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能力訓練14(2 / 3)

雙行標題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引、主題式,引題(也稱眉題)居於主題之上,起交代背景、烘托氣氛或點明意義等作用;另一種是主、副題式,副題(也稱子題)居於主題之下,起補充說明、擴大效果等作用。

多行標題由引題、主題和副題三部分組成,常用於重要新聞的報道。

(2)正文。消息的正文結構,包括導語和主體兩部分。通訊一般沒有導語,隻有正文。

導語在一般消息的開頭,它是對新聞事實的核心或最重要的問題進行的概括。導語裏應該有實質性的內容,要善於突出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或材料,並力求生動、有趣。導語應該簡潔明了,要盡量寫得短一些。導語可以單獨成為一個段落,也可以不獨立成段。導語可以分為直接性導語和間接性導語。直接性導語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多用於事件性動態消息,時效要求比較高,但其缺點在於有時候容易造成標題與導語在文字表述上的雷同。間接性導語不十分強調時效性,常以特寫的形式或描寫性手法來設置一種現象或創造某種氣氛,產生很強的可讀性。由於它具有延緩讀者興趣的功效,故又稱延緩性導語。

新聞正文主體材料的組合順序完全取決於材料重要性的大小,重要的居前,次要的居後。主體部分還要介紹背景材料。背景材料的運用,有助於讀者對新聞事件或人物有一個深廣的認識。背景材料大致有三類:注釋性材料,即對新聞事實的本質特性如人物的出身與經曆、事物的性能與特色等,以及專用術語等,加以必要的注釋;說明性材料,即對新聞事實變動的政治、經濟、曆史、地理等各方麵的條件進行介紹,以顯示變動的原因,交代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對比性材料,即通過事物的前後、左右、正反等的對照,來突出所報道事實的特性、意義等。

4消息和通訊的寫作要求

第一,選擇有價值的人物或事件。新聞的作者要有清醒的政治頭腦、敏銳的洞察力和科學的預見性,要能夠從紛繁的現象中抓住典型事例,看出它在全局中的地位和價值,揭示出它所蘊藏著的深刻含義。

第二,寫作時要以敘述為主,用事實說話。消息和通訊多用敘述性的語言,敘述應該真實、簡練、清楚。通過敘述,應該把事實講出來,把事實中有關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原因告訴讀者,用敘述事實來發表意見。

二、新聞寫作例文

“五四新聞獎”是宣傳青年和共青團工作優秀新聞作品的年度最高獎,是中宣部批準的常設國家級新聞獎。下麵所選的例文是在2003年1月2日揭曉的第八屆五四新聞獎評選中獲得一等獎的消息和通訊作品。

1消息

一時的領先並不表明永遠成功,新生應在同一起跑線上

北大取消“狀元牆”

本報記者韓少華今年,北京大學並沒像去年那樣大模大樣地把高考狀元、奧賽冠軍和小明星的大尺寸照片放在北大三角地炫耀,而是在簡單地通報了今年的錄取情況後,用數十塊展板介紹了學校的曆史和校園的基本情況以及近年來的科研、學術新成果。北大的“狀元牆”不見了。

這樣的做法,一方麵使剛入學的新生能夠通過介紹大致了解學校,為今後四年的學習做好準備;另一方麵,同學之間也避免了因為入學分數的差距而造成的不平等。

事實上,高考的成績在宏觀上雖然確實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學習水平,但是在微觀上,仍然有很大的偶然性。能夠在高考的獨木橋上走進大學,就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其中有人能夠力拔頭籌成為高考狀元,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在考場上發揮得特別好而已。所有的同學,其實都是很優秀的,如果非要把少數幾個狀元突出出來不可,不僅會在學生之間造成隔閡,也對學生的學習會有不好的影響。

教育專家認為:學習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就像是在跑一場馬拉鬆,一時的領先或是落後並不表明成功或是失敗。高考狀元如果躺在了成績簿上麵吃老本,不思進取,很快就會落後;而其他學生隻要能夠迅速地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就會獲得優秀的成績。

(《北京青年報》2001910)

2通訊

這片新綠如此迷人

——保護母親河行動走筆

本報記者胡果黃河長江萬裏波,流淌著五千年光榮與夢想;一部中華文明史,蘸著這江河水寫就。萬古江河奔流至今,有些氣喘籲籲、步履蹣跚。斷流、洪患、汙染,頻頻而至,令人心憂:新世紀裏,我們的母親河,還能支撐起民族複興的偉大夢想嗎?

保護母親河!是我們的過去,更是民族的將來!!

世紀之交,一個響亮的誓言,被同樣代表著民族未來的青少年率先喊出。大河上下,一片茸茸的新綠,在童山荒嶺間悄然鋪開……

新世紀的綠色希望工程

1997年黃河下遊持續200多天斷流,1998年長江、鬆花江、嫩江流域特大洪澇災害。中國,開始格外關注一個詞:生態保護。

1999年春,一項名為“保護母親河行動”的大型社會公益活動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