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能力訓練45(2 / 3)

1995年,我從東北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來到了遼寧商業高等專科學校任教。工作是平淡而緊張的。日子過得很快。

然而有一天的一件事卻又一次撥動了我的心弦:那是一個北風凜冽的初冬的早晨。我們早早來到學校,準備參加我係退休老教師——鄧國士老師的追悼會。大客車駛出市中心醫院,緩緩地行駛在初冬的風裏……

我猛地發現,車行駛的方向發生了變化,那不是殯儀館的方向,而是我們學校的方向。正當我一臉疑惑的時候,我身邊的一名鄧老師的生前好友說起了這樣一件事:

鄧老師病危期間,學校的校長和黨委書記去醫院探望他。他拉著黨委書記的手說:“我是一名土家族‘娃子’,是共產黨給了我讀書上大學的機會,幾十年的教學工作,我愛上了東北這邊土地,最忘不了的是我們的學校。如果我……,能不能讓車再回一趟學校,讓我再回到那校園看看,再回一次我們共同的遼寧商專科……走……走……”

這段演講,是筆者在畢業後一次為學生演講比賽做評委時的即興演講。當時的情況是,比賽過程中,選手發揮得較為一般,而當天晚上又有一場重要的足球比賽直播;演講結束後,記錄台填寫獲獎證書的速度比較慢,主辦者擔心學生這個時候中途退場,要求我做一個基本無準備的即興演講。當時,一名外請的評委給我出了一道題為“新世紀門檻前的回憶”的命題演講。

為了吸引觀眾,我在演講的尾聲之前,講了一個發生在學校裏的真實的例子,講了一名熱愛學校的老教師臨終前的故事。

這段演講的開始部分,我用的是正常語速,而在敘述故事開始時就適當放慢了速度;而在講鄧國士老師的臨終遺言時則更加緩慢。一位老教師的遺願,真摯動情、含義深遠,在學生中引起共鳴,會場“鴉雀無聲”,也為賽會贏得了時間。

四、應用語調變化

語調的基本單位是句調,表示一個句子的高低升降變化。語調一般可分為高升調、平直調、抑降調、曲折調四類。

高升調:語調由低逐步升高,語勢呈上升趨勢。常用於呼喚、號召、驚疑等情感較為激昂的句子。如:

讓我們高舉起振興中華民族的希望火炬,去奮鬥,去開拓,去創造我們美好的未來!

在我們中國的信念中,“國”與“家”是密不可分的。愛國猶如愛家,愛國勝於愛家。“以天下為己任”的這種傳統感情,傳統信念,已經融化在中華子孫的血液裏了。正如《我的中國心》這首歌中所唱到的“流在心裏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中華兒女對祖國的赤子之心,愛國之情,報國之誌,是任何力量也動搖不了的。

這段話演講者的感情是強烈的。整段演講詞的語氣、語調一路攀升,到最後“赤子之心,愛國之情,報國之誌,是任何力量也動搖不了”的,字字鏗鏘有力,形成最強音,使聽眾的感情也受到強烈的震撼而與演講者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