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語典故事篇(21)(2 / 3)

媳婦把客人送走後,是這樣來稟告員外的:

來了四雙一單的白頭翁,左手提著玉漿壺,右手拎的扁莖蔥,明天恰逢重陽節,邀爹前去喝幾盅。

媳婦說的“四雙一單”,就是“九”,“重陽節”是“九月九日”,“玉漿”指代“酒”,“扁莖蔥”指“韭菜”,“幾盅”也指的是幾杯酒。幾個發“九”音的字眼兒,全讓這個媳婦巧妙地避開了。

媒婆巧語

一個媒婆為一小夥子說媒。男方問姑娘長得如何,媒婆寫了帖子:“小腳不大周正烏黑頭發沒有麻子”(古人寫字是不加標點的)

男方一看,以為是說女方“小腳不大,周正;烏黑頭發,沒有麻子”。覺得雖無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姿,卻也無可挑剔,便應下這門親事。待迎娶過來,見新娘是個點腳(走路略瘸),禿頭,又長了一臉麻子,真氣得要死!找來媒婆算賬,指責她扯謊行騙。

媒婆卻不慌不忙,說道:“是你甘心願娶的呀!帖子上寫得清清楚楚嘛,是‘小腳不大周正,烏黑頭發沒有,麻子’。這怎可怪我?”

男方聽了,雖然知道是媒婆狡辯,卻因白紙黑字,也無可奈何,隻有自認倒黴了。

乃夫為毒蟲所襲

據傳,古時候有個言必古語且喜歡咬文嚼字的書生。一天晚上,他突然被蠍子蟄了一下,疼痛難忍,便手捂傷口,文謅謅地呼喊妻子:“賢妻,迅燃銀燈,乃夫為毒蟲所襲!”

妻子不懂文言,隻聽他說些什麼,並不明白,還以為丈夫在誦讀古文。書生疼急了,忘了斯文,順口叫道:“老婆子,快點燈,我讓蠍子蟄了!”

馬如飛救場

相傳,現代演唱家馬如飛才思敏捷,善於應變。某日,他在彈唱《珍珠塔》時,一不留神,把“丫環移步出了房”誤唱成“丫環移步出了窗”。聽眾大嘩。

馬如飛發覺念錯了唱詞,接著補上一句:“到陽台上涼衣裳。”於是“起死回生”,聽眾馬上報以掌聲。

唱著唱著,又不慎將“六扇長窗開四扇”誤唱成“六扇長窗開八扇”,這更糟,一般說來是“不可救藥”了。可是馬先生並不驚慌,他靈機一轉,接唱道:“還有兩扇未曾裝。”聽眾大加喝彩,台下一片掌聲。

誤唱的戲詞雖都不合邏輯,荒唐可笑,然而經演唱家兩句補救,又皆順理成章,“化腐朽為神奇”。

成語新解

淞滬戰爭時,十九路軍退至第二道防線,總指揮部移駐蘇州。參謀長黃強某日在蘇州農校演講,講至精警處,忽高聲曰:“現在各處受過兵燹的區域,真是雞犬無驚,夜不閉戶,道不拾遺。”

當時聽眾愕然相顧,黃強接著說:“因為雞犬宰烹殆盡,自然無驚。門戶拆毀,盡充薪料,自然無門可閉。終於行人絕跡,那有遺物可拾?”

雞犬無驚,夜不閉戶,道不拾遺,是令人向往的太平景象,經黃氏解說,原來是一片淒慘的光景。

答令尊

古代,有一父親教導兒子說:“凡人說話要活脫些,不可一句說死。”

兒子問:“如何才叫活脫呢?”

這時,正好鄰居來借幾件東西,父親指著來人說:“比如這家來借東西,不可竟說多有,不可竟說多無,隻說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這話就活脫了。凡事都可類推。”兒子記下了。

一天,有客來到門口,問道:“令尊翁在家麼?”

兒子答道:“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

巧女難皇帝

有個皇帝騎在馬上,腳踩著馬鐙,身子向上一挺,問巧女:“你說我是上馬,還是下馬?”

巧女知道皇帝故意在捉弄人,便不做正麵回答,而是走到門口,一隻腳踩在門外,一隻腳跨在門檻上,反問皇帝:“你說我是進門,還是出門?”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字文舉,10歲那年隨父親到洛陽。見名人李元禮時,他能問答如流,語不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