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普通外科(2)(1 / 2)

六、奇毒(流火)

診斷:局部皮麵潮紅,發熱,境界明顯呈片狀,健康皮膚麵分界清楚,壓痛,多見所屬腫痛發炎,且有全身性炎症症狀。驟然發病的重症,可見惡寒高熱。局部炎症不顯著,又無全身症狀的應與皮膚過敏,又所謂類丹毒作鑒別。

治療及預後:

應重視感染灶及局部的消炎治療。全身性廣譜抗生素治療。重症病例應予靜脈點滴青黴素(過敏試驗後)患肢必須放置高位,安靜臥床。可同肘並用藥品。

局部處置麻藥加抗生素(過敏試驗後)用於丹毒病區周圍皮下作封閉治療,範圍不大可連用於所有病變基底部皮下,均注入藥液全部浸潤,隔2-3日一次效果特佳。局部皮麵冷濕敷。如有糜爛或肛裂等汙染源感染病灶,必須同時加以治療,可用高錳酸鉀稀釋液(約溫熱水作局部浸泡,日2-3次,每次5-10分鍾包括便後消炎徹底促進治愈。

反複發作的複發性丹毒,久治不愈的可繼發深部淋巴鬱積症而出現肢體象皮病現象。

七、手小創傷後感染

診斷:指端受外力打擊後,可見甲下積血,指端軟組織腫脹,或也見有較小破損,但指甲外觀完整,甲根尚完整。

治療及預後:

可在嚴格的局部消毒下,毋需作局麻用細針注射器,沿指甲尖端甲下與甲床間穿刺,進入甲下抽除積血,並即刻外用酒精濕紗布外敷,自指端用膠條加壓包紮1周。如在其後經過中未見疼痛加重,可能一次性治愈,不致再因積血後引起化膿,仍能保持指甲生長。

甲溝炎本病是浪指甲兩旁和甲根部皮下組織發炎。

診斷:可見甲溝周圍皮膚有小撕裂創傷,所謂有倒刺被逆剝後所致。或因剪除指甲在端側部不夠光滑受損後引起感染,皮膚紅腫,痛,甲溝內溢膿,最後可擴展至甲下積膿。

局部處置:不論初起例或已至化膿晚期,一律應將患指用溫熱水藥液浸泡治療,用1/1000高猛酸鉀液置於杯中,化膿情況較明顯的可換其他殺菌消毒溶液。稀釋石破敢、1,01等,溫熱水40度左右,以較熱的為好,每日1-2次浸泡,每次10-20分鍾。如已有表皮下積膿,應剪除表皮,甲下積膿時即應早期拔甲,以期指甲可能再生。

及早用溫熱的藥液浸泡患指治療,為促使化膿軟化最終必須達到切排膿為百的,所以藥液以每次5分鍾。如感染的指頭掌麵為胼胝狀角化過盛組織,因而,不易發現已有積膿的軟化病灶,所以在泡手軟化指端角化組織後,在細查時可應用棉棒小棍,或火柴炎症區,探索觸診中痛覺最為敏感之處,即積膿的在部位,爭取早期手術切開,達到排膿消炎治愈的目的。

以配合切開引流並綜合以消炎為目的,可以作指根部兩側麵深達指骨旁注入麻藥加抗生素(過敏試驗後)作封閉療法,隔1-2日在患指根部兩側或在患處近端側封閉1次。注意局部休息,抬高患肢。對出現全身症狀病例,應注意有無並發症存在,也可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綜合治療。如延誤治療日久後,可能出現指骨骨髓炎等遺留殘疾。

八、指蹼部(指趾間部)感染診斷

常見手掌胼胝肥厚,因磨擦過度而皸裂,後繼發胼胝下感染,或在出現水皰後汙染。局部紅腫疼痛,先在指蹼部背麵出現炎症,指屈伸處的掌指關節疼痛加重,但活動尚不受限。

治療及預後:及早應用抗生素全身應用。同時作患手溫熱藥液浸泡,日2-3次,每次10-20分鍾,溫度約401;偏熱為好。因爭取如不能達到消炎控製可促使胼胝下感染病灶液化而形成膿腫,須及早發現切開手術引流,必要時作指蹼掌之間的對口引流。切開引流後,應仍於每次交換敷料前,先作患手藥液的熱浴治療,此時可於熱水中加用消毒藥物。如此可使引流膿液徹底,消炎更快,能充分發揮治療效果。

一般為繼發感染,池見於肌腱勞損或外傷後,如處理不當將影響手指功能恢複。

診斷:注意附近處有無外傷或炎症繼發所引起。患指呈半屈曲位外形並全指炎症明顯,他動時出現劇痛。伴有全身性炎症症狀與指頭尖時表現為指端皮下炎症可作鑒別。

治療及預後:及早開始全身治療,如用抗生素及磺胺類藥品。為預後問題與時機爭取時間廣抬高患肢,固定,安靜休息。患指(或全手)熱水浸泡同以土所述,如不能達到消炎目的,應於發現積膿時及早作手術處理,以免遺留嚴重的指功能障礙並應注意在控製炎症後,使之恢複指功能。運動過程中,使手在溫水浴中及早開始練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