聽取同誌們的批評。必須了解,同誌們對你最重要的幫助,就是當麵指出你的錯誤和缺點。拒絕同誌們的批評,就是拒絕同誌們的幫助。(劉少奇)同同誌們對問題的看法有些不一致,也是很自然的。交換不同的看法,甚至必須經過爭論,才會有可能求得一致。決不能隻相信自己,不相信人家,排斥人家意見。(羅榮桓)切不可認為自己正確就可以驕傲,就是你的見地比別人高明一點,但總還有不足之處,應該向人請教——對高於自己的人請教、也要對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你可能那
一點比別人強,在另一點上比別人弱。弱要謙虛,強也要謙虛。(謝覺哉)學人之長,克己之短,大有可為。(毛澤東)
幸福決不是天地鬼神賜給的,病痛決不是時運限定的,都是人自己造成的。此理苟不明白,碌碌忙忙,一生沒有出頭一日。(何叔衡)隻要有熱情,有恒心,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毛澤東)要學會安靜、不急躁、不愁。(謝覺哉)“躁”是要不得的,“躁”不能幫助人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把人趕上錯誤的道路去。(董必武)
四、關於讀書學習:學專業要與學政治相結合,否則迷失方向。空談政治的傾向要力加避免,但對政治全不注意就是事務主義者;學習理論必須聯係實踐,理論離開實踐就會成為死的東西;哲學是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觀點與辦法,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隨時隨處都用得到;科學是進步軌道上最重要的工具,為了建設事業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
應當門門有點常識。(向警予)學專業要與學政治相結合,否則迷失方向。同時學政治必須以學好專業為目的,否則會變成空談家,一無所成。空談政治的傾向,要力加避免。(羅榮桓)對於政治全不注意,所注意的隻是工作,將來隻是一個事務主義者。(徐特立)須知參加革命工作,用人是以德(忠實於革命)、才(能為革命作好事)、資(與人民大眾結合獲有資望)為標準,並不以私人關係的。好好學習政治,好好工作,不要弄錯事情呀!(劉伯承)
學政治,要學習毛主席的著作,要學習辯證唯物主義。(董必武)哲學是馬列主義根本中的根本。這門科學是觀察問題的觀點(唯物論)和觀察解決問題的辦法(辯證法),隨時隨處都用得到。(陳雲)理論學習必須聯係實踐,因為理論是來自實踐,而又去指導實踐,再為實踐所證實,所補充。如果理論離開實踐,就會成為空談,成為死的東西。學毛主席的著作,亦不要隻滿足一些現成的語句或條文,最要的是了解其實質與精神。(羅榮桓)
科學是進步軌道上唯一最重要的工具,應當特別注意。(向警予)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社會科學輔之。將來可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為主,自然科學為輔。(毛澤東) 建設新社會,需要科學,現在到處缺乏科學人才。(謝覺哉)你們這輩學成後,主要是用在建設事業上。建設事業就是要有科學知識。(任弼時、陳琮
英)
學習任何一門科學技術,沒有不經過刻苦鑽研而獲得成功的,希望發奮圖強,集中全力以赴。(羅榮桓)學習中是會遇到一些困難的,循序漸進掌握所學科目的基本原理,應手腦並用,敢於創造。(董必武)自學是最好方法,有些科學,難於完全自己學到,但一般文化、常識,沒有不可學到的。問題隻在你自己肯學肯想。(謝覺哉)學習要有恒,除非有病決不中斷。(徐特立)十年八年漸漸多讀,學問就一定可以搞通了。(毛澤東)
正 文
一、關於事業追求和人生目的
同誌們曾說世上唯有家鈞(鄭家鈞,夏明翰的妻子——編者注)好,今日裏才覺你是幗國賢。我一生無愁無淚無私念,你切莫悲悲淒淒淚漣漣。張眼望,這人世,幾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各取所需”終有日,革命事業代代傳。紅珠留著相思念,赤雲(夏赤雲,夏明翰的女兒——編者注)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誌,誓將真理傳人寰!
——夏明翰1928年3月致妻子鄭家鈞的信
我不望我家活多人,隻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著還不如死。我的老妻,您如果活到六十歲,我或者與您有見麵之日。但您的生,要是撿柴、載菜、喂豬的生,不要去求人的生。我是永遠要對得起我的骨肉和您的呀。
——何叔衡1929年1月致何玉書、何玉明兩位哥哥的信
我絕對不是我一家一鄉的人,我的人生觀,決不是想安居鄉裏以善終的,絕對不能為一身一家謀升官發財以愚懦子孫的。此數言請你注意。
——何叔衡1929年2月3日致兒子何新九的信
現隨軍北上抗戰以後,對家庭更無法顧及,非我無情,實遇此國難當前,奈何!弟十年誌之所在,想久已諒解,無詳述之必要。
——羅榮桓1937年9月12日致二哥晏清的信
莊弟(朱德弟弟)及理書(朱德侄子)、尚書(朱德侄子)、寶書(又名朱琦,朱德兒子)、許明揚(朱德外甥)等,現在還生存否,做什麼事,在何處?統望調查告知,以好設法培養他們上革命戰線,決不要誤此光陰。至於那些望升官發財之人決不宜來我處,如欲愛國犧牲一切能吃苦之人無妨多來。我們的軍隊是一律平等待遇,我與戰士同甘共苦已幾十年,快愉非常。因此,無論什麼事都可辦好。。。以後不宜花去無用之錢來看我,除了能作戰報國的人外均不宜來。我為了保持革命軍隊的良規從來也沒有要過一文錢,任何閑散人來,公家及我均難招待。革命辦法非此不可。
——朱德1937年9月27日致前妻陳玉珍的信
現時雖編為國民革命軍,仍是無薪水,一切工作照舊,也隻有這樣才能將革命做得成功。近來轉戰華北,常處在當然後方,一月之內29日行軍作戰,即將來亦無寧日。我這種生活非你們可能處也,我決不能再顧家庭,家庭亦不能累我革命。我雖老已52歲,身體尚健,為國為民族求生存,決心拋棄一切,一心殺敵。
——朱德1937年11月6日致前妻陳玉珍的信
家境艱難,此非一家一人情況,全國大多數人皆然,惟有合群奮鬥,驅除日本帝國主義,才有生路。吾兄想來工作甚好,惟我們這裏僅有衣穿飯吃,上自總司令下至夥夫,待遇相同,因為我們的黨專為國家民族勞苦民眾做事,犧牲個人私利,故人人平等,並無薪水。如兄家累甚重,宜在外麵謀一大小差事俾資接濟,故不宜來此。道路甚遠,我亦不能寄旅費。在湘開辦軍校,計劃甚善,亦暫難實行,私心雖想助兄,事實難於做到。前由公家寄了20元旅費給周潤芳,因她係澤覃死難烈士
(澤覃前年被殺於江西)之妻,故公家出此,亦非我私人的原故,敬祈諒之。我為社會出一些力,是把我十分敬愛的外(婆)家及我家鄉一切窮苦人包括在內的,我十分眷念我外家諸兄弟子侄,及一切窮苦同鄉,但我隻能用這種方法幫助你們,大概你們也是已經了解了的。
——毛澤東1937年11月27日致表兄文運昌的信
此刻我身無分文無法幫助家裏,因為我們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為國家、民族服務的。或許有人會說我們是太不聰明了,然而世界上應該有一些像我們這種不聰明的人。請家裏不要想將來的生活怎麼辦,因為中國正處在大的變動之中,中國抗戰成功不愁無飯吃,抗戰不幸失敗,則大家都當亡國奴,所以我希望家裏在這方麵能夠想得遠些,能夠原諒我。
——袁國平(時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1938年12月致侄兒袁振鵬的信
相別幾近三十年,一朝晤對,幸何如之。舊社會日趨沒落,吾家亦同此命運,理有固然,寧庸回戀。惟人生賴奮鬥而存,兄嫂此來,弟處他人簷下,實無可為助。倘在蘇北,或可引兄嫂入生產之途,今則隻能以弟應得之公家補助金五萬元,送兄嫂作歸途費用,敢希收納。目前局勢,正在變化萬端,兄嫂宜即返揚,俾免六伯父懸念。弟正值萬忙之中,無法再謀一麵。設大局能轉危為安,或有機緣再見,屆時亦當勸兄嫂作生產計也。
——周恩來1946年6月11日至堂兄周恩夔、堂嫂陸淑珍的信
為把生活艱難看成一個較普遍的現象,而不是我家獨有或特有的現象,我們就用革命的方法來解決這類的問題。
我們社會上有一種很陳腐的甚至很壞的舊觀念就是鄙視勞動,認為不勞動而能生活,生活得比勞動者還好才算享福。革命了,必須糾正過來,我們應該以勞動生活為光榮,不勞動除了疾病老弱不勝者外,就不得食。現在還做不到,逐漸是要這
樣做的。從革命隊伍裏麵來工作的一般還是供給製,做行政工作也是一樣,做行政工作並不是做官。這些革命的觀點要有較長期的熏陶才能培養出來。
——董必武1949年7月17日致侄兒董良塤的信
革命的勝利隻是把阻礙社會向前發展的東西掃除了,社會上想合理生存和發展的人都獲得一條寬廣的道路。這條道路上也許還是曲曲折折的,還有不少的荊棘,但路基總算開辟出來了。
我在政府工作地位很高,但我們都是供給製,除個人穿吃住宅不成問題外,不能額外開支。說明這點,使你們知道我們共產黨人所領導的革命,和過去的改朝換代不同。
——董必武1949年9月13日致侄兒董良塤的信
希望你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湖南省委派你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
——毛澤東1949年10月9日致楊開慧哥哥楊開智的信
你爸爸廿餘年來,是在為人民服務,已成終身職業,而不會如你所想的,是在做官,更沒有財可發。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國家規定之待遇外,一無私有,。。陳卓(羅榮桓女兒羅玉英的丈夫——編者注)等來此,也隻能幫助其送入學校,不能對我有其他任何依靠。
——羅榮桓1949年12月7日致女兒羅玉英的信
刻下你們很窮,北方是荒年,餓死人,你們籌路費不易,到這裏,我又要替你們搞住的吃的,也是件麻煩事。如你們還沒有起身,可以等一下,等到今年秋收後,
估計那時候光景會好一些。到那時來看我,是一樣的。聽便車是沒有的,因為任何人坐車,都要買票。
你們會說我這個官是“焦官”(指不掙錢的官——編者注)。是的,“官”而不“焦”,天下大亂,“官”而“焦”了,轉“亂”為安。有詩一首:
你們說我做大官,
我官好比周老官(指家鄉的一位勤勞雇農——編者注),
起得早來眠得晚,
能多做事即心安。
——謝覺哉1950年1月21日致兒子謝子穀、謝廉伯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