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商品美的創造(四)(1 / 3)

二、商品美的不同表現方法

我國的國情與歐美和日本大不相同,無論社會製度、經濟、文化、生活習俗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商品美的表現手法上,照搬國外的設計流派是不足取的。例如,國外開始對標準化進行衝擊的時候,我國的標準化工作卻方興未艾,還大有加強的必要。又如超級市場在我國還剛剛興起,在發達國家卻已趨向萎縮,代之以各種大型專買商店。由於經濟基礎、消費水平等原因,我國的工業設計暫時還不可能有質的轉變。“摒棄包括斯”在我國似乎還為時過早。我國物質產品還很不豐富,供不應求的局麵還未徹底改變,“適度消費”仍是我國較長時期內的消費方針,因而還不能對商品個性化、多樣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發達國家,也許到了“後現代”為主、“現代”為次的階段,而我國尚處在“現代”為主,“後現代”為次的時代。但正如發達國家一樣,“後現代”和“現代”是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共存於一個時期的。

中國有深遠的文化源頭和優越的社會主義製度,又有東方人細致、含蓄的品質,盡管我國技術手段還不先進,商品生產很不發達,但在商品美的表現方法上卻是豐富多彩的。

(一)時代感和民族感

商品的時代感是機械化大批量生產和先進科學技術(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種時代感體現在產品的功能上是多功能,高效用;體現在產品的形式美上是沒有虛假多餘的裝飾,而和現代生活、欣賞習慣相一致。富於時代感的商品大都采用抽象的設計手法。商品的立體造型和平麵構成都運用點、線、麵抽象的幾何形,根據商品的功用、質地、牌名、商標、製作方法等方麵的特點,把商品內在的實質含蓄地、深刻地表現出來,形式單純簡練,富於啟迪性和概括性。1917年至1921年之間,荷蘭的蒙德利安為中心的“新造型主義”,對我國的產品設計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該流派主張,放棄一切具象的、再現的要素,以水平、垂直及原色的幾何形配置構成畫麵,以麵的組織確定純粹的生命表現,並且預言色彩與造型本身便能構成一種足以表達情緒語言的因素,如同音樂的音階直接訴諸心靈一樣。在浩瀚如海的商品世界中,商品的造型和裝飾越簡潔,信息傳遞也越迅速,商品也越有個性。

抽象的幾何形表現,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市場銷售和消費者審美心理的要求。現代科學技術的發達,產生了許多新的商品,如電子產品、音像產品、家用電器、自動照相機等等,為人類帶來了更多更高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這些商品,不光具有自然材料的厲性,而是現代科學原理的產物,很難用具體形象來表現它的內涵。而抽象的幾何形式,具有表現現代產品的能力,它能表現抽象的科學的概念,表現商品內在的實質。例如曲線、折線、縱橫線、放射線等構成的造型或平麵設計,可表現“電”、“磁”、“光”、“波”等電器產品的“神態”和內涵。由於機械化大批量生產,現代產品本身具有單純的、條理的字的幾何形因素。例如,電風扇的扇葉和外框架的發射形結構;電子計算器上整齊數字電鈕的排列;錄音機上擴音轎叭的紋理構成;洗衣機快速旋轉的規律等,都為商品的造型和裝飾提供了很好的幾何形素材。

在強調商品的時代感時,是不是可以忽視其民族感呢?恰恰相反,商品越是向現代化發展,越要注意發揮我國商-品的風格個性和民族特點,即把時代感和民族感結合起來。所謂民族感,意指一個民族由於生活習慣、居住地區、社會思想形成了在文化藝術上的一種獨特的風格,商品作為日用品時,應適應現代的生活需要;作為藝術品時,則應適應現代的審美要求。提倡民族化並非簡單的複古,而是提倡具有現代精神的民族化。怎樣才能做到民族感與時代感有機地結合呢?

第一,形式脤從內容,內容確定形式。任何美的事物都是由美的內容和美的形式所構成的。美必須以合乎規律的形式而存在。美的形式必須從屬於美的內容。美的形式是隨著美的內容的展開而發揮出來的具體功能,是美的內容在外在方麵的完善。

就商品美來說,如果把商品的固有特色作為美的基本內容,那麼,尋找適當的形式去表現這一內容,就成了研究商品美表現方法的主要課題。商品是以表現時代感為主,還是表現民族感為主,要看商品的屬性和消費對象。如家用電器給人的感覺是現代文明的產物,從材料到工藝、從功能到形式都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對這類商品的造型和裝潢設計首先要突出其使用功能和特點,在藝術處理上要簡潔大方,運用一些現代技術和藝術的表現手法。而對於食品、土特產品、旅遊紀念品、文房四寶之類的商品的裝潢則可采用帶有民族色彩的表現手法,如傳統的中國畫潑墨、磚刻、剪紙、卷草紋樣等。

第二,外來形式民族化,民族形式現代化。外來的東西民族化,例子很多,如現在大家都穿的人民裝、“中西式”女裝就是西式服裝的民族化。另一方麵,民族形式也應向現代化融合。即在形式簡化的同時,注意保留原有的痕跡。例如一種電子石英掛鍾,采用正方形木框,木框上又嵌著規則有序的方塊,造型極為簡單,但木框整體鑲嵌上去的木塊不在一個平麵上,產生深淺、遠近之感,使銅色的木紋更加醒目,在現代感中體現出古香古色。一種陶器商標,圖案是我國獨有的珍稀動物白暨豚,民族感很強,但它采用簡化、變形的圖形,主體是四分之三個圓,然後切出一個直角,再加上幾根細致的曲線,使其有所變化,用大麵積的體型表現陶瓷造型粗狂的特點,這樣就把時代感和民族感融為一體了。

(二)粗獷與細膩

粗獷與細膩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但是兩者之間又存在著辯證關係。這就是美學中所說的“藝術辯證法”。藝術辯證法運用於商品美的表現手法,能使商品的藝術風格不斷更新、發展,諸如,粗獷中顯妬細膩,豔麗中呈現樸素,柔中有剛,豪放中隱含媿約,動中有靜,有限中表現無限等等。商品美如能巧妙地運用生活中的各種辯證關係,就可以增強藝術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達到以少勝多,以小顯大,以偶然表現必然,以個性顯示共性等審美效果,用經濟的手段表現最豐富的生活內容。商品的藝術形態之所以能夠“言有盡而意無窮”,產生“言外之意”、“韻外之致”、“像外之旨”等審美效果,就在於善於通過有限的、偶然的、個別的形式去表現無限的、必然的、普遍的思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