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能源專家胡文瑞在《中國石油石化》雜誌2010年1期發表題為《頁岩油:睡獅即將蘇醒》的文章中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油頁岩資源儲量非常豐富。2004-2006年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估結果顯示,全國油頁岩資源為7199.4億噸,可采資源2432.4億噸;頁岩油資源476.4億噸,可采頁岩油159.7億噸;頁岩油可回收資源119.3億噸。油頁岩遍布中國20個省和自治區的47個盆地和80個含礦區,主要分布在鬆遼、鄂爾多斯、準爾、柴達木、倫坡拉、羌塘、茂名、大楊樹、撫順九個盆地。
與常規石油資源相比,頁岩油可回收資源量相當於全國石油可采資源量的56.5%,未來開采利用具有廣闊前景。中國油頁岩資源品質較好,礦產層狀平緩,儲量分布集中,沉積環境穩定,使得頁岩油具有作為替代能源的巨大潛力。以吉林省為例,目前該省已探明油頁岩儲量為174億噸,含油率超過7%,即使以含油率5%計算,也可開采8.7億噸頁岩油。中國每年在開采煤炭過程中產生近千萬噸油頁岩,僅撫順西露天礦油頁岩每年排氣量就達800萬噸。2008年國內開采頁岩油約40萬噸,其中撫順礦業集團油頁岩煉油廠是目前中國正在運行的最大的油頁岩提煉廠,年產量達到35萬噸。可見沉睡的油頁岩一旦蘇醒,噴發的能量是難以想象的。俄羅斯媒體認為,頁岩氣開采將使中國能源供應版圖發生巨變。俄羅斯《獨立報》援引一些專家的看法認為,中國的頁岩氣開發還處於“年輕”階段。
中國是一個“富煤缺油少氣”的國家,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的能源需求仍存在結構性短缺。
石油和天然氣供應的短缺是中國能源問題的結構性矛盾。
可以說,能源瓶頸是中國崛起的“阿喀琉斯之踵”。正如美國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Kenneth Lieberthal 和Mikkal Herberg指出的那樣,“能源安全不再是低政治性的國內經濟政策問題,已經成為關係中國國家安全的高政治性問題”。美國頁岩氣的開采成功給中國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間。
加快頁岩氣開發對保障中國能源供應、緩解天然氣供應壓力、調整能源結構、推進節能減排及促進經濟增長具有戰略意義。對中國這樣的能源消費大國而言,頁岩氣是一個充滿誘惑的寶庫。
2012年,中國天然氣產量1077億立方米,消費量約1500億立方米,進口量(含液化天然氣)425億立方米。同時消費量增速遠快於產量的增速,這意味著中國天然氣的對外依賴度會與年俱增。據中石油預測,到2020年可能達到3500億立方米的年消費量。同時,天然氣未來的主要消費方向是民用,相比削減原油消費,削減天然氣消費更為困難。
目前中國麵對日益高漲的能源需求、中東地區較為動蕩的局勢,以及不斷走高的國際原油和天然氣價格,國家保障持續穩定能源供應的壓力越來越大,能源安全受到極大挑戰。同時,麵對溫室氣體減排的壓力,能源消費還受到碳排放的約束(根據規劃,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降低40%-45%)。因此,實現低碳轉型,保障能源安全,是必然選擇。頁岩氣開發有利於緩解國內石油消費需求的壓力。頁岩氣作為清潔能源也順應了中國未來能源結構調整的方向。
2009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達810億立方米,其中國內產量為760億立方米,占94%。預計到2020年,中國天然氣缺口將突破1350億立方米。因此,積極、有計劃地開發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將是中國滿足天然氣需求的重要途徑和保障。
2010年3月,彭博新聞網站發表題為《中國或效美國大舉開發頁岩氣》的文章認為,為滿足對天然氣日益增長的需求,減少進口並效仿美國增加頁岩氣產量,中國利用頁岩開采的天然氣在20年內可能達到天然氣產量的1/4。文章援引英國莫滕·弗裏施谘詢公司高級合夥人莫滕·弗裏施的話說,如果中國能像美國一樣充分利用頁岩氣資源,那麼它的能源供應將發生巨大變化。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估計,中國的頁岩氣資源可能多達45萬億立方米,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的《世界能源統計評論》數據,這比2009年俄羅斯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還多。俄羅斯《獨立報》2010年4月13日刊登奧列格·尼基福羅夫題為《政策決定是否能盈利》的文章認為,頁岩氣革命過去幾年發生在美國,使能源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場革命也有可能在中國發生。如果中國也像美國那樣開采頁岩氣,那麼中國的能源供應版圖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