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能力訓練6(1 / 3)

第二章口頭表達能力訓練 第一節“口頭表達”基礎能力訓練

要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就必須製訂相應的訓練計劃。口頭表達基礎能力訓練與其他能力的訓練有較大的差異。口頭表達基礎能力主要是指口語表達基礎能力,也就是語音和發聲能力訓練。上述問題構成了口頭表達訓練的基礎問題,也構成了本節要探討的問題。

一、口才訓練計劃的製訂

進行任何訓練都應該製訂計劃對訓練進行總體安排,隻有這樣訓練才會有針對性。因為,一個好的訓練計劃是保證訓練高質量、高標準完成的基礎,所以,訓練開始前必須製訂好訓練計劃。在製訂訓練計劃時應遵循如下原則:

首先,製訂訓練計劃要“彈性”與“剛性”相結合。口才訓練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在總體計劃地製訂上,製訂長期計劃應該有“彈性”,而製定具體的賽前專項訓練計劃“剛性”很強;在計劃的細節設計上,長期計劃也應該有“剛性”,因為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口才訓練不可能成為生活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相對穩定的“剛性”訓練要求來保障訓練效果、訓練目標,訓練是很難正常進行的。具體的賽前專項訓練計劃的實施過程中,要適當保證訓練計劃“彈性”,因為如果這時的計劃沒有“彈性”,被訓練者就很可能會對繁重的訓練任務感到厭煩,從而產生心理上的焦慮。

其次,製訂訓練計劃要實事求是、有針對性。製訂訓練計劃時,要充分考慮被訓練者的基礎水平和狀況,認真分析被訓練者的知識結構狀況、辯論技巧水平、反應能力、表達能力、思維想象能力、個人品德表現、群體意識等情況確定訓練的起點,從難處著眼,易處著手。在起點和目標之間,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將訓練劃分為若幹個階段,並製訂明確的階段目標,這樣才能保證訓練的針對性。

最後,要利用訓練階段小結反饋信息調整訓練計劃。在大多數情況下,訓練計劃不是被訓練者自己製訂的。因此,訓練過程中,一方麵要促使被訓練者主動、自覺地按計劃要求進行訓練;另一方麵要鼓勵被訓練者認真做好訓練階段小結,找出訓練計劃的不足和可以改進的部分,這樣就可以及時發現問題,盡早彌補不足,適時地對訓練計劃進行調整。與訓練相關的情況是不斷變化的,最初的計劃未必適合變化了的新情況。調整、修訂計劃是常有的事。一般而言,每完成一個階段的計劃,就要在總結的基礎上對下一階段的計劃作出調整或修改,使之更切合實際。

一個完整的訓練計劃對訓練的順利實施是十分重要的。具有一定時間長度、一定難度要求,並有一定規模的訓練本身就是一項係統工程,存在內部、外部各種關係,要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就必須解決好相應的矛盾與問題。在具體的訓練中,要處理好以下三方麵比較重要的關係:

首先,要處理好口才訓練與個人工作、學習的關係。口才訓練雖然十分重要,但畢竟是一項素質訓練。因此,每一個人都要處理好口才訓練與個人工作、學習的關係。也就是說,長期的口才訓練計劃必須以不影響被訓練者個人的工作、學習為前提;而對於迫在眉睫的考核或比賽,短期的口才訓練計劃就要成為一段時間的中心,被訓練者個人的工作、學習要適當為訓練工作讓路(許多高校在準備大型的辯論賽的過程中,都對辯論隊隊員實施停課封閉集訓的辦法)。

其次,要處理好“單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的關係。絕對的“單項訓練”是不存在的,每一項訓練都要求其他項目的配合。在訓練中要努力把“單項訓練”融入“綜合訓練”之中,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訓練效果。

最後,要處理好長期計劃與短期計劃的關係。為了提高口才,製訂長期計劃是必需的,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就要把總目標分解為階段目標,製訂相應的階段訓練計劃和具體某一時間段的具體計劃;而對長期計劃與短期計劃有機結合的計劃有效執行就可以比較順利地保證總的訓練目標的實現。

二、口語表達基礎能力訓練

漢語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語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普通話是漢民族的共同語,是規範化的現代漢語。共同的語言和規範化的語言是不可分割的,普通話的規範指的是現代漢語在語音、詞彙、語法各方麵的規範。學習普通話必須兼顧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麵。不過語法、詞彙的學習和規範可以通過書麵進行,而語音的學習和規範則必須通過口語的訓練才能實現,這一訓練也就構成了口才訓練的基礎。

口語表達基礎能力訓練包括與普通話發音有關的語流音變訓練,以及發音過程中的呼吸方法、共鳴使用等訓練。

語調、語流訓練是語流音變訓練的基礎。語調指的是漢語音節所固有的,可以區別意義的聲音的高低和升降的音調,一般的語調訓練主要區分好四聲的發音。而要保證在相對緊張的環境中語音、語調不出錯,就要結合語流訓練。進行語調、語流訓練的綜合方法是讀繞口令和進行朗誦,朗誦的材料比較寬泛也相對容易獲得,因此,本書在附錄中為讀者列舉了一些繞口令以供讀者聯係使用。

所謂語流音變是指在語言表達過程中,由於受到相鄰音節的相鄰音素的影響,一些音節中的聲母、韻母或聲調發生的語音的變化。人的口頭表達,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把一連串的音組合起來連續說出來,用以表達一定意義和內容的。人們在連續發音時,為了適應發音器官的運動,相鄰的音常常因為相互影響而使得某個音發生一些變化,這就是語流音變產生的原因。

連續講話時就會產生語流音變,而強對抗性口才的表達速度要比正常的口頭表達速度快,語流音變也就更多,因此,掌握好表達中的語流音變就成為訓練的重點任務之一。要掌握語流音變,就要掌握好“輕聲”和“兒化”。

普通話的每個音節都有它的聲調,那些表達過程中失去了原有的聲調而念成較輕、較短的調子,叫作輕聲。輕聲出現的情況有如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語氣詞“吧、嗎、啊、呢”等。如:

“前邊有燈光啦!”

第二種情況,助詞“著、了、的、地、得、們”等。如:

我一輩子隻看見了這麼一回大熱鬧:男女老幼喊著叫著,狂跑著,擁擠著,爭吵著,砸門的砸門,喊叫的喊叫,咋呼!門板倒下去,一窩蜂似的跑進去,亂擠亂抓,壓倒在地的狂號,身體利落的往櫃台上躥,全紅著眼,全拚著命,全奮勇前進,擠成一團,倒成一片,散走全街。背著、抱著、扛著、拽著,像一片戰勝的螞蟻,昂首疾走,去而複歸,呼妻喚子,前呼後應。

第三種情況,名詞的後綴“子、兒、頭”等。如:

“小夥子”、“老頭兒”等。

第四種情況,重疊式名詞、動詞的後一個音節,雙音節形容詞重疊,第一音節重疊部分輕讀。如:

晃晃蕩蕩穩穩當當客客氣氣空空蕩蕩

第五種情況,表示趨向的動詞,方位詞或詞素。如:

一個剛由巴黎回來的瑞典記者掏出他的食物券給我看。指頭一鬆,便被風手抓去了。我也撲上去幫他追。那藍色紙條調皮地先飛向艙板,再跳到船尾的高射機關槍架上,待我們快趕到時,卻飛到海裏去了。

“兒化”是指一些詞的後綴“兒”字不自成音節,而同前麵的音節合在一起,使前一音節的韻母成為卷舌韻母。在表達過程中,兒化的使用可以表示喜愛、親切的情感,也表示少或小的意思,同時,兒化還可以區分詞性和詞義。繞口令中使用“兒化”較多,因此,讀繞口令是一種較為有效的練習“兒化”的手段。例如:

進了門兒,倒杯水兒,喝了兩口兒運運氣兒,順手兒拿起小唱本兒,唱一曲兒,又一曲兒,練完了嗓子我練嘴皮兒,繞口令兒,練字音兒,還有單弦兒牌子曲兒,小快板兒,大鼓詞兒,越說越唱我越帶勁兒。

呼吸方法的選擇對語音的訓練十分重要。胸腹聯合式呼吸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呼吸方法。胸腹聯合式呼吸可分為吸氣和呼氣兩個階段。具體的吸氣和呼氣要領分別如下。

吸氣要領:吸氣要吸到肺底,兩肋打開,腹壁“站定”。這是一種深吸氣,而在生活中隻有呼氣結束以後才能有吸氣的需求。在體會吸氣要領時,應先將體內餘氣用歎氣法全部呼出,再自然吸氣,此時才容易體會到將氣吸到肺底,兩肋打開的感覺,否則易成為胸式呼吸。在自然吸氣的過程中,腹肌的配合是不明顯的(尤其是女性)。在胸腹聯合式呼吸訓練中,吸氣時我們要求除膈肌、肋間外肌等吸氣肌肉群緊張工作外,腹肌、肋間內肌等呼氣肌要從自然吸氣時的鬆弛、休息狀態,進入“準備工作”的預備狀態。“腹壁站定”狀態是指隨吸氣運動,上腹隨兩肋打開,稍有凸起。腹壁站定即是上腹壁保持住的感覺。在吸氣時,由於膈肌下降,腹腔壓力增大。腹肌有意識地向中醫經絡的“氣海”至“關元”穴集中,使腹肌與膈肌進入弱抗衡狀態。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吸氣時腹肌的收縮不可過於主動,收縮的緊張度不可過強,過強的腹肌收縮會阻礙膈肌下降而影響胸腔上下徑的擴大,進而影響吸氣量的增加。當吸氣進行到比自然狀態呼吸稍多又不至於失去控製能力時(初練者吸氣至五、六成滿即可,不必貪多),即可轉入呼氣階段。在訓練時,吸氣及呼氣之間的屏氣時間要盡量短而流暢,忌人為地扼喉,若吸氣過滿,超出了呼吸肌的抗衡控製能力,聲門會自動地屏氣、扼喉,這不利於控製呼出氣流從而影響正常發聲。

呼氣的要領可分三步。第一步要掌握呼氣的穩勁狀態,其中應以快吸慢呼為訓練重點;第二步是鍛煉呼氣的持久力,一般要求一口氣的呼氣發聲可持續30秒~40秒;第三步訓練呼氣與發聲“掛鉤”。掌握發聲時呼氣的調節方法。

換氣一般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兩句話之間有較大的停頓時間,可以從容地正常換氣,以滿足下一句話發聲表達的需要以及生理氣體交換的需要。這時應注意在前句話的句尾往往應將末一個音節發音時的氣息狀態稍作保持,而將進氣的時機放在下一句的句首進行,吸進氣以後馬上接續發聲,而不要憋一會兒再發聲。憋住氣不發聲,不但由於生理需求而致使發聲持續時間縮短,氣不夠用,嚴重時甚至會破壞正常的呼吸發聲的生理、心理機製而形成發聲障礙。另一種情況是由於思維和表達的需要,為維持較長時間的發聲需要而超出了生理能力,需要補充氣息又沒有補充氣息的時間。這時的換氣的技巧我們通常叫“補氣”或“偷氣”。補氣或偷氣最基本的要求是不破壞語句的連貫,在受眾不覺察的情況下少量、無聲地補充氣息,是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而把生理需求放在第二位考慮的一種補充氣息的手段。當然補氣和偷氣也要選準位置,找好氣口。補氣和偷氣的基本動作是:保持住發聲結束時的氣息控製狀態不變,兩肋向外一張,即完成補氣、偷氣的過程,接續後麵的發聲。補氣和偷氣進氣量很小,吸入程度感覺很淺,大約隻是一口氣,隻吸到上胸部,甚至隻吸到嗓子眼。換氣的這種情況很複雜,補充氣息的技巧也有很多種區別,如還有搶氣、就氣等,都需要和稿件表達的內容及情感變化的需要相結合來選擇適當的補充氣息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