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年後青丘山」
今日天氣特別的古怪,進山砍柴的樵夫看著山裏濃重的大霧,擦了擦臉上的汗,“怎麼早上天氣還好好的,下午居然下這麼大的霧?”
樵夫想起家裏長輩傳下來的話,這山裏恐怕有神仙哩,莫非真是山神駕到?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樵夫立刻放下身上擔的柴,雙膝跪地,衝著霧靄的方向連連磕頭,“山神爺爺在上,小人隻是砍柴的,無意冒犯山神爺爺高駕……”
“樵夫大哥,樵夫大哥?”
樵夫晃過神來,才發現自己身旁站了一個青年男子,一瞬間又有些愣住了。樵夫沒念過書,沒辦法像那些讀書人一樣想出一大段一大段的話來讚美,隻是覺得這男子長得分外好看,鼻子眼睛無一不漂亮,他過去三十多年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看的人,也不顧什麼規矩禮貌,隻直直地盯著男子瞅。
“樵夫大哥?”
“哎哎。”樵夫終於回過神來。
“請問,您知道玉曉山怎麼去麼?”
“你要去玉曉山?小哥兒,不是我說,這玉曉山離這兒幾萬裏之遙,光靠走,您猴年馬月才走得到啊。”
男子笑了笑,“無妨,大哥告訴我一個方向就行。”
“這,這我也沒去過,隻是聽說在東南方向,小哥兒下了山,到附近的城邑去問問,說不準有人知道。”
“好,多謝大哥了。”男子躬身作了一揖,就沿著山下去了。
眼下大霧彌漫,不多久,男子就失了身影,樵夫還愣在原地,喃喃自語:“這小哥兒是什麼時候到我身邊來的?長得這般好看,難不成,這小哥兒是神仙哪!”樵夫想到這裏,又慌慌張張地跪下,對著男子下山的方向磕了幾個響頭,“山神爺爺莫怪,山神爺爺莫怪……”
「人界」
青偃自從問了樵夫玉曉山的方向之後,就一路向東南方向走去,走了半晌才發現這個城邑。
唉,哥哥說的果然不錯,自從封神之戰之後,人族中興,現在這副繁華的景象,比之封神之前,果真是好多了,人族真是個奇妙的種族。
他這七百多年大多都跟隨青弋哥哥在山洞裏修行,好不容易才生出第三條尾巴,化出人形,按照族裏的規矩,要出來曆練一番,才能得到族裏的承認。說起來,這是他第一次獨自來到人間。
自從昊天、瑤池二帝執掌天庭,敕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之後,遊走在人間的散仙就少了很多。
青偃一邊走,一邊仔細地觀察,對他來說,凡世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新鮮的。
哥哥說,於他們九尾一族來說,萬事萬物都不過是一片鏡花水月的虛影,就像青丘山上的青草,就算不停地變換不停地生長,就算別樣的美麗別樣的哀傷,也與他無關。他隻等最後時機到了,度劫飛升,成就最後的永恒。然而,就算與己無關,也去體驗一番得好。
既然哥哥這樣說了,那麼他便隻當看一場戲罷了。
青偃正欲加快腳步,卻忽然感到一股妖氣。
這倒是奇怪了。
眼下天界有仙族在,人界被人族占,妖族經曆巫妖大劫之傷,餘下的不過是後天的精怪,早已不複上古妖族的氣魄,大多都選擇找一處僻靜的洞府修煉,以期早日修得正果,脫離妖道,因而在人間的妖就更少了。他此番出來,也是因為試煉的需要。
而且,聽聞人界有修道士,打著斬妖除魔的旗號,奪妖族內丹增加自己的修為,五百年以下的妖怪幾乎不敢出來。
依這妖氣來看,至多不過是個三百年的小妖。不過,這氣息倒是從未聞見過。
青偃耐不住好奇,循著妖氣找了過去,在人群中,一眼看見了那個小妖。
她穿著淡藍的衣裙,衣袂翻飛,恍若浪花飛旋;她身上掛著貝殼飾物,走起路來“叮叮當當”作響,像是采珠女的低吟;她三千青絲用一根海藻綠的發帶簡單地係著,露出一張俏皮精致的臉頰,眉心一顆碧海鮫心珠熠熠生輝。
原來是個鮫女。雖然幻化了黑發黑眸,鮫心珠確實掩蓋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