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9章 老大是怎樣煉成的(3 / 3)

當時,由周慎等人率領的軍隊被徹底擊潰,隻有董卓軍隊設計得脫。沉著老練的董卓在如此情況下,仍不驚慌,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築一高堤壩,截斷上遊的流水。羌人對此感到莫名其妙。這時,羌騎偵察回來傳出消息說,東漢軍隊整天在壩中捕捉魚蝦。西羌將領以為董卓軍糧已盡,隻得靠捕捉魚蝦充饑,於是,便放鬆了警惕,隻圍不攻,想困死董卓的軍隊。可是,很久都不見動靜,等羌騎探明情況時,董卓軍隊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知去向。原來,董卓築壩的真正目的是迷惑敵人,以此做掩護,然後伺機悄悄撤退。胡兵、羌騎聽聞董卓軍隊逃遁,前往追擊,但河水太深,無法渡河。

因抗擊邊章、韓遂有功,表現突出,董卓不久便被封為台鄉侯,食邑千戶。漢靈帝中平三年(186年),羌胡內部發生兵變,韓遂格殺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集結三人的部隊共十餘萬人圍攻陝西,太守李相如叛離朝廷,歸附韓遂。不久,韓遂又聯合周邊的馬騰、王國等人,合兵進攻三輔,聲勢浩大,勢不可擋。中平五年(188年),韓遂、馬騰已攻到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危及長安和洛陽。靈帝急忙拜董卓為前將軍,與左將軍皇甫嵩共同解陳倉之圍,大敗韓遂、馬騰。董卓因此又得到朝廷封賞。不斷升遷的董卓勢力急速膨脹。老董的勢頭很猛啊!

東漢朝廷為了遏製董卓權勢繼續滋長和蔓延,於中平六年(189年)征董卓為不掌實權的少府。董卓一聽,立即明白了朝廷用意,便婉言拒絕,不肯就任。嘁!想削我的權柄?把我架空?門兒都沒有啊!

這時候,靈帝病重,急忙召見董卓,打算拜他為並州牧,所屬部隊隸屬皇甫嵩。野心勃勃的董卓自然對朝廷如此安排和任命不滿,便回奏靈帝說:“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陲。”拒絕交出兵權,隨即率領自己所屬部隊進駐河東,以觀時變。老董開始行動了。他明白,這是緊要關頭啊,向東還是向西,是成還是敗,就在此一舉了!

董卓自領兵征討羌胡、鎮壓黃巾軍以來,因戰功顯赫,受到朝廷多次重用,不斷升遷,尤其是擊敗韓遂等人的進攻後,他的勢力日趨壯大,形成了一支以涼州人為主體、兼雜胡人和漢人的混合軍隊。朝廷雖然對董卓加以抑製,但羽翼日趨豐滿的董卓自恃戰功與威望,變得越來越野心勃勃,目中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