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隊於2月7日到達了強風不斷吹襲的比爾特毛爾冰河的露岸地帶。雖然絕望與酷寒已使他們衰弱不堪,但科學的目標仍驅使他們收集了附近15千米的岩石標本,以備日後做研究用。由於體力不支,爬下冰河花費了比預定更多的時間。途中有一位隊員摔傷後死去,還有一位隊員雙腳凍傷嚴重,明知自己已無法前進,為了不拖累全隊,就在一天夜裏離開隊伍,消失在無情的暴風雪中了。
還有3個人,所剩的燃料油僅僅夠他們做飯和取暖用。可偏偏又沒有小心,讓油從罐子底下慢慢漏掉了不少。
3月21日,離他們在歸途上的下一個食物貯藏所還有20千米,這本是可以很快趕到的,但一場暴風雪又迫使他們不得不就地宿營,還保存著一點兒力氣的斯科特在日記上寫著:“假使我能生存下來,一定要將同伴們的勇敢和毅力寫成故事。現在唯一能令我感到安慰的是,這一本很短的日記和我們的遺體,至少能說明我們到底做了什麼事。”
大約過了一個星期之後,日記上留下了他的絕筆:“昨天和今天,隻要有機會,我們隨時都可以出發前往20千米遠的食物貯藏地,但是直到今天傍晚,帳篷外的暴風雪仍然繼續不斷。雖然大家都很失望,但我們還是要忍耐到最後。我們的身體已經愈來愈虛弱,距離最後的死亡已不太遠。很遺憾,我無法再寫下去,斯科特。上帝啊,請保護我的同伴吧!”
當8個月後人們發現他們的遺體時,看到兩名隊員都睡在睡袋裏,互相靠在一起,斯科特的睡袋是打開的,伸出一隻手放在一名隊員的身上。他們的遺體旁有一個大袋子,裏麵裝著企圖運回基地做研究用的15千克冰河岩石。不,那裏麵裝的是他們的執著追求,它存留在科學家們生命的最後一息!
沙克爾頓成功地逃離了冰海
南極是世界上最嚴酷的地方之一。到南極探險,不僅要經受得住寒冷的考驗,而且還要冒著生命危險。歐內斯特·沙克爾頓爵士曾在1901年參加過斯科特的探險隊進軍南極極頂。1907年,他自己又率領一支探險隊攀登南極極頂。兩次南極探險,雖然他沒有到達南極極頂,但已是頗有聲望的探險家了。
1914年,他又率領由11名科學家和17名船員組成的一支探險隊,乘坐“持久”號考察船,前往南極探險。不幸的是,“持久”號被海冰圍困,動彈不得。他們呆在南極附近的威德爾海中已經有11個月了。
時間是1915年9月,南極短暫的夏天來臨了,威德爾海的冰開始融化了。但誰也沒有想到,鋒利的冰塊把“持久”號碰碎了,船員們隻好棄船而逃,跑到附近的浮冰上落腳,眼睜睜地看著“持久”號被冰海吞沒,鑽進了南大洋的冰海底下。
考察隊的28名成員擠在一塊厚厚的浮冰上,搭起了3個帳篷。對此,探險隊的隊長沙克爾頓和“持久”號的船長沃斯利並不擔心,因為他們還有足夠的生活用品和3條十分結實的小船。他們在浮冰上暫時安下了家,捕捉海豹和企鵝為食。
艱苦的5個月過去了。5個月中,浮冰隨著冰和海流向北漂浮了960千米。1916年4月19日,一聲巨響,他們賴以立足的浮冰裂開了。人們急忙把小船扔進冰冷的水中,爬進船去。小船的四周全是塊塊浮冰和嗜殺成性的虎鯨。他們小心地避開冰塊的撞擊,緩慢地劃向象島。象島是南設得蘭群島中的一個小小的、孤寂的岩石島,由於離他們最近,所以沙克爾頓決定到那裏去安身。他們有時劃著小船,有時在冰麵上托著小船,經過5天的艱難行程終於到達了這個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