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純然靈透的眼神32(1 / 3)

32

彼岸

隨著歲月的逝去,你反而會越來越覺得一生中曾經遇到過的傷痛、磨難,甚至不幸都會是一種幸運。

一次動蕩、一次磨難、一次挫傷,對自強不息的聰明人來講,都會成為一種精神財富。人就是在千百次錘煉中得到升華的。因為動蕩、磨難與挫傷使你有了比一般人更為豐富的人生,讓你氣定神怡。倘若你不曾經曆過這些,你反而會覺得人生有了些許不足。

品嚐過人生的苦澀,才會越發珍惜之後的甘甜。年紀越長就越感謝生命中曾經的過往和擁有過的悲喜。挺過艱辛、涉過磨難、跨越溝壑,當你抵達彼岸時,你的心靈將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美如晨霞。

牽掛

人生總應有牽掛,不是牽掛情意,就是牽掛事物。牽掛,牽係掛念著的是情意與擔當,是生命的氣息與活力……這牽掛有時是那麼沒著沒落,撕心裂肺,卻也因此讓我們有了念想,有了責任。一旦沒了牽掛,人的情感就會枯竭。高人們所稱道的:要放下所有俗念牽掛……雲雲,看似通達,但在我看來,還是有所牽掛為好,牽掛中才能品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才有滋味。

心緣

我自小就對卓別林的滑稽表演充滿興趣,長大了,才慢慢讀懂他。他抱有對人世悲憫的情懷,一生追索著人性之愛。他幽默詼諧的喜劇,讓觀者笑中含淚。他在笑與淚中,深刻地揭示了社會及人性的醜美。如今讀懂了,幼時的興趣便轉為了熱愛。再後來,我竟發現自己與大師竟是同月同日生時,更覺與他存有某種心緣。我身上有著幽默的天性,根深蒂固。這天生的幽默曾無數次緩解了我身處逆境時的愁雲,也鑄就了我樂天的心境。我感念這天性與心緣。

清福

我以為人生最難消受也最應消受的是——清福,即純粹的樂趣。清福,即是上了點歲數的人,從內而外都不再受物欲所累,能隨心所欲靜享的福氣。

我所理解的“清福”並非“耄耋”“古稀”之時才能消受。那種由他人安排的所謂“清福”,已無法用來“享”了,不過是“挨”罷了。人雖有了點年紀,也卸下了工作及撫育的重擔,但心力肌體依然康健,此時享到的“清福”,才真正純醇怡人。

步入老年若能盡享清福,真是愜美之事。有點詩意的清福生活應是:漫遊山水、讀書賞劇、動靜交融;節律自持、善美在心、悅己悅人;隨願逐夢、思考不輟、直抒胸臆。這樣的清福才是真正的清福。

“沒事兒”——一個小小的口頭禪

真巧,白天剛去天津見了一個二十多年未曾見麵的老同學。在我們回憶往事時,她還提到,對我從前經常愛說的口頭禪“沒事兒”,記憶猶新。當晚,我就乘火車回北京了。有點不可思議的是,下車後在我買的《作家文摘》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題目竟是——《談“沒事”的生活態度》,作者陸張。這小小的文章讓我感到了那麼一點難言的親切感。他在文章裏說:“沒事!也許真的沒事,也許有事而被說成沒事。後者表達的內涵,便是愛了,便是承擔了!——我突然意識到,當‘沒事’不刻意脫口而出的時候,是某一些人的卓越品質與能力的體現。沒事,是一種力量,一種不顯示出力量的力量”,而我的老同學則表示:“沒事”是一種胸懷、愛惜、能力和擔當。

很多年來,尤其經曆坎坷的歲月中,“沒事兒”確是我的一個小小的口頭禪。當我說出它的時候,有時是為了解除別人對我的擔憂;有時是為了緩解別人的壓力和難堪;有時是勇於承擔風險後的無畏和俠義;有時是身受委屈後的寬容和大度。小小的“沒事兒”有著不小的擔當,它是充滿精神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