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司徒走去說親,呂布將高興十分。
貂蟬女橫目一笑,董卓相懷恨在心。
這個字好!另一位丹青妙手也獻上自己的賀禮,老壽星又念:
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
橫墨數尺,體百裏之回。
妙!妙!妙!於是,他們相互擊杯而飲,歡聲滿堂。
原來,這兩則謎語的謎底是“德”和“山水”。
寶釵應謎
《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年元宵節,賈元春回娘家賈府省親,其間為了增加情趣,她出了一些燈謎讓眾人猜。賈母、賈政見元春喜歡燈謎,便擺下筵席,舉辦了一次春燈謎會。
其中賈寶釵作的燈謎是:
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葉落歎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
賈政看了心想:寶釵如此小的年紀,竟作如此傷感的燈謎,心中甚感淒婉。果然,這個燈謎後來成了賈寶釵人生的結局。
賈寶釵這則燈謎的謎底是“竹夫人”。原來,“竹夫人”是一種用竹篾編成的東西,圓柱形、中空,約長三四尺,有許多大窟窿,可透風,夏天睡時可抱著取涼。
慈禧作謎皇帝猜
清朝時很流行猜燈謎,每逢新春,不僅民間到處有猜謎活動,皇宮裏也如此。
慈禧太後也是一個比較喜歡猜謎的人。有一次,慈禧令太醫作謎給她猜,太醫作了一則“踏雪尋梅”,打中藥名“款冬花”的謎,她大加讚賞。
慈禧不但喜歡猜謎,而且也能製謎。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慈禧與光緒帝率領宮廷後妃、大臣倉皇逃到西安,有一次皇後說道:“老佛爺,說個謎語讓我們猜吧。”慈禧應道:“好。”
這個謎語是:
一家好好過,怕聽五更雞;
雞鳴三唱後,白晝失東西。
慈禧說完讓光緒猜,但光緒猜了三次才射中。這則謎語的謎底是月亮。
老秀才出謎製勝
古時候,有個叫李三的人,略通文墨,但自認為了不起。一次,和別人賭猜謎,謎麵是:
兩個幼兒去爬山,沒有力氣上山巔。
歸家又怕人笑話,躲在山中不肯還。
李三想了很久,最後總算猜了出來,興衝衝地拿著這個謎去考村中的老秀才。秀才一見,哈哈大笑,原來這則謎正是他出的。
秀才拍了拍李三的肩膀,說:“我這裏還有一則字謎,也請你猜猜。”說罷,說道:
老大老二和小三兒,弟兄三人逗著玩兒,
老大踩著老二的頭,剩下小三兒在下邊。
李三想了好幾天,還是猜不出來。老秀才告訴李三,這兩則謎語的謎底是幽和奈。
王老板請酒
從前,有一位姓李的秀才喜歡邊喝酒,邊猜謎。一日,他依照平常的習慣來到“太白樓”。王老板一見李秀才,便笑道:“我出個謎你猜。”說罷吟道:
唐虞有,堯舜無;
商周有,湯武無。
李秀才馬上應道:“我將你的謎底也製成一謎,你看對不對。”說完製出一謎:
跳者有,走者無;
高者有,矮者無;
智者有,愚者無。
李秀才又接著說:
右邊有,左邊無;
涼天有,熱天無。
王老板又道:
哭者有,笑者無;
活者有,死者無。
秀才接著說:
啞巴有,麻子無;
和尚有,道士無。
老板哈哈大笑,擺出豐盛酒菜,請秀才開懷暢飲。原來,王老板和李秀才講的都是口字。
孔子出題
有一天,孔夫子在堂前給學生講課。顏回和子路在灶下燒火煮飯,他們卻為一個字的讀音爭論不休。
孔子走過來為他們做出裁決後,回到堂前,對大家說:“我出個謎,謎底就是適才那兩位所爭的字。”
接著,便念念有詞說道:“顏回喟然而歎曰是也,子路率然而對曰非也;夫子莞爾而笑曰是也而直在其中矣。”子貢、子張等人,多在“是”呀“非”呀上下工夫,結果都沒有猜出來。
有子卻根據“是也而直在其中矣”的提示,猜出了這個字。夫子大悅,馬上提拔有子擔任他的助教。原來,這個字是:乜。
紀曉嵐難倒皇帝
一年正月十五燈會,乾隆皇帝雅興大發,和群臣們一起來到翰林院文華殿猜燈謎。走到中廳,隻見一隻大燈上寫著一副謎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卻是妙文。
乾隆反複吟哦,苦思冥想,久不能破,甚為狼狽。
身旁有位文官見狀,忙為皇帝打圓場,笑道:“解鈴還須係鈴人,還是請製此聯謎的紀學士自揭謎底吧。”
紀曉嵐眯著眼微微一笑,朝皇帝拱了拱手,然後揮筆寫了兩個大字。眾人俯身一看,無不稱絕。
原來,這則謎聯的謎底是“猜”和“謎”。
祝枝山闖席巧對謎
祝枝山是個有名的食客。一天傍晚,唐伯虎和文徵明躲在一起飲酒作樂,不知怎麼被祝枝山知道了。他趕到那裏,大聲嚷道:“今朝有口福,不請自來也!”說罷,坐下便要喝酒。
唐伯虎暗使眼色,文徵明曉得此意,站起身來對祝枝山說:“今日喝酒有個規矩,那就是要應景吟詩一首,且詩要含謎,吟出詩來方能飲酒。”
祝枝山明白這是在故意為難自己,但嘴上卻不饒人,說道:“這有何難?”
酒令開始了,唐伯虎第一個站起來吟道:
菜兒香,酒兒清,不喚自來是此君。
不識人嫌生處惡,撞來筵上敢營營。
吟完朝祝枝山看了一眼,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接著,文徵明起身微笑著吟道:
夜色晚,睡夢濃,不喚自來是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