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語典故事篇(21)(1 / 3)

建國前,北京的一次大學考試,有如下一道數學題:

三角幾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幾何幾何?

此題似以古文作文字遊戲,實則以一詞多解法考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若加上新式標點符號,小學生也能做出來。

即:《三角》《幾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幾何》幾何?答曰:《幾何》五角。加書名號的“三角”、“幾何”是書名,沒加書名號的“三角”是價額,“幾何”是疑問代詞,即多少錢。

白居不易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年輕時赴都城長安,去拜謁大詩人顧況。他自報姓名叫“白居易”,顧況聞聽,開玩笑說:“長安米貴,白居大不易呀!”

當打開白居易的詩卷,讀到他的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即讚歎道:“有詩如此,居亦易矣!”受到顧老先生的誇獎,白居易從此名聲大振。

豪言

戴季陶家曾雇用一位理發匠,月薪三十六元。某日,戴夫人命其往花園中割草,該理發匠說:“我素來擅長頂上工夫,殊不願作此下層工作。”

理發匠利用語詞的歧義,把理發的職業說得冠冕堂皇,又把“花園中割草”說成“下層工作”,暗含著他隻可作“上層工作--其實是理發”。妙就妙在“別解”上,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回絕了東家的不合理分派,使東家不便發作。

孫秀才大鬧天宮

古時候,有薑、黃、秦、孫四位秀才聚飲於酒館,點了七菜一湯。愛占小便宜的孫秀才為顯其才學,提議每人各以自己的姓氏開頭說一人名或物名,並一句俗語成一歇後語,誰說的能與菜對上號,誰便吃這盤菜,說不出的罰掏錢作東。

薑秀才首先說:

我姓薑,是薑太公--渭水釣魚。

說完,用筷子夾起一條全魚大嚼起來。

接上來黃秀才說:

我姓黃,是黃鼠狼--田邊拖雞。

說罷,便把一盆雞湯端到自己身邊。

這時,秦秀才傻了眼,略一思索便道:

我姓秦,是秦始皇--並吞六國。

接著,把剩下的六盤菜全攬了過來。

孫秀才“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見此情景,氣不打一處來,心想:你們這樣狠,我也不能讓你們白占便宜。於是皺了皺眉,說:

我姓孫,是孫悟空--大鬧天宮。

言畢站起身,一把掀翻了桌麵。一場好宴終成殘局。

葡萄架倒了

一縣官極懼內,見吏呈押文案,麵有傷痕,問其故。吏托辭回答說:“昨夜葡萄架下乘涼,風起架倒,麵目被傷。”

縣官也曾被內人戲謔,不信他的話,就說:“你莫要支吾,想必是老婆打傷的。”於是傳呼吏妻到廳,大罵道:“丈夫是妻子的天,天是可以欺負的嗎?罪不應恕,該打八十大板。”

沒想到縣官夫人在廳後偷聽,就拋石打出,推倒公案,罵道:“她女流之輩,豈可責她?”縣官嚇得驚叫吏人道:“你夫婦且回去,我衙裏的葡萄架也倒了。”

家嶽母的女兒

黃炎培性極詼諧,自續鸞膠,閨房以內,韻事流傳。新娶太太年齡頗輕,白發紅顏,相得益彰。

一夕,有冒失鬼衝進來訪黃,乍見黃太太,問曰:“此是第幾位令媛了?”

黃徐徐以答:“不敢,她是家嶽母的獨生女兒。”

聰明的媳婦

從前有個員外,小名阿九,給兒子娶了個聰明、漂亮的媳婦。日子長了,他發現媳婦很有禮貌,任何情況下她都絕對不提“九”這個字音。

員外非常得意,經常在人前誇讚媳婦的孝心和美德。員外的幾位相好不以為然,有意要考察一下這媳婦的才能。私下與員外商定,如員外之言不實,就罰他做東,請大家喝酒。

陰曆九月初八這天,九個老頭拎著酒壺,拿了韭菜,到員外家邀員外於九月九日登高喝酒。員外故意回避,叫兒子媳婦出來應答。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