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純然靈透的眼神30(2 / 3)

漫析孤獨

孤獨的被動與主動是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被動的孤獨,你會覺得寂寞難耐、寒涼淒徹、苦不堪言,而自主的孤獨,讓你能暢然走進自己的內心,享受到人生精神世界的另一片天地。因為隻有靜下心來,才可能給自己的內心多一點無羈的空間,多一點感受生命喜悅的心境。

早年僅為了擺脫無奈的紛擾,決意從利益的糾葛中走出來,無意中為自己開啟了一扇尋求心靈自由的大門。這麼多年來,我一路走過,有磕絆、有跌落,但收獲更多的是心靈的感悟。心靈因高貴而孤獨,又因沉潛而飛揚。不懼“孤”者多“驕傲”,驕的是自持,傲的是風骨,有著內在巨大熱情的支撐,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本真。

獨思能喚起你內心更多的溫柔和愛意,心便能敏透地感悟到更多的真善美。聒噪的喧嚷隻能扼殺純良的情感。被靜思怡養的心田,方能獲得頓覺的快悅。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絕句“靜者心多妙,飄然思不群”,便道出了其中的奧妙。心性修煉也同樣能彌護你的容顏,讓你更加清逸潤朗。心若被物欲繁念塞滿,就沒有了靈慧的空間。遠離囂囂塵上的霓虹,讓我有了更多獨處的時光。回到寧靜中,才能真體會到內心的真切,才能走進高遠通透的精神世界。

自主的孤獨是曠達靜遠的,沒有無助與悲切。隻有遠離外界的耗損和傷害,才能獲得長遠的幸福。心靈的滿足絕不是飛黃騰達、高官厚祿、富可敵國所能比擬的,它沒有任何的迂腐、不義和潛在的禍端。心靈的財富滋潤著你的內心世界,調整著你的生命狀態,是唯一值得探尋、挖掘的生命寶藏。蓄積自己的心智能量,在內心鋪就明朗通達之道,讓生命煥發出自由奔放的異彩,盡享生命賦予你的財富。

心吟

這是坐落在嶺南綿延山丘深處的一坐僻靜的寺廟。寺廟清冷,卻不破敗;僧人孤寂,卻有神采;香火不旺,卻顯生機。它與現世很多香火彌漫、人聲鼎沸的廟宇相比,寧清得讓你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據說,這是座禪寺。

為了豐富影視劇本《六祖惠能》的素材,我與中戲一行人探訪到此。我們散淡地遊走在寺廟的院落中,觀望著,思量著,沒有詢問與攀談,不忍打擾這世外桃源般的潔淨之地。忽而,我們聽到了伴著木魚擊節的聲聲吟唱。循音覓去,走進一空蕩且僅安放著六祖惠能泥塑的大堂內,見一位三十開外的僧人手握木魚,於堂內繞行,一圈又一圈,獨自吟唱。他不是緩步而行,而是一步緊一步,疾速而又穩健。隨行而動的僧袍,使他更加灑逸起來。不知他吟唱的是哪本經書,也聽不明他的經文,但沉蘊的唱音凝厚而婉潤。他的吟唱伴著木魚聲的古韻,極具穿透力,回腸蕩氣。我們像是被神力吸附住了般屏氣聆聽了足足十分鍾,直到離去了,他仍在吟唱。

在他繞行吟唱的大堂中,真的覺到了一種清靈的氣息。對於我們的到來與離去,他似乎沒有感知,未見絲毫觸動。他有著屬於自己的世境與心界。

失去的情感

多年來,由於工作性質,我結識了不少從政和經商之人,其中被我特別看好人品者,亦成了朋友,我一直很敬重他們。然而,我認為有品質、有情意,非俗流之輩,卻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失去了往日所謂“高看”一眼的朋友,起初我是有那麼一點點失落的。在他們眼裏,既得利益高於一切。真誠、信義又算得上什麼?經曆見識得越多,越讓我覺察還是早年那些極單純的交往,經得住變遷、磨難,那才是真的摯友,才值得用一生去珍惜。

已離我們久遠的唐詩宋詞中曾湧現出大量謳歌人間情意的名篇佳句,其友誼之頌甚至超過了愛情之歌。你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詠歎的是一幅怎樣動人的場景啊!那沁心的情致是那麼令人懷想,遙望而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