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拓展生意以變求強第(2 / 3)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雖然金·吉列去世,但吉列公司仍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候的做法,把數量巨大的保安剃須刀作為軍用品供應美軍,隨美軍走遍世界各地。由此,吉列公司獲得了戰後的巨大發展。吉列公司並未就此止步,在世界經營剃須刀片的企業日益增多,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吉列公司為保護自己的優勢地位,堅持產品創新的決策,於1959年推出了新產品——超級藍色刀片,稱為藍色吉列,深受消費者的歡迎,連續創下了吉列曆史上銷售新紀錄。1962年銷售收入達到2.76億美元,利潤4500千萬美元,市場占有率高達90%,利潤率達到了16.4%,尤其令人震驚的是吉列公司以高達40%的投資收益率在當時的500家大企業中名列榜首。到1968年,吉列公司創下了銷售保安剃須刀片1110億支的紀錄。

但是,麵對世界各國同行業的激烈競爭,吉列想一統天下實在很難。意大利不鏽鋼刀片研製成功並投放市場,給了吉列公司一個沉重的打擊,使他們措手不及。吉列公司在意大利的一統市場一下子被不鏽鋼刀片搶走了80%。隨後不鏽鋼刀片又進入美國。吉列公司因拿不出和不鏽鋼刀片抗衡的新產品而節節敗退。麵對這嚴峻的競爭,吉列公司並未因此而驚慌失措,而是憑借自己雄厚的實力,繼續堅持新產品開發決策,迅速組織技術力量,投入大量資金全力開發研製不鏽鋼刀片。在意大利不鏽鋼刀片問世一年零六個月後的1963年9月,吉列公司把自己的新產品——吉列不鏽鋼刀片投放市場,竭力和意大利刀片抗衡。兩年後,吉列公司又推出第二代超級吉列不鏽鋼刀片。並且以新產品為依托,采取大規模廣告宣傳和降低價格策略,不久就把意大利刀片趕出了美國市場。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1960年以後電動剃須刀問世,形成對吉列剃須刀的新威脅。吉列公司采取的對策仍是開發研製新產品,他們研製的“雙排刃保安剃須刀”在安全、耐用、價格和能把胡子徹底刮淨等方麵,具有電動剃須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足以和電動剃須刀抗衡。

二、從沒有路的地方“變”出財路

在某些時候,你不得不做些跳躍,憑信念辦事。首先,再正確的決策做得遲了,也變為錯誤的了;其次,大多數情況下,確定性是不存在的。

——艾柯卡

□自己找出財路

許多商人哀歎錢難賺,其實他們缺少的隻是賺錢的眼光,以及付諸行動的動力。在真正的大商人眼裏,遍地都是錢。他們不僅善於賺錢,更善於從沒有路的地方變通地發現財路。

克拉倫斯·伯宰從小就對金錢很感興趣。因為他發現金錢能買到那麼多他想要的東西。10歲那年,他想買一支玩具手槍,就到處去找賺錢的門道。他發現一個農場裏有麝鼠,就給素不相識的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霍恩納戴博士寫了一封信,詢問他是否需要這種動物。

霍恩納戴博士回信說,動物園不需要麝鼠。但他告訴伯宰,一位英國農場主願意購買12隻麝鼠,每隻1美元。伯宰捕了12隻麝鼠,通過海運寄給英國農場主。可惜途中有三隻麝鼠不幸夭折,伯宰隻掙了9美元。他用這筆錢買了一把他渴望已久的單管手槍。

上大學時,伯宰利用各種機會賺錢。他總是能從別人認為不可能有錢賺的地方賺錢。有一天,他在學院附近的田野散步,看見一個露天的泉眼裏有上千隻青蛙聚集在一起,黑壓壓一片。他馬上想到:青蛙是蛇的理想食物,一定有動物園需要它們。於是,他又給布朗克斯動物園寫了一封信。果然,動物園願意花大價錢買一些活青蛙來喂蛇。這樁交易讓伯宰淨賺了115美元。不久後,他又抓了一些人見人厭的黑鼠,賣給哥倫比亞大學一位遺傳學家,掙了135美元。

大學畢業後,伯宰曾在一家水產品批發公司工作。在運輸過程中,如何對水產品保鮮,是一道難題。當時所有行內人士都認為,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老問題。伯宰卻從這個老問題中看到了賺錢的機會。自此,他潛心研究水產品速凍技術,獲得成功,並創辦了一家工廠,生產速凍魚。以此為起點,伯宰昂首邁進大企業家的行列。

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有賺錢的機會,你看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物都跟金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何發現這種聯係,是一個眼光的問題;如何把這根線接起來,為你帶來金錢,卻是一個投資運作手段的問題。兩者缺一不可。

地上本沒有路,它成就於拓荒者邁出的第一步;商場中本沒有財路,它萌生於創業者的第一個靈感。每一個新行業,都是大商人理想的成長環境。因此,不僅要關注那些大家賺錢賺得很熱鬧的行業,更要將眼光投向那些大家暫時還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丟開得失心再變

一流的商人都有幾分賭性,一旦認為某種轉變值得,就把成敗得失之心丟開,先做了再說。有人因此成功,有人因此失敗。但商人要想做大,有時隻能這麼幹。

霍夫曼製藥公司原先是一家小化工廠,它的創始人霍夫曼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商人,總想找個機會一飛衝天。

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那時候,科學家們已經掌握了人工合成維生素的方法,但無論企業界還是醫療界,還沒有人真正認識到它的價值。

有一次,霍夫曼偶然聽人談到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他隱隱感覺到,這可能正是他期待已久的機會。他花了兩個星期時間,對維生素做了深入了解。不久後,他出售自己的化工廠,以所得資金購得維生素專利權,又大量舉債,成立霍夫曼製藥公司,準備生產維生素。

霍夫曼此舉,使親朋好友大為驚駭,連一向順從的妻子也對他大發雷霆。他們普遍認為這是一個瘋狂之舉。但霍夫曼毫不動搖。因為他知道,世界上大多數成功人士最初都被人認為是傻瓜或神經不正常,他不在乎任何人罵他“瘋子”。

事實證明了霍夫曼的判斷力。隨著維生素的價值進一步被科學家證實,它成了一種頗受人們歡迎的產品。當其他企業家跟風而上時,霍夫曼製藥公司已經占得全世界半數以上的市場。

後來,霍夫曼率先將磺胺、鎮靜劑等藥品推向市場,都大獲成功。

現在,霍夫曼製藥公司已是全世界最大的製藥公司之一。

在進行前景難料的決策時,盡管老板能將得失心丟開,下屬卻可能心存疑慮。如果大家心意不一,在執行過程中未盡全力,再好的決策也可能引至失敗。所以,老板一定要將自己的決心傳達給每一位員工,使大家拋開疑慮,並力向前,如此才有希望達到理想的結果。

“隨身聽”是索尼公司的一項創新產品,它的問世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有一次,索尼公司的名譽社長井深大將赴美國出差。他對副社長大賀說:“我又要出差了,能否製作一種在‘普來司曼’上加上立體聲電路的產品來,哪怕僅有再生功能也可以。”“普來司曼”是索尼公司於1977年上市的一種小得可以放在手掌上的單聲道錄音機。大賀立即給技術部門傳達了井深大的指示。

技術部門將“普來司曼”的錄音功能除掉,然後配上耳機。井深大對這個樣品很滿意,拿來給會長盛田昭夫看,還說:“如果能研製出一種可以邊走邊聽的立體聲盒式唱機該有多好啊!”

盛田昭夫試聽了一下,也覺得效果很好。他感覺到,如果將它設計得更完美些,一定很有市場。於是,他當即指示有關部門著手研製這種產品。不久後,研究人員就研製出了一個分量更輕、體積更小的新產品。他們還給它取了個好名字:隨身聽。

但是,“隨身聽”能不能被消費者接受呢?對這個問題,公司決策層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它一定很有市場前景,也有人說它沒有錄音功能,肯定不受歡迎,還有人擔心,“隨身聽”可能對“普來司曼”的銷售造成衝擊。

由於大家意見不一,難以決斷。盛田昭夫經過深思熟慮,決定讓這款新產品上市,而且越快越好。他說:“我意已決,哪怕引咎辭職也要做!”

老總態度如此堅決,反對之聲頓消,大家都一心一意為開發這款新產品各盡其責。“隨身聽”上市後,很快出現旺銷的勢頭,成為索尼公司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

在決策中,總是存在某些不可預測的因素,世上至今沒有一個料事如神、百發百中的商人。如果凡事要等到十拿九穩才去做,那就根本做不了決定。所以,隻能拋開成敗得失的計算,大膽決策。商人無須在每樣生意上都成功,一部分成功,一部分失敗,同樣可以做大。

不論遲早,每個商人總會遇到一些好的機會,可以獲得大的成功。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必須在這些機會降臨時,能夠看出來。你還必須具有想像力、實行能力和願意努力工作等內在素質,才能抓住和利用這些機會。一旦看準了機會,確定了目標,你必須小心地擬定計劃。必須選擇合適的助手和同事,你對這些人必須深具信心,而且能夠激勵他們竭盡全力地執行賦予他們的任務。當然,在這整個過程中,離不開大大小小的決策,而且不大可能保證每次決策都正確。所以,在決策時,你還必須有承擔一切後果的心理準備。

□靈活改變經營戰略

經濟的發展所導致的社會結構的變化,對於部分商人的生意來說,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商人就要靈活地改變經營戰略,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

斯洛羅伯公司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百貨商業企業集團。然而,它的發家卻是以郵購業為起點的。

查理·斯洛原是一個辦理鐵路貨物運輸的代理商。由於幾次承運貨物被收貨人拒收,不僅影響委托人的生意,而且使自己夾在中間陷於難堪,於是產生了代理郵購的念頭。郵購銷售有很多優點:首先是方便顧客,尤其是鄉村的農民和居住在偏僻地方的人,可以省下跑路的時間和往返的路費,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想買的。其次是選擇的餘地比較大,可根據郵購商品目錄上對價格、性能和質量的介紹以及其他方麵的信息,做反複比較和充分考慮,選定自己要買的商品。再次是郵購的商品是顧客自己選定的,退貨的可能性較小,這對經營者是有利的。美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郵購市場潛力很大。盡管郵購要顧客付出一筆郵寄費,但那些珍惜時間和重視效率的人是樂意這樣做的。斯洛認定郵購業務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他終止了貨運代理的工作,開設了郵購商店。不久,郵購業務開展得熱火朝天。幾年時間他的郵購網就遍布了整個美國。1900年至1910年10年間,營業額從110萬美元擴大到6100萬美元,增長了近60倍。1920年營業額突破2個億,達到2.45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許多美國人從鄉村和偏遠地區流入城市,城市人口猛增,這使消費市場出現了一種對郵購業經營不利的形勢,加之經濟危機的影響,使斯洛羅伯公司的營業額降到1.6億美元。然而斯洛羅伯公司並未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因時製宜采取了靈活調整經營的決策,開始實行從郵購銷售到城市商店零售的經營戰略轉變。1952年至1961年,斯洛羅伯公司在美國各城市先後開設了378個零售商店,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連鎖商店係統。零售商店6年的營業額居然超過了郵購銷售50年的營業額,充分顯示了因時製宜調整經營戰略決策的正確性。新的經營戰略確定了以後,麵臨新興廉價商店和原有百貨商店兩個方麵的競爭。斯洛羅伯公司所采取的對策是:製定實施“商店采購供應計劃”。即由公司決定采購商品的種類和商品最高限價。為保證所采購商品質優價廉,商品從購買原料、生產製造到交付零售整個過程,全部納入“商品采購供應計劃”。他們以強大的銷售能力為後盾,能夠以巨額采購數量使生產者願意接受公司極低的采購價格,並願意按公司的規定和標準進行生產。“商品采購供應計劃”使斯洛羅伯公司的商品價格比廉價商店的價格還低,但其利潤卻高於後者。斯洛羅伯公司具有無以匹敵的競爭力,1964年一躍成為美國第一大百貨公司。隨後,他們又在經營範圍上不斷擴充新項目和新品種。

三、以顧客的喜好來“變。”

要提供正確的產品,必須先了解市場。

——盛田昭夫

□緊追顧客的喜好

顧客隻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商人不能以自己的價值判斷來揣測顧客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向市場推出商人自己鍾情的商品,而不考慮顧客的感受,是做不成生意的。

成功的商人緊緊追蹤顧客的喜好,在推出產品之前,首先搞清這種產品受歡迎的程度。這正是他們把生意做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艾柯卡是一位經營奇才。當他出任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時,這家公司正因產品嚴重積壓而陷入困境。經過一番調查,艾柯卡計劃以敞篷車為主攻重點,打開市場突破口。當時,敞篷車在市場上已經銷聲匿跡10年了,因為它有不能安裝空調器和立體聲收錄機等缺陷。艾柯卡卻認為,敞篷車具有其他車種所沒有的自由個性,完全可能激起老一輩車手的懷念和新一代車手的好奇。

但是,艾柯卡明白,重要的是消費者的價值判斷而不是自己的猜測。他決定用“投石問路”的方法先試探一下市場。

艾柯卡指揮工人用手工製造了一輛色彩新穎、造型奇特的敞篷小汽車。然後,他親自駕駛著這部車,每天出沒於購物中心、超級市場和娛樂中心等人群密集之地。每到一地,都有一大群人圍著它,詢問它的價錢和出產廠家。艾柯卡一麵耐心地回答,一麵樂得心裏開花。看來自己的判斷沒錯,敞篷小汽車確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不久,克萊斯勒公司正式宣布將生產“男爵”牌敞篷汽車。消息發布出去後,美國各地的汽車愛好者爭先恐後寄來訂單。結果,第一年敞篷汽車就銷售了23000輛,克萊斯勒公司大獲其利。自此,克萊斯勒公司擺脫了不景氣的局麵,步入順境。

顧客的喜好是暢銷的希望所在,每一個商人都渴望提供受消費者歡迎的商品。他們的苦惱在於:顧客喜歡的到底是什麼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可靠的辦法是走到顧客中間去,進行實地調查,不能將希望寄托在猜測之中。

美國米利肯公司的一個重要經營策略是“傾聽顧客意見”。這家生產工業用紡織品的公司,其主要客戶是加工紡織品原料的紡織廠。

為了給客戶提供“正確的產品”,米利肯公司采用了“走出辦公室,與客戶在一起”、“搞生產的同搞生產的見麵”等方式。具體做法是:定期派本公司一線工人,去接觸客戶工廠的一線工人;派本公司管理人員去接觸客戶工廠的管理人員。由於雙方處在相同地位,感情易於溝通,而且可以在現場直接看到產品加工的整個過程,對本公司產品的優缺點一目了然,這對今後改進產品質量無疑極有幫助。

為了提高員工的傾聽水平和交際能力,米利肯公司還辦起一所“傾聽客戶意見學院”,對公司所有人員進行輪訓。

公司董事長羅傑·米利肯也跟其他管理人員一樣,經常“走出辦公室,與客戶在一起”。他的工作時間80%花在與客戶的溝通上。有人問他:“你和你的高級主管們都在為顧客奔忙,誰來照管你們的企業呢?”米利肯答道:“如果我失去了親愛的顧客,還有什麼事情可忙呢?隻有更好地解決顧客的問題和要求,才會給企業的發展贏得更多的機會!”

產品的普適性不但會受群體個性的限製,也會受地域特征的限製。一種在此地暢銷的產品,可能在彼地無人問津。這就要求入鄉隨俗,但這正是商人們容易忽略的盲點。在了解客戶的喜好時,他們往往是根據某一地的客戶需求做出判斷。但正確的做法是,你的產品銷到哪裏,你就應該去了解這個地方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

日本山內豆腐公司是一家老牌企業,它的豆腐在國內一直很有名氣。後來,公司計劃開拓美國市場。為了解這一計劃的可行性,公司先派員到美國去實地考察。

在考察中發現:美國市場對豆腐的年需求量僅7000萬美元左右,卻有朝鮮、日本、中國和美國人經營的200家豆製品公司參與競爭。不過,豆腐這種低熱量、高蛋白的天然食品越來越受注重保健的美國人青睞,預計它的銷量將呈上升趨勢。

調查人員同時還了解到一些重要信息,比如:美國人主要是在超市購買食品;許多人之所以不買豆腐,主要是認為它不易攜帶或者不知道吃法。

根據調查結果,山內豆腐公司做出決策:在美國設立豆腐廠,改變傳統製作方式,生產適合美國人飲食習慣的豆腐,同時,產品包裝必須適應美國超級市場的銷售方式。

為了爭奪市場,山內豆腐公司在媒體上頻頻打廣告;為了做大市場,他們還通過各種途徑向消費者介紹豆腐的烹調技術,同時聘請醫生介紹豆腐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以增強說服力。

幾年後,山內豆腐公司月銷豆腐100萬塊,成為美國最大的豆腐供應商。

了解顧客的喜好,需要人力物力投資,這正是許多商人放棄市場調查的原因。但是,舍不得在這方麵花錢,就可能因為生產錯誤的產品賠大錢。

有些商人之所以疏於市場調查,不是怕花錢,主要是缺少調查市場的技術。這大概是一個人力資源的問題。隻要找到合適的市場人才,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變出自己的特色來

在商場中,新產品與新技術確實比較容易爭得領先優勢,但是,產品與技術很容易被競爭對手複製,也許過不多久,相似的產品就出現了,甚至複製產品比原產品缺陷更少、使用更方便、價格更便宜。所以,新產品隻能爭得暫時的優勢,而不是永久的優勢。

要想保持長久的優勢,一定要有對手不易模仿的特色。比如可口可樂,它的配方中有一種“神秘物質”,上百年來,無數對手進行研究,都未弄清它究竟是什麼,所以可口可樂一直都是一種特色鮮明的王牌飲料。

在做生意時,最好不要一味模仿別人,要強調自己的特色,堅持自己的特色,直到它被市場接受。

費拉加莫出身於意大利一個貧苦農家,少年時即在鞋店學會了手工製鞋的手藝。後來他移居美國,曾在加利福尼亞一家製鞋廠打工。幹了幾個月後,他深深感到,流水線無論如何做不出令人滿意的鞋。因為人的腳大小形狀各不相同,這不是流水線生產的有限規格能滿足的。雖然這種鞋便宜,但一定會有人寧願出更多的錢,買到按他們的腳定做的鞋。於是,費拉加莫離開工廠,辦起一家手工製鞋鋪。

費拉加莫對市場的判斷果然沒錯。雖然絕大多數人出於經濟考慮,不得不接受流水線生產的鞋,那些有錢的闊佬和明星,卻崇尚舒適和時髦。費拉加莫將這些人定為目標顧客群,每雙鞋都按對方的腳專門設計,特別強調完美和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