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純然靈透的眼神34(2 / 3)

四十年前,當她得知他已有女友時還尋思,這個人怎麼這樣早早就談了戀愛。也就在同一時刻,她將對他初萌的情絲深埋在了心底,在他麵前表現得愈發矜持了。清俊的他,當年是個自尊心極強又有點自卑的男孩兒。他怕被她拒絕,將自己濃烈的愛意,壓抑了再壓抑。大學期間,他們在一個城市,還相距不遠。雖然他們相識又相知,但接觸不多。臨畢業,他終於鼓足勇氣來到了她的宿舍,磕磕巴巴地問了一句:“你有男朋友嗎?”這一問,讓她一陣心慌,應道:“有了。”這聲“有了。”,讓他們錯失了良緣。其實,這聲“有了。”,不過是一個同校外係男生對她的追求,而她也僅僅是淡淡的回應,即便這樣淡,她也認為是一個鄭重的承諾。那個年代,人們被傳統道德觀深深禁錮,年輕人大多在堅守著純潔的同時,也在壓抑、束縛著對真愛的渴求。

其實,他們還有一次可以互訴情衷的機會。大學畢業後,她與那個同校男生都被分配回了上海,談婚論嫁時,她才偶然發現對方可能在道德方麵存在缺陷,遂有了猶豫。那時,“文革”已近尾聲,社會的各個角落都顯出新的生機,人們的思想情感也開始活躍起來。骨子裏敢作敢為的她決定自己把握命運。當心儀的他回上海探親時,她下了很大的決心,邀他一起去看了場電影。她希望他能有所表示。可直到走出影院,他都沒有一絲親昵的示意。第二次,她又去了他家。他們天南海北地聊了很久,很是開懷,但夜幕低垂的一刻,還是什麼都沒發生。她想,他該是已有女朋友了。幾十年後再度相見,他才道出了當時那兩次見麵時他的心情。他是個心思細密的人,當年她的那聲輕輕的“有了。”,讓他傷感了很久。她邀他看電影,到他家裏去看望他時,他剛交了女友。他覺得兩個人都有了朋友。他告訴她,看電影時,他就隱約感到了點什麼,那場電影,看得他心潮翻滾,根本無法專注故事,滿腦子都是坐在旁邊的她。第二次在他家,他送她出門,看到她過馬路前向他揮手時,他真想把她喚回來,猶豫再三,終於忍住了。幾十年後,當他得知她婚姻的不幸後,他的眼裏浸滿了心疼的淚。

在那個僵化克製的年代,能夠縱情談一場青春之愛的男女確實不多。他們倆可謂真愛無緣啊!蹉跎的青春歲月留下的,不過是一聲歎息。

煉獄之愛

她是從蘇南來京創業的獨身女子,父親是著名學者,已故去多年。已近暮年的母親早年從教,現仍健在。曾被欺蒙的青春初戀,讓她不堪回首。從此,她對愛情有了疑惑,對不斷襲來的異性愛慕,漠然避之。多年的清心寡欲反令年近四十的她容貌依然明妍,加之身上的豪爽之風,更讓她有了天然大氣的質感。已近中年獨身的她仍不乏追求者,但都未能觸動芳心。她看似有點孤芳離索,但內在的豐盈讓她並不寂寞。不久,一個小她10歲的男子,還是硬生生地闖進了她的心房。他的才貌深深打動了她。這次,她以為,在心底久久呼喚著的真愛,真的降臨了。以往她之所以遠離愛情,隻因太過崇尚。

他愛得癡狂,她燃融其中。從漫步原野花叢到纏綿的肌膚之親,兩人愛意濃濃。除了情投意合,他們的共同話題也層出不窮,既能品評文學大家們的作品,又能縱論社會經緯、時勢風雲。靈、欲,他們皆契合得近乎完美,真可謂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