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既要賺錢也要賺人(2 / 3)

有的國際化大公司,為了適應市場潮流和客戶需求,邀請客戶參與到產品的換代設計與生產當中,強化客戶與產品之間的關係。

還有的公司,不僅向客戶提供常規服務,還充當客戶的“保姆角色”,提供客戶自己並不知道是否需要卻實際需要的產品及服務。比如,台灣塑膠公司倒貼金錢,為客戶舉辦培訓班,將台塑先進的經營和管理經驗無私地傳授給客戶,使客戶更快地成長。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客戶的忠誠度,也有助於台塑自身的成長。所謂水漲船高,客戶壯大發展了,台塑自然也會隨之發展。

在當前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作為商人,應該理智地認識到,不管製造汽車還是做餡餅,都需要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而且越多越好。因為商人的未來依賴於跟客戶更緊密、更廣泛的合作,依賴於與客戶共同的成長。

□尊重你的每一位顧客

每個人都渴望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因為他人的尊重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人們總是善待尊重自己的人,而對不尊重自己的人很難與其合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商人尊重每一位顧客,不僅是一種滿足顧客切身需要獲得利益的方法,也是一項善舉。因為它能使社會人文環境更溫馨和諧。

埃絲黛·勞德是一個化妝品研究專家,也是一位和善而又美麗的女人。她用自己研製的化妝品美容。有一次,開美容廳的莫裏夫人對埃絲黛白嫩細膩的皮膚羨慕不已,並請教秘訣。埃絲黛熱心地將自己用的四種化妝品贈給莫裏夫人,並教給她使用方法。莫裏夫人用過這些化妝品後,效果非常明顯。出於感激,她勸埃絲黛在自己的新美容廳開設化妝品專櫃。自此,埃絲黛開始了商業生涯。

埃絲黛做生意,既大度又友善。無論顧客是否買她的商品,隻要來光顧,她就會送一件禮物,比如一支唇膏、一小袋香粉、一盒胭脂。她認為,應該給顧客一個試用產品的機會。如果她們覺得質量好效果好,自然會來買。

更難能可貴的是,埃絲黛絕不輕視任何人,無論窮人富人、男人女人、黑人白人、本國人外國人,她都予以足夠的尊重。

有一次,一位身材矮小、皮膚黧黑的墨西哥婦女朝埃絲黛的櫃台走來。她沒有穿鞋,樣子顯得很粗俗,一看就不像有錢人。

埃絲黛正要過去接待,一個售貨員拍拍她的肩膀說:“別理她,勞德夫人,別為她浪費您的時間。她不會買任何東西!我知道她這個人,她就住在附近。”

埃絲黛不以為然地問:“你是怎麼知道她口袋裏有多少錢的?”然後,她走到墨西哥婦女跟前,友善地打招呼。

墨西哥婦女受過不少冷遇,見埃絲黛態度友好,非常高興。她指點著一種高級護膚品,意思是要化妝。原來她不會英語。

埃絲黛開始一絲不苟地給墨西哥婦女化妝,就像她平時接待那些貴婦一樣。一切完畢後,埃絲黛遞上一麵鏡子。墨西哥婦女盯著鏡子看了好一會兒,簡直不敢相信那個漂亮女人就是自己。然後她笑了,滿意地點點頭,打開裝滿美元的錢包,為自己付賬。第二天,她還將自己那些有錢的親戚帶到埃絲黛這兒來化妝。

埃絲黛在做人做生意方麵都很成功,她不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大亨之一,還獲得過多項個人榮譽,比如水晶蘋果獎、法國榮譽社團騎士勳章、美國傑出母親等。她尊重每一個人,她也獲得了每一個人的尊重。

尊重人格和尊重利益,二者不可分割。隻尊重顧客的利益卻不尊重顧客的人格,是勢利;隻尊重顧客的人格卻不尊重顧客的利益,是虛情假意。真正的大商人,以真誠之心對待顧客,拒絕勢利和虛情假意,所以他們能帶給顧客真心的感動。

庫特是世界聞名的“東方飯店”的創始人。他做生意的一條成功經驗是:“獲得顧客的好感,讓別人來宣傳你。”

如何獲得顧客的好感呢?庫特認為,提供美味佳肴、豪華客房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真誠服務。飯店客人來自世界各地,生活習慣、價值觀各不相同,但“真誠”二字沒有國籍,適用於任何人。為此,庫特親自給飯店製定了長達141頁的《工作條例》,內容幾乎包括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每個員工都能將141頁條例背得滾瓜爛熟,辦事絕無差錯。

有一次,從歐洲來的幾位客商在泰國曼穀機場下飛機,按原計劃準備坐東方飯店的轎車前往旅店。客商們聽說曼穀塞車現象比較嚴重,臨時要求改乘小船,從湄南河前往東方飯店。此時旅遊船已經停班,而且飯店已按客人原來的要求備好晚餐,臨時更改行走路線,將打亂計劃。但飯店接待人員沒有半句怨言,出高價租了一隻小船,將客人送到飯店後,又重新準備酒菜。整個接待工作讓這幾位歐洲客人讚不絕口。

還有一次,一位澳洲客人被安排在臨街的房間。因街上交通警察吹哨子,影響了休息,大發脾氣,摔爛了兩個花瓶。服務人員毫無怨意,含笑遞上一杯冰鎮的桔子汁,連說“對不起”。等客人安靜下來後,又將他調換到一個比較安靜的房間。這位客人感激之餘,對自己粗魯的舉動深感歉意,主動賠償了花瓶的價錢,並長期預訂酒店的豪華套間。

庫特憑借真誠服務,使東方飯店10多年來一直名列世界十大飯店龍虎榜。

你是否將顧客放在心上?這是尊重顧客的一個重要指標。有的商人,在洽談生意時,跑前跑後,向顧客獻殷勤。一旦事情過去,馬上將顧客拋諸腦後。

無論是誰,都願意親近一個把自己放在心上而不是漠視自己的人。真正的大商人,對顧客心存感激,向顧客的背影致敬。所以他們擁有一大批長期而忠誠的顧客。

日本一家醬菜店的老板,為了感謝老顧客多年照顧生意,去一家果園預訂了一些未成熟的蘋果,然後用標簽紙貼在蘋果上。當蘋果成熟變紅後,揭下標簽,就留下了一片空白。然後,他將老顧客的名字用油性筆寫在透明的標簽紙上,貼在空白處,一一送給他們。老顧客們既驚訝又感動,更是鐵了心跟他做生意。後來,許多醬菜店在大蕭條中倒閉了,這家醬菜店的規模卻在幾年之內擴大了數倍。

還有一家酒吧,老板是個很熱心的人,每次客人光顧時,他就主動詢問:要杜鬆子酒還是飲料?並輕鬆地和顧客聊天。當客人下次來時,他都能準確記得客人的口味,並主動詢問:還是來一杯杜鬆子酒嗎?久之,他跟客人之間,就像老朋友一樣,無拘無束。客人們沒事時都愛到他這兒來喝上一杯。即使並不想喝什麼,也喜歡來坐一坐,感受這裏的親切氣氛。久之,這家酒吧成了當地一個著名的聚會場所,天天顧客盈門。

天下沒有白賺的錢。你想通過別人獲得利益,就得花點心思在他身上。假如你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沉浸在得失的算計中,對別人漠不關心,永遠也走不到別人心裏去。

尊重要由雙方的教養來維係。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商人尊重顧客,顧客卻沒有教養,商人也很難保持自己的教養。這正是許多商人不尊重顧客的理由。

但是,教養的改善要靠相互積極的影響,作為商人,不要老是想著顧客值不值得自己尊重的問題,不妨首先表現出自己的良好教養,並以此影響顧客。這樣才能在人際關係中占得主動,也能在商場上爭得主導地位。

□巧妙利用顧客貪小便宜的天性

顧客有在買東西時占小便宜的天性,商人若是成功地利用這一點,拋磚引玉,使顧客自己覺得能得利,自然能讓顧客積極消費。

魏金富原本是湖南郴州某中學的教師,但後來隨著經商熱的掀起,他毅然向校領導申請“停薪留職”,來到了深圳“淘金”。隻可惜,幾年之後,他不但沒有淘出金來,反而把過去數年的積蓄花得所剩無幾。

在深圳,魏金富幹過推銷,跑過運輸,也當過店員。不過這些都不是他當初的理想,他的願望是自己做老板,發大財。所以,在深圳的日子,他雖然表麵上是在替別人打工,內心卻一直在尋找自己創業的機會。他相信,憑自己的才識總有一天會在深圳找到立足之地的。這也是他寧願在深圳吃苦,也不回郴州過安穩日子的根由。

一個星期天,不用上班的魏金富路過一家魚店。忽然,他被一對母女的對話吸引了。小女孩想買漂亮可愛的金魚,但她媽媽不同意,說:“你手上已經抱了這麼多玩具了,還要花錢?那金魚才幾塊錢一條,不買啦!”但小孩沒有聽媽媽的話,站在魚缸前不肯走,母親隻好硬拉,最後小孩哭哭啼啼地走開了。

對一般人而言,這一件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魏金富卻感到其中有什麼東西觸動了他,對於一個時刻尋找機會的人,他不會輕易放棄任何一個信息,對於一個商人來說,他總想從中發現商機。這位媽媽和女孩的對話啟動了他的靈感之門,魏金富認為他已經發現了商機。

他突發奇想:小孩手裏抱著那麼多玩具,卻還要金魚,說明在小孩子眼裏,根本不知道近百元的玩具和幾塊錢的金魚誰貴誰便宜,隻知道金魚漂亮可愛。小孩子的消費觀念具有不穩定性,今天想要這個,明天想要那個,如果能抓住小孩子這個不穩定趨向的時機就容易賺錢。何不用免費贈送金魚的辦法來推銷更貴的商品呢?金魚可以用來推銷食品、服裝、書籍等,難道不能用來成為遊戲贏者的獎品嗎?金魚可愛,蝴蝶不可愛嗎?螢火蟲不可愛嗎?這些東西價格便宜,但漂亮,很能吸引小孩,都可用來幫助推銷,還可以用小東西來吸引大眾,還可以倒過來用大東西幫忙推銷小東西,用暢銷品帶著賣出滯銷品……

這個突發奇想的妙招著實讓魏金富浮想聯翩,思緒萬千,激動不已。他決定立馬付諸行動。

很快地,魏金富把工作辭了,然後向身邊的朋友借了10萬元,租了個小門麵,買了一些打折的玩具和服裝擺在小店的貨櫃上,同時他又來到深圳海產世界中心,聯係了2000條小金魚放在剛買來的大魚缸裏,另外,他印了許多海報,張貼在各大街小巷。就這樣,他的戰幕全麵拉開了。

果然,在小店開業的那天,生意出奇地好。眾多海報吸引著孩子們拉著父母到“免費贈金魚”的魏金富商品店買東西。不出三個月,魏金富就收回了所有成本。隨著生意越來越火,半年後,他又開了幾家分店。

如今,魏金富的商店已達20餘家,年收入達數百萬,終於圓了他當初“當老板、發大財”的夢。

在商業競爭極為激烈的今天,經營者要想獲得成功,除了及時地把握商機之外,還必須有敏銳的洞察力和獨辟蹊徑的奇想。把握顧客的心態,讓出一部分利,招攬來更多的生意。

□迂回打開顧客的錢包

隨著市場的日漸成熟,消費者也更加理智,今日顧客的錢並不好賺。在這種情況下,商人就要考慮迂回戰術。小顧客們是市場消費群體中的“小皇帝”,商人用真情贏得小顧客的青睞,也就迂回打開了其父母的錢包。

在哈爾濱市有一家飯館,名叫“有馬食堂”。這家餐館的外表並不華麗高雅,其內部裝修也簡單樸素,它供應的菜式亦是較大眾化的東西。但是,當地的人們都注意到,那裏的生意異常興隆,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顧客,而且大多都是大人帶著小孩。

這麼一家普通的餐館生意為什麼會比同類餐館要興旺得多呢?

這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經過觀察後才發現,原來“有馬食堂”在經營上有高招,用饋贈的形式討好小孩以招徠顧客。其具體做法是,每當有顧客帶小孩前來用餐時,該餐館的服務員就熱情地給顧客帶來的小孩送上一條繪有動物圖案的紙製圍裙。

其實這條紙圍裙值不了多少錢,其價值為5毛錢。但為何它能招徠顧客呢?因為這圍裙是由該店的“畫家”當場畫上各種精美圖案的,而且所畫的圖案均是小孩喜歡的小動物,生動有趣,使小孩愛不釋手。小孩在餐館用餐時圍上這麼一條美不勝收的小圍裙,吃得十分開心,父母的這一頓飯也倍有樂趣。用完餐後,這條圍裙還可以帶回家去,於是,小孩吃完一頓飯便可以從中得到一件玩具。

小孩子人雖然小,但心卻很大。因為圍裙是手畫的多種多樣的圖案,小孩總希望多獲得幾條,所以常常要求父母帶他(她)到“有馬食堂”去用餐。眾所周知,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愛子女之心。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得到圍裙時的高興情景,便會尋找時機帶孩子前來光顧。開始時,這些顧客與其說是自己用餐,不如說是為了取悅孩子們。但是,這樣一次兩次,重複多次,他們漸漸對“有馬食堂”有了感情,成為忠誠的顧客了。最後,一傳十,十傳百,“有馬食堂”的名聲傳遍了哈爾濱市,這樣生意又怎麼會不興隆、不發達呢?

如今,“有馬食堂”的老板胡有為已連續在哈爾濱市開了5家“有馬食堂”分店,總資產達數百萬。

討好孩子的要點是針對孩子的需要,運用營銷策略以獲得贏利的機會。

的確,孩子沒有多少錢,但父母為了讓孩子高興,便會順著孩子的意思,舍得大把花錢。

有的人認為孩子比較好騙,做孩子的生意簡單得很。其實不然,因為孩子買東西,主要是大人掏錢,所以要想讓自己生產或經營的產品暢銷,不僅要討孩子的好,還要設法說服他們的父母,難度有時比單獨做大人的生意還要難。但討好孩子是很合算的,取得了孩子的歡心,就等於取得了孩子父母的歡心;而且孩子是比大人更長期的客戶,有遠見的生意人甚至考慮到了若幹年後孩子們的孩子。

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迂回地打開孩子父母的錢包呢?

其一,從“玩”字上下工夫。10個孩子10個愛玩,所謂愛學習,是表現給老師和家長看的。若是給他們百分之百的自由,哪怕是最愛學習的孩子也會將課本扔到一邊。所以,那些既好玩又不用多動腦筋的東西,孩子們肯定喜歡,當然,在這一點上,還要考慮男女有別:男孩注重動作,女孩則注重情感。

其二,從“吃”字上動腦筋。一般地,孩子都愛吃零食,而大人一般都不願讓孩子吃零食。孩子手頭的零花錢不足以買得起貴重的,大人又不願買太次的東西給孩子吃。所以,經營或生產兒童產品,檔次應分明,價格應考慮孩子購買和大人購買兩種情況。

其三,要做到價廉物新。畢竟孩子的獵奇心理比較強,很容易喜新厭舊,玩具也好,衣服也好,小人書也好,不論貴賤,新鮮勁過了就扔,所以,專門為孩子生產的產品,定價不宜太高(禮品除外),否則父母不愛買,因為買較貴的東西給孩子等於扔錢。

其四,對孩子隻能有益,不能有害。不論生產或經營何種小孩子專用的產品,隻能有益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良心是商人的一杆秤

一時的損失,將來可以賺回來,但損失了信譽,就什麼事情也不能做了。

——李嘉誠

□做生意不能見利忘義

作為老板的你是一個精明的人,被人稱為“比猴子還要精”,你從不幹“使自己吃虧的事情”,你總能把其他人“傻帽”般地騙得一愣一愣而不察覺。從小你就被認為是經商的料,“無商不奸,無奸不商”,經商似乎是你天才的職業,於是,長大後,你當了商人,準備大幹一番事業,利用你精明的大腦,去大展你的宏圖。但是,你失敗了,你在商場上一再受挫。這是為什麼?

其實原因很簡單,隻是因為你太過精明了,隻是因為你太奸詐了,從而失去了別人對你的信任。你要記住誠實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因為別人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傻。在現代社會你一旦失去了信譽,那麼你也就失去了一切成功的機會。

“一個人種下什麼,就會收獲什麼。”你有權利不誠實地對待他人,但你的這種不誠實,將會使你“自食其果”。當誠實很明顯是“最佳的政策”時,保持誠實並沒有什麼榮譽可言。因為如果一個人不誠實,他將會失去一位好朋友、一位好顧客或是一位好客戶,甚至會因為欺詐而被送入監獄。但是,當誠實代表了他的物質損失時,對他們來說,誠實就成了最高榮譽。這種誠實將使他增加個人的個性力量,並可享受應得的良好的聲譽。

成功的商人大都總是比較謹慎而誠實,因為他們不僅希望公正地對待別人,更是渴望別人公正地對待他們自己。他們知道,他們所散播出去的每一個思想、他們所采取的每一個行動,在某些事實或環境中都有相似的對稱思想或行動,將來他們都將受到這些對稱思想或行動的挑戰。如果他們對其他人采取了不公正的行為,那就是自取滅亡,因為這種不公正的行為會引發一連串的因果關係,不僅會給他們帶來肉體上的痛苦,也將挫敗他們的個性、敗壞他們的名聲,使他們不可能獲得持久性的成就。

不同的待人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假如你在從前的經營中,愛耍小聰明,過於精明而從不以誠待人的話,你的不誠就是導致你失敗的原因,我給你的處方就是多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本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來處理問題,用你的坦誠和真心來換取公眾的信任和坦誠。這樣,你就會慢慢樹立起你的信譽,有一天,你會發現這信譽會成為你巨大的財富。

另外,對於那些天生具有誠實美德的人來說,你不要因為“無奸不商,無商不奸”這句話而覺得自己太木訥不夠精明,進而放棄經商的念頭。你要知道,你的誠實是你的一大優勢和財富,這一點並不是你成為商界明星的阻礙。假如你具備成功商人的其他素質的話,你的從商之路肯定會一片光明。

□憑良心做長久買賣

對於商人來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憑利潤做買賣還是憑良心做買賣。

這是一個商德的問題,一個成功的商人,必須具有良好的商業道德。一錘子買賣,實際上也是商業爛仔拳的一種,但還有一種“一錘子”買賣的做法,是想一腳上岸、一步到位,這個“商態”同樣是不可取的。《莊子·列禦寇》中有一個“緯蕭得珠”的故事,說的正是第二種一錘子買賣的危害性。

古時候,在某地一條大河邊,住著一戶以經營草織品為生的商販,他們每天把岸邊人家用蒿草織成的草箱收購運到城裏去賣,以此賺錢養家饣胡口,盡管做不大,但也能勉強維持一家老小的生計。有一天商販的兒子緯蕭在河裏遊泳,偶然從河底撈得一顆價值千金的龍珠。一家人十分高興,緯蕭對父親說:你成年累月賣蒿箱,縱然是累斷筋骨也隻能是吃糠嚼菜,還不如到大河深處去撈龍珠,拿到市場去賣,必定發財!但商販不同意兒子的意見,並對兒子講了一通道理。做生意如同做其他事一樣,不能隻見樹木不見森林,隻看到暫時的利益而忽略潛在的危險。一分生意三分險,對每一種生意,我們既要考慮到賺錢的結果,也要考慮到賠錢的下場,即使在眼前效果十分誘人的情況下,也必須從壞處打算,掂量一下該不該冒這個風險。倘若覺得某一筆生意賺錢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一旦賠了,損失最多隻占資金的一部分,那麼,這樣的風險可以冒一冒;反之,一旦失敗全盤皆輸的風險,則絕對不可冒,況且你所得到的那顆龍珠,長在大河深淵黑龍的嘴裏,你之所以能夠得到它,是黑龍在沉睡的時候,不小心從嘴裏吐出來的。一旦再下河去撈珠,遇見黑龍正愁不見偷珠的對象時,必然把你連骨頭帶肉吞到肚子裏去,不僅撈不到珍珠,還會把性命賠進去。

當然,這僅是一則寓言。在商戰中,從來就沒有“搏到盡頭”的可能,聰明的商人也從來是看到有利的一麵,也估計到不利的一麵。作為商品,那更是充滿變數。今天賺錢的東西,說不定明天就賠,今天熱銷的產品,說不定明天就會變成“死貨”,這就要求一個成功的商人,要有見識、有膽量,敢於拿主意、定政策、擔風險。但是,千萬不能做那種脫離實際的砸鍋生意。

□不做無良心的生意

做生意切不可存損人利己的念頭,心態不端正就容易走到邪路上麵去。那些做事不講良心、鑽進錢眼裏翻跟鬥的人,最後又有幾個得到了好處?

每一個人都關心自己的利益,上了當不可能無所覺察,受了損失不可能無動於衷。正如美國總統羅斯福所說:“你能在某個時候欺騙某些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時候欺騙所有人。”所以,損人利己者,遲早會自受其損。

有一個叫虞孚的商人,學到了一個油漆摻假的秘方:將漆樹葉熬成膏,混在真漆裏,別人看不出來,卻可成倍獲利。但是這種劣質漆有一個毛病:存放時間一長就會變色變味,不能用了。虞孚顧不了這麼多,在利益驅使下,他製作了一小批假漆,運到外地去賣,很快就順利成交了。

虞孚膽子更大了,以後又陸續製售了幾批假漆,賺了不少錢。後來,他聽說江浙一帶油漆甚為緊俏,覺得這是一個賺大錢的機會,拿出全部積蓄,購進了一批真漆,又用漆樹葉熬了幾百壇假漆,先和真漆分裝,用船運到江浙。

當地商人聽說有大批油漆運到,主動前來洽談。他們客客氣氣地請虞孚住進賓館,並表示願意給他支付住宿費。驗貨時,虞孚拿出真漆,質量上乘,當地商人都很滿意,表示第二天即帶現款來提貨。

虞孚大喜,連夜將假漆混入真漆中,重新封好。

第二天,當地商人來提貨時,發現封識是新的,頓時起了疑心。因為他們早就上過假漆的當,也知道假漆的保存期不長。於是,他們找了一個借口說:由於各家同行都想多進貨,數量分配暫未商量妥當,等他們商量好後再來提貨。

虞孚無奈,隻好耐心等待。過了幾天,他去催促當地商人來提貨,他們又找一個別的借口推托。

一直過了20多天,當地商人才帶款來提貨。這回重新驗貨時,摻了假的油漆全壞了,這筆生意也就此泡湯。當地商人惱恨虞孚做生意不誠實,拒絕為他支付住宿費用。虞孚頓時身無分文,回不得家鄉;而且他遭此損失,事實上已經破產,有何臉麵見家鄉父老?隻好滯留在這裏,靠乞討謀生。

有些商人良心並不壞,也沒有損人利己的念頭,隻想規規矩矩做生意賺錢。可是,在利益驅使下,不知不覺地偏離了正道,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直到後來遭到“報應”,這才意識到以前失策。所以,作為商人,千萬要時時警惕,莫讓“無良心”的錢流進腰包,以免將來後悔莫及。

“香港超人”李嘉誠是個商界公認的有德君子,但他早年創業時,由於年輕沒經驗,也在無意中做過“無良心”的生意,並受到深刻教訓。

李嘉誠初創“長江塑膠廠”時,塑膠還是個新興行業,產品的市場容量非常大,加上他善於推銷,開業不久,訂單便源源不斷。

這時候,李嘉誠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為了完成訂單,他決定迅速擴大生產規模。由於缺少資金,他聘不起熟練工人,買不起先進設備,隻能大量招聘沒經驗的廉價工人,購買別人淘汰的機器。為了按期交貨,還不得不讓工人加班加點趕活。在這種情況下,當然隻能生產出粗製濫造的產品。它們流進市場後,害苦了那些原本對李嘉誠非常信任的經銷商。他們將產品擺在店裏,賣不出去,反而影響聲譽。於是,經銷商紛紛退貨,並要求李嘉誠退回貨款,賠償損失。

這是李嘉誠一生中遭遇過的最嚴重的困境,他的產品堆在倉庫裏無人問津,欠客戶的貨款無力償還。更嚴重的是,他已名聲掃地。但李嘉誠畢竟是一個講道德負責任的人,他沒有像某些商人那樣隻管捂緊自己的腰包、對自己惹出的麻煩甩手不管。他一一拜訪經銷商,誠摯地向他們道歉,並保證日後一定彌補給他們造成的損失。由於他態度誠懇,終於得到了經銷商的諒解。

經過這次教訓,李嘉誠終於明白了做生意不能急功近利的道理。日後,他重譽守信,將名聲和生意都越做越大,並最終登上“華人首富”的寶座。他給商人們的告誡是:“刻薄成家,理無久享”,“隻有一方有利的錢絕對不能賺”。

“人之熙熙,皆為利來;人之攘攘,皆為利往”。世人皆好利,你若損害了別人的利益,豈不讓人痛恨?

所以,要做大商人,絕不可隻顧自己不顧別人。雖然“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反過來說,人若隻為一己打算,必然天怒人怨。這已經為日後被市場所棄種下了禍根。

□過河拆橋的同時也斷了自己的財路

“過河拆橋”這是商界最為常見,也是人人痛恨的做法。要說常見,是因為這裏有利可圖,無非是為了壟斷某方麵的利益,獨吞某一筆錢財,再加上法製不健全,大魚吃小魚,所以雖然手段惡劣,但仍不斷有人這樣去做。要說人人痛恨,也是千真萬確,因為這種見利忘義、認錢不認人的行徑,違反了人之常情,令人很難接受。

但是,“過河拆橋”者在商場上未必能春風得意。因為“拆橋”原本的目的是不願再讓別人過河,但是同時自己也斷了後路,拆了橋就很難再回去了。所以“拆橋”也是斷自己後路之舉。拆得太多了,自己也就沒有後路了,一旦遇到什麼挫折,連回旋的餘地都沒有,那麼就必然會破產了。

所以,“過河拆橋”並不是生意場上的妙計,至少不是長久之計。拆了橋,你可能暫時得了利,但是你卻付出了自己名聲作為代價,為了挽回聲譽,你又得花氣力向人們解釋,為自己辯護,結果得不償失。

在商務交際中,還是要養成“過河不拆橋”的習慣。其實,誠實、知恩圖報、利益共享在生意場上是相互聯係的,人人都趨於利,但是人人都在選擇人。因為這不僅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也是為了使自己的發展更有保障。“過河拆橋”者為人們所不齒,所以結果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過河不拆橋,還要過橋修橋,過橋立碑,這樣生意才能越做越大。對眾多成功者,人們隻看到他們的生意到處擴展,而往往忽視了他們同時在到處架橋鋪路。對於幫助過自己、曾經給自己架橋鋪路的人,他們從來沒有忘記回報。他們不斷提到這些人的名字,給這些人樹碑立傳。正是因為他們“過河不拆橋”,而且還要修橋立碑,所以才在生意場上越走路越寬,越走路越多,處處有發展的機會和空間。

其實,做生意的最高境界就是“架橋鋪路”,既然別人為你這樣做了,你就更應該以此回報社會,最後形成一個大網絡,使金錢和智慧能夠到處流通,四通八達。

那種過河拆橋的行為隻能把自己身邊的一條條路斷掉,最終使自己陷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到了那種情況,商人的商界生涯也將結束了。

□得罪一個人間接影響一百人

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商人成就遠比其他商人要高的多。成功的商人總是千方百計地避免得罪人,哪怕對方是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也不輕易開罪。

對人際關係的作用缺乏足夠認識的人,即使因為自己的處理不當給別人造成了困擾或不必要的麻煩,也會出人意外地滿不在乎。他們所持的想法是,即使和這位得罪的對象今後還有共事機會,也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畢竟自己仍有其他工作機會。

不要隨便在一聲抱歉中搪塞什麼人,因為由這一聲抱歉而失去的,並非隻是你所得罪的對象一人。由於無論任何性質的公司都是隸屬某一業界的一分子,因此你必須考慮到被你得罪的對象,有可能在業界內大肆渲染。如此一來,你有可能同時失去100個人的信賴。

例如,當你向人委托某項工作後,卻因為其他原因,在最後關頭決定停止那項工作,並以一張傳真告知對方,由於對方為了那項工作大費心思、調整自己的計劃表以全力配合,接獲通知自然感到不悅。對方肯定心想下回一定不再與此人合作共事。這並不是純粹因為生氣而產生的偏差,而是因為擔心這種情形再度出現。

如果被得罪的人隻是不想和對方再度合作,對於對方而言,可能構成不了重大損失。然而,如果此人在業界內傳開此事,那樣產生的影響就嚴重得多了,對方當然未考慮到此點,在時時意識著人際關係作用的人們看來,“本次的結果令人遺憾”,想以一張傳真草率收場的做法,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是考慮轉行,不打算永遠待在本行的人或許情有可原。然而,如果自己打算在眼前所在的行業裏大展宏圖,那麼一個失誤即有可能扼殺你在那個業界裏的生機。而且,就算你正在考慮進軍別的行業,也不能如此草率行事。這也和基本生活方式的問題密切相關,向來習慣以一句抱歉草率收拾殘局的人,無論在哪個行業裏都無法待久。

當失誤真的無法避免時,做好失誤發生後的補救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行業內流動的並不隻有負麵評語,良好的口碑也同樣會口口相傳流散出去。隻要切實做好失誤的補救,你認真處理善後的評語也會不斷傳播出去。

四、“信”字當頭來經商

沒有信譽,再聰明的商人也成不了大器。

——李嘉誠

□以誠信服人

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每天早出晚歸,但是還是一貧如洗。幸運之神憐憫他,決定幫他一把。

一天清早,農民拿上斧子到河對岸去砍柴,可是,他的斧頭突然就掉到河裏去了。農民不禁黯然淚下。這時,橋墩下的幸運之神衝他喊:“別傷心,我幫你把斧子撈上來!”

一會兒,幸運之神浮上來,舉著一把金斧頭,農民傷心地說:“這不是我的。”一會兒,幸運之神又舉出一把銀斧頭,農民看了看,說:“雖然這兩把斧頭很值錢,但都不是我的鐵斧子。”幸運之神隻好拿出鐵斧子,農民說:“這把才是我的!真是太謝謝你了!”幸運之神高興地把三把斧子都送給了那位農民。

農民的鄰居知道這件事後,也想去碰碰運氣。第二天。他到集市上花了一大筆錢特意定做了一把大斧子。他信步走到橋上,把斧頭扔到河裏,然後就蹲在橋上拚命號哭。過路人都以為他是個瘋子,從早到晚,沒有一個人幫他撈斧子。無奈之中,他隻好自己下河去撈,斧子沒有找到,還差點被淹死。回到家中就病倒在床上,休養了整整一個月。田裏的莊稼也因此耽誤了,這一年他顆粒無收。

對於上麵的故事,這裏不想說什麼深奧的道理。“別人的東西不要隨便拿”這不是在我們小時候媽媽經常告誡我們的嗎?隻是許多人健忘罷了。如果那位農民沒有誠實的品質,他能得到幸運之神的垂青嗎?而那位貪婪的鄰居想通過欺騙的手段獲得更多的財富,結果把自己也賠了進去。

誠實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隻有這樣才能站得直、走得穩、行得正。小孩子不誠實,長大就會變壞;老年人不誠實,大半生的清名就會毀於一旦;年輕人不誠實,後麵的漫漫長路就舉步維艱。一句話,沒有誠實的品德,你就會時時被人懷疑,處處遭遇排斥,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做人需要誠實,做生意更要以誠為本。雖然人人都說“無商不奸”,但是又有幾個奸商能把生意經營得紅紅火火,維持得天長地久呢?做生意需要精明,但精明不等同於欺騙。許多人都認為說謊、吹噓等手段在商業上是值得一用的,甚至認為是必須的,這也是為什麼誇大事實的廣告充斥在各個角落的原因。商家紛紛掩飾自己商品的缺點,卻把優點說得天花亂墜,但是殊不知,當他們的錢包鼓脹一點的時候,他們的人格也隨之降低了一分。如果商人決定把欺騙作為掙得財富的策略,遲早有一天,你會原形畢露!

翻閱商業曆史,真正存活下來的老字號商家,沒有哪一家是靠欺騙而長久不衰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講求誠信。也許有人會說,那是他們的招牌大、名字響,廣告做得好,但實際上,誠實是最好的廣告!

別人會因為你真誠的言行、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信譽願意和你合作,顧客被你的誠信打動,也會樂於光臨。隻有這樣你才能挖掘出周圍所有的“錢”能,才能有長遠的“錢”途。

有很多年輕人頭腦發熱,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和一時的安逸享受,最後卻把最寶貴的人格和清名都搭了進去,而且有可能失去的更多,這樣真是可氣、可悲又可惜。雖然誠實的人常常被人當作“老實巴交”的農民來嘲笑,但是這種人最後一定會得到獎賞,而欺騙的最終結果隻能是自己害自己。

商人抱著以“誠信”為本的原則來做生意,縱然一時間會不被同行理解,但最終做大生意的肯定是你。

□誠信為經商之本

在商場上真正成功的巨商,無不遵奉“誠”、“信”二字。那些靠坑蒙拐騙行事的小人,是經不起市場考驗的。

船王包玉剛的經營信條正好體現了這兩個字。包氏說:“你老老實實做生意,講實話,幹事規規矩矩,別人就對你有信心。事在人為,別人對你有了信心,生意就好做”。

“對人不能欺騙,做事不可以亂七八糟,這樣大家關係好,大家有實惠,生意就可以上去。不管是大是小都是這樣。”

在日本,華僑係統的銀行,可以無限製地接受融資申請,這是因為銀行對華僑客戶百分之百地信任。橫濱銀行的人員如此解釋:“中國人原本就是相當顧全‘信用’的民族,如果借錢不還,馬上失去信用,生意也做不成了。華僑對失信相當戒懼。在橫濱,經營中華餐館的人相當多,雙親和子女們都一起在店裏夜以繼日地辛勤工作。有這麼辛勤的人在店裏工作,就不至於經營失敗。因此,銀行也就不必在經營上給予指導或獻策,以期借款可以如期償還。由於完全不必擔心倒賬,所以才敢放心地對每個人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