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撒拉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5)(1 / 3)

40年前,韓占祥就是西北地區著名的歌手。他不僅會唱傳統“花兒”,而且更擅長現編現唱,是一位天才的“脫口秀”。1964年,剛從西北民族學院教育係畢業3年的韓占祥,憑著自己創作的一首撒拉“花兒”《新循化》,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調演,隻憑著一把二胡、一支笛子,韓占祥的歌聲就把全場的氣氛烘托得沸騰起來,評委和專家們也忍不住站起來鼓掌。青海省委一位領導到西寧車站迎接時,第一句話就問:“哪個是撒拉族唱花兒的?”然後握著韓的手說:“你一首《新循化》唱遍了全中國,唱紅了北京城,你是青海人民的驕傲,撒拉人民的光榮。”那年韓占祥才23歲,但已經是縣文化館的負責人。省領導的鼓勵激發起他無窮的創作熱情,一年之後,他整理創編了表現撒拉族東遷曆史的舞劇《駱駝泉的故事》。1979年,“全國少數民族民間歌手、詩人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韓占祥作為撒拉族代表參會。在與會的13個民間“花兒”歌手中,隻有他一人有幸進中南海為國家領導人演出,他即興演唱的4首“花兒”,其中一首:“鳥兒出籠馬脫韁,金鳳凰展開了翅膀,人民給了我銀鈴嗓,放聲唱,要響個百花兒齊放……”鄧小平站起身來給他鼓掌,合影時,小平同誌就讓韓占祥站在自己身後。他創作的4個撒拉族節目代表青海省參加全國烏蘭牧騎文藝調演,獲得1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

二十、董淑琴

董淑琴(1951年~),女,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城鎮人。現為青海省民族歌舞劇院二級舞蹈編導,中國舞協會員,青海省舞蹈家協副主席,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學會會員,中國文聯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第八、九屆常委。曾在北京舞蹈學院進修,獲得專業證書。

從藝以來,主演過獨舞《養豬姑娘》,雙人舞《老兩口送飯》,三人舞《你追我趕》《阿麗瑪》《應征途中》《迎親》及多個群舞的領舞,《白毛女》《智美更登》曾獲1979年青海省文藝調演表演三等獎。曾隨青海省歌舞團出訪突尼斯、馬耳他、塞浦路斯、土耳其等國。創作的主要舞蹈作品有:撒拉族舞蹈《心泉》《天池夢》《阿娜索莫》《快樂的豔姑》《奧突斯魂》,小型舞劇《茹花姑》,藏族舞蹈《黃河源頭》《唱支山歌給黨聽》《祝願》;女子獨舞《五更》《花漫河湟》;舞蹈《追趕明天的太陽》《青海人》等。其中《心泉》獲青海省第二屆文藝創作評獎優秀作品獎及全省調演二等獎;她是係列歌舞《七彩江河源》編導之一,該節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提名獎,青海省“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青海省三屆文藝創作評獎優秀作品獎;創編輔導的藏族舞蹈《祝願》獲全國大學生文藝調演創作一等獎、輔導一等獎。

獨舞《五更》參加青海省電視台電視藝術片《在那遙遠的地方》演出錄製,該片參加了國家計委、宣傳部、國家經貿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北京市委聯合舉辦的《光輝的曆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成就展》並獲優秀組織獎、最佳設計製作獎。個人傳記被收入《中國文藝家傳集·舞蹈篇》。

二十一、馬文娥

馬文娥(1970年~),撒拉族著名女歌唱家,北京東方歌舞團演員。1987年獲青海省首屆“花兒杯”電視公開賽專業組金獎。同年,又獲全國“長江杯”歌會銀獎。多次隨團出國訪問演出。

二十二、張進鋒

張進鋒(1952年~)。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撒拉族文化工作者、撒拉族語言文字專家、小提琴手。

1990年,當張進鋒看到大部分本族青年已經不會說撒拉語、撒拉語詞彙丟失越來越嚴重、外來詞彙越來越多時,他決定開始從事這項保護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工作。他說:“撒拉族丟掉了自己的文字,如果再丟失了自己的民族語言,那麼,撒拉族的傳統文化也會加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