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語典故事篇(18)(2 / 3)

雲變成雪,容易容易;

雪變成雲,難得難得。

黃庭堅接著蘸墨急書:

墨在硯中,糊糊塗塗;

字在紙上,明明白白。

墨變成字,容易容易;

字變成墨,難得難得。

佛印見二人吟過,不慌不忙,一麵進酒食,一麵吟道:

我在缸裏,糊糊塗塗;

上得船來,明明白白。

我吃你的,容易容易;

你吃我的,難得難得。

佛印自稱吃別人的“容易容易”,吃他的則“難得難得”。通過重疊的形式,反映出了佛印的質樸、坦誠,詼諧成趣!

為古人擔憂

有個人名叫沈屯子,一次,他上街聽唱大鼓書,講的是楊文廣被困柳城(《楊家將》中的故事)。正當他為楊文廣的處境愁眉苦臉,歎息不止時,他朋友拉他回家。從此以後,他日夜為楊文廣擔憂,不知道怎樣幫他解圍才好。

家裏人見此狀況,便勸他到外麵走一走,以解除心中憂慮。沈屯子在外麵,忽見一人挑著竹子上街,心裏便叨念著:“這竹梢非常尖利,路上行人一定有被刺傷的。”

從外麵回來,他的憂心更重了。家裏人給他請了一個巫醫,巫醫對他說:“經過查詢陰間的生死簿,他來世要輪回作女人,所嫁丈夫是個麻子,十分醜陋。”沈屯子聽說,心病更為劇烈。

親友們都來看望,勸慰說:“你要把心放寬些,病自然會好。”

沈屯子說:“如果要我寬心,必須楊文廣解圍,挑竹子的人回家,麻子丈夫寫下退婚書交給我。”

不宦的偽君子

有個齊國人去見田駢,對田駢說:“我聽說先生品格清高,宣稱不願做官,而願替人服役。”

田駢答道:“您從哪裏聽說的?”

那人回答說:“我是從我鄰居女兒的事推斷出來的。”

田駢不解,問道:“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那人解釋說:“我鄰居的女兒宣稱不出嫁,但剛滿三十歲,就生了七個孩子,不出嫁是不出嫁,但比出嫁過分得多啊!如今先生宣稱不願做官,卻有俸祿千鍾,仆役百人。沒做官是確實的,但財富比不做官超過了許多啊!”

田駢自命清高,聲稱不做官,卻暗中獵取名利,遠勝於當官者。齊人采用引喻的手法,對其虛偽的行為進行了諷刺。

炳燭之明

晉平公詢問著名樂師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了,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吧?”

師曠說:“您為什麼不點燃蠟燭來照明呢?”

晉平公說:“哪裏有做臣子的戲弄他的君主呢?”

師曠說:“盲臣怎敢戲弄他的君主呢?臣聽說過這樣的話:少年愛好學習,像早晨溫和的陽光;壯年愛好學習,有如中午當空的驕陽;老年愛好學習,好似晚上點著蠟燭照明。點著蠟燭照明,跟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相比,哪一種強?”

晉平公讚歎道:“你說得真好!”

為求對偶“殺”兄弟

李廷彥作了一首《百韻詩》獻給他的上司,詩中有“舍弟江南歿,家兄塞北亡”的句子。上司看了,頗為傷感同情,說:“想不到你家的災禍竟到了如此地步!”

李說:“其實,我哥哥並沒死,弟弟也沒亡,隻是作詩時為求得對偶貼切才這樣寫。”

有個客人覺得好笑,便戲謔他說:“你為什麼不寫‘愛妾眠僧舍,嬌妻宿道房’(意即愛妾與和尚睡覺,嬌妻與道士通奸)呢?這樣寫還可以保全兄弟兩條性命啊!”

馬拍拍馬

蘇北海陵城西郊有一劣紳,姓皮名馬拍,慣於獻媚取寵,人多厭惡。

有一天,縣官來鄉間巡視,皮馬拍覺得機會難得,趕忙迎上前去,納頭便拜,還連聲說:“向老爺請安,向老爺請安!”

縣官暗自好笑,冷冷地說:“起來吧,你姓什麼?”

馬拍低垂著頭,高聲回答道:“請老爺明斷!”

縣官斜眼相視,斥責道:“廢話!誰知你姓張還是姓王?”

馬拍一聽,滿臉堆笑,阿諛奉承說:“大老爺實在高明,小人既姓張又姓王!”

縣官感到奇怪:“什麼?說說其中緣由!”

馬拍這才站起來,解釋說:“小人先父姓張,不幸因病辭世,後來母親改嫁,繼父姓王,因而小人既姓張又姓王。”

縣官頗感興趣,接著又問:“今年多大年歲?”

馬拍彎曲著身子,又是一句“請老爺明斷”。

縣官麵帶笑容:“我怎知你是三十還是四十?”

馬拍聽罷,又是那一套:“大老爺實在高明,小人今年既是三十歲又是四十!”

縣官開心地說:“你且講與我聽聽!”

馬拍依舊躬著腰答道:“小人今年已滿四十歲,前不久,不料賤內亡故,意欲續弦,又恐別人嫌我年歲大,隻得隱瞞十歲,謊稱三十。”

縣官不禁笑了起來,又逗趣地問:“你何時出生?”

馬拍舊調重彈:“請老爺明斷!”

縣官故意打趣他,說:“誰知你的生日是三十還是初一!”

馬拍得意忘形地挺直了腰杆,拉開嗓門說:“大老爺實在高明,小人的生日既是三十又是初一!”

縣官倒感到新鮮,連忙催問道:“快說來聽聽,這是怎麼回事?”

馬拍說:“我娘生我時難產,六月三十日,我頭已伸出來,直到七月初一,全身才離開母體。所以,小人的生日既是三十又是初一。”

說完,縣官和隨從都笑得前俯後仰,馬拍見此,心花怒放,得意洋洋。

結婚祝辭

抗日戰時期,有對新婚夫婦都是漢奸,在他們舉行婚禮的那天,有痛其賣國求榮者,托人送一祝辭,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