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宏觀大勢(1)(1 / 3)

透過“克強指數”看中國經濟

2013年以來,由巴克萊資本公司創造的新詞“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正在成為經濟學界討論的熱詞。它被用來代指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首的新一屆政府為中國製定的經濟增長計劃,其核心內容包括: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結構性改革,以短痛換取長期的益處。

而早在2010年,英國著名政經雜誌《經濟學人》曾推出一個用於評估中國GDP增長量的指標——“克強指數”,同樣以李克強的名字命名。該指數是三種經濟指標:工業用電量新增、鐵路貨運量新增和銀行中長期貸款新增的結合,自推出後,得到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眾多國際機構認可。

“克強指數”的由來及計算公式

2007年,時任遼寧省委書記的李克強告訴來訪的美國駐華大使,他更喜歡通過三個指標來追蹤遼寧的經濟動向:全省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以擠掉統計數字的水分。2010年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編輯受李克強談話啟發,將李克強所言的三項指標予以綜合,帶入一個程式,創造出了一個嶄新的“克強指數”。“克強指數”是三種經濟指標:工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新增和銀行貸款發放量的結合。該雜誌認為,克強指數比官方GDP數字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況。

在花旗銀行編製的“克強指數”中,鐵路貨運占25%,銀行貸款占35%,用電量占40%。通過簡單的回歸分析,把GDP增長速度和這三個指標增長速度間建立一個模型,來對比擬合程度。在這三個指標裏,用電量是影響經濟走勢的最重要指標,之後是銀行貸款和鐵路貨運。

“數字出官,官出數字”飽受詬病,“克強指數”顯示出一名高層決策者的清醒、實在,也展現出他的專業功底和專業精神。李克強的專業精神,既來自係統的學術訓練,也來自從工業、農業兩個大省再到中央的實踐磨煉。

“克強指數”更能精確地反映經濟現狀——現代工業生產與能源消耗密切相關,故而“耗電量”的多少,可以準確反映中國工業生產的活躍度以及工廠的開工率;鐵路作為承擔中國貨運的最大載體,故而“鐵路貨運量”的多少,既能反映經濟運行現狀,又可反映經濟運行效率;而對於間接融資占社會融資總量高達84%的中國而言(銀行貸款又占到中國間接融資的絕對大頭),故而“貸款發放量”的多少,既可反映市場對當前經濟的信心,又可判斷未來經濟的風險度。

“克強指數”反映經濟現狀的精確,不僅體現在上述三個指標更切合中國經濟特征,還體現在具體數據的易於核實上。與GDP的統計相比,由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涉及電網、鐵路、銀行的具體業績核算,與地方政府的GDP崇拜關係不大,也近乎沒有作假摻水的空間和動機,故而所取得的具體數據更為真實,同時也更真實反映經濟的走勢。

除此之外,通過耗電量權重占比高達40%的“克強指數”,還可以減少對宏觀經濟的誤判。中國經濟的“數字增長”,很大程度上由行政主導式的投資刺激所導致,但是,行政主導投資在牽涉“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兩個指標較多的同時,卻與權重占比最大的“耗電量”牽涉不大,故而“克強指數”對經濟狀況的反映亦更為客觀。

“克強指數”傳達出一個很積極的信號,中國的決策者不再依賴某個單一表麵數據,他們在研究經濟的內在動力、組織結構,通過這些更細微、更專業的觀察,能夠更好地把握未來經濟的走向。

2012:“克強指數”透視的中國經濟現實狀況

我們就“克強指數”中關鍵的三個指標與內地各省(區)市的狀況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反映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況。

“克強指數”透視之一:新疆發用電量增幅穩居全國第一,GDP排名前移10位

在“克強指數”中,工業耗電量指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地區工業生產的活躍度以及工廠的開工率,即使在某些時候,經濟增速與用電量並不同步。例如,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12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僅5.5%,增幅創2008年經濟危機後4年來新低。分產業看,用電占比超過70%的第二產業用電大幅回落,其中重工業同比增速從2011年的12.4%回落到3.8%,輕工業同比增速從9.3%回落到4.3%。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2012年10月份以來用電量情況開始持續好轉,傳遞出經濟複蘇和回暖的信號。從分省區的用電情況與經濟增長對比來看,2012年新疆用電量增幅穩居全國第一。其中1-11月新疆工業用電增長34.7%,重工業用電量增長了37.2%。與之對應的GDP增長12.95%,高於全國4.2個百分點。排名前移12位,居全國第11位,西部排名前移5位,居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