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稱沛公劉季反秦 守三川李由建功(2 / 3)

縣令帶領兵丁闖入蕭何家中時,卻發現這位主吏意外地消失了。蕭何這些年來對縣吏們頗多恩賞,且為人重義輕利,深得人心,當縣令回府衙調兵之時,早有人偷偷地傳遞了消息出來,蕭何雖想不通為何縣令變卦如此之快,但事出緊急,也來不及細想,隻好找到曹參,兩人在城門未封鎖之前逃出沛縣。縣令撲空之後,更感惱怒,立刻下令關好城門,所有兵丁嚴陣以待,防備劉季攻城。

這邊劉季接到樊噲的通報,大感興奮。每天躲在山中,雖然有丈人呂公的接濟,衣食無憂,但終日裏麵對這些粗獷的漢子,著實讓無色不歡的劉季吃夠了苦頭。如今有機會成為一方諸侯,金錢美女豈不是滾滾而來?想到此處,劉季隻覺得心裏如同火燒一樣,急匆匆的帶著手下數千人趕往沛縣,誰知走到半路,迎麵撞上了蕭何曹參兩人,一盆冷水當頭潑下,但他畢竟還是不死心,繼續走到沛縣城下,見到四門緊閉的沛縣,劉季一腔火焰頓時熄滅了,隻好垂頭喪氣地調頭往回走。蕭何急忙拉住劉季:“大事未定,豈能無功而返?”劉季無精打采地說:“如今沛縣四門緊閉,就憑我這仨瓜倆棗,根本打不下來,既然如此,何如回山中繼續享清福呢。”蕭何緊緊盯著劉季:“你若還有雄心壯誌,我保你此行成功!”說罷輕輕低語一陣,劉季狐疑地看著蕭何,輕輕點了點頭:“那就依你,不過我看你這個方法,不太靠譜。”說著,叫來陳倉,“傳我的命令,讓兄弟們就地歇息,好好吃飯,咱們明兒攻城。”陳倉領命去了。劉季策馬靠近城牆,大聲喊道:“縣令大人,你傳小人我來共舉大計,怎麼反而四門緊閉?莫不是還要掃清街道歡迎我等?我和兄弟們都是在沛縣長大的,你何必如此客氣呢?!”縣令在城牆上喝道:“劉季,你早有死刑在身,如今竟然還敢聚集不法之徒圍攻沛縣,當真是膽大包天!趁早繳械投降,本官還可放你一條生路,否則當心你城中的妻兒過早地去地府報道!”說著,一揮手,幾個衙役將呂雉及劉肥劉盈等人押到城樓上,蕭何一見,心中不禁一緊,暗叫要遭。誰知劉季渾不在乎地笑道:“縣令大人,何必玩這些小孩子把戲!大丈夫何患無妻,你若殺了她們,我再娶再生就是了,弟兄們大老遠的來這一趟,你若真想我們退兵,還得給我們準備些金銀孝敬才行!”說罷,竟然真的不再看妻兒一眼,調轉馬頭離開了。縣令呆呆地站在那裏,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半晌,恨恨地說:“把他的妻兒押回大牢,我就不信,拿這個無賴沒有辦法!”呂雉看著劉季遠去的背影,忽然覺得有些窒息,淚水瞬間湧上了眼眶,但是到底沒有落下來。當衙役押著她走下城牆的時候,她隻覺得,自己的心,在慢慢地下沉……

夜晚,一個身影偷偷爬上了城牆,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地走進了呂府。第二日正午,當劉季打著哈欠走出大營時,陳倉一臉喜色地迎麵走來:“劉哥,沛縣百姓反了!縣令已經被殺掉了,現在沛縣城門大開,正準備迎接我們進城去呢!”劉季大感驚奇:“沒想到蕭何的辦法這麼好用!叫兄弟們收拾收拾,咱們回家嘍!”原來昨日蕭何獻計,既然劉季手下士卒大部分都是沛縣人士,那麼想必沛縣百姓守城之心必不堅決,而縣吏之中不少人都受過劉季和蕭何的恩惠,那麼,隻要暗地裏給他們傳個信兒,再許諾些金錢的賞賜,一定可以裏應外合順利拿下沛縣。於是當晚劉季就派人進城去找丈人呂公,讓他幫忙在城內聯絡百姓。果然事情進展得異常順利,由於縣令平日裏對縣吏和百姓頗為苛刻,眾人心中早有不滿,而劉季蕭何又是聲名在外的仗義疏財,沒費多少周折,沛縣的吏民就集體倒向了劉季,可憐縣令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呢,就被幾個惡狠狠的百姓砍下了腦袋。眾人正亂哄哄地準備列隊進城時,一條大漢匆匆趕來:“大哥,有個叫雍齒的家夥,說是來投靠的。”劉季聞言一樂:“雍大財主也來投靠我?我去見見他,這家夥手下有錢有勢,沒想到也能反秦。”

雍齒帶著幾個家丁站在劉季的隊伍前麵,閉目不語。聽到沛縣百姓亂哄哄地吵嚷著要迎接劉季入城,他就知道要糟。他給縣令出的主意,本來是想把劉季騙入城中,悄悄地殺了,畢竟劉季手下還是有那麼幾千人的,正麵作戰鹿死誰手還不好說。結果縣令那個笨蛋,竟然嚴陣以待。真不知道腦袋是什麼做的,他也不想想,如果能和劉季對抗,當初想著招降又是所為何來?如今既然大勢已去,那麼就姑且先假意投降,以後再想辦法脫身吧,劉季不過一個市井無賴,竟然還妄想成為一方諸侯,我雍齒再怎麼說,也是頗有頭臉的人物,你憑什麼騎到我的頭上!正在出神,看到劉季一路小跑地趕過來,雍齒心中暗暗鄙夷,麵上卻不動聲色,拱手高聲道:“雍齒恭迎劉將軍!”劉季慌忙扶住雍齒:“雍兄客氣了!劉季兵微將寡,以後還要多多倚仗雍兄扶持才是。”雍齒正色道:“反秦大事不容馬虎,一切還需要劉將軍做主。”劉季連連搖頭:“我如今已近天命之年,怎麼敢擔如此大事呢,雍兄年富力強,才是最好不過的領頭人呢!”雍齒心中一動,尚未接話,樊噲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劉哥,蕭主吏請你到縣衙去,說有事商議。”劉季拉住欲要告辭的雍齒:“走,咱們一起去看看,以前沒發現,蕭主吏還真是足智多謀呢,若是沒有他,我劉季現在還在城外轉悠呢,哈哈!”

縣衙中已經聚集了很多人,除了蕭何、曹參等官吏之外,還有樊噲、周勃等市井之徒,而呂公等富商也赫然在列,看來沛縣有些名望的人,已經全員到齊了。蕭何看到劉季雍齒兩人也到了,於是高聲道:“諸位,自二世皇帝登基以來,徭役繁重,刑罰嚴苛,導致民不聊生。大澤鄉陳勝高舉義旗之後,反秦已成天下大勢。縣令趙宇冥頑不靈,妄圖與民為敵,如今他既然已經喪命,我們還需繼續堅持反秦大業,隻是不知諸位中意何人領軍,帶領我等去建立一番功業?”話音未落,人群中傳來一聲應答:“蕭大人既有如此見識,正該帶領我等,小人以為,以蕭大人為主再好不過!”眾人一聽,紛紛點頭。蕭何在沛縣頗有名望,為人又沉穩仗義,知書達理,頗有見識,確實是最好不過的人選。誰料蕭何卻肅容道:“多謝大家厚愛,可蕭何自知缺少人主之量,出謀劃策尚可,若要我定計決策,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在下認為,劉季有統兵之才,有反秦之誌,是領導我等的不二之選,不知大家意下如何?”樊噲聽到蕭何的話,早就忙不迭地連聲讚同:“蕭大人說得有道理!劉哥絕對是個好人選,我樊噲舉雙手讚成!”可是除了曹參、夏侯嬰等幾人外,竟是應者寥寥。畢竟劉季“名聲在外”,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眾人心裏再清楚不過,如今雖說他手握數千兵力,可這樣的人,真的能夠帶領大家在亂世中謀一個出路嗎?因此聽到了蕭何的提議,眾人皆沉吟不語。蕭何見狀,計上心頭:“既然大家心存疑惑,那麼咱們交由上天裁決:我製作幾隻竹簽,擇一隻寫上‘反’字,凡抽到此簽者,則為此次領袖,大家不得有異議,可好?”眾人紛紛讚同。片刻之後,蕭何從後堂取來數隻竹簽:“諸位,我已寫好了字,還請大家前來抽取。”雍齒不動聲色地排開眾人,伸手取了一簽,眾人一看,卻是空白無字。雍齒心下失落,卻故作大度地笑道:“看來上天屬意之人不是雍某啊,諸位也都上前看看,是否是天命所歸啊。”眾人依次取過竹簽,卻都是空白一片,最後,隻剩下了蕭何和劉季兩人尚未取簽。蕭何微微一笑:“看來還是在你我二人之中決定了,在下不恭,就先取一簽了。”說著,選擇了一隻竹簽,看了一眼,舉起來向眾人展示:還是空白。眾人恍然,紛紛向劉季行禮。蕭何將竹簽卷起,高聲道:“上天之意看來已經明白不過了,還行劉季建台祭天,宣告起事!”這邊樊噲周勃早已跑了出去,準備搭建高台祭天了。蕭何拱手道:“起事反秦,還需有名有號,既然劉公起於沛縣,就稱‘沛公‘如何?”當下無異議,以劉季為沛公,號為“赤帝子”,舉兵反秦,以蕭何為軍師,統率全軍,樊噲、周勃、夏侯嬰、雍齒、盧綰等人皆為將軍。當下祭天完畢,眾人開始進掠周邊諸縣。早有泗水郡周苛、周昌兄弟聞聽沛公起義,暗暗聯絡軍民響應,薛縣曹無傷也率軍民斬殺縣令,領軍來投,數日之內,沛公軍隊連克胡陵、方與、豐邑,將整個泗水郡控製在了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