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近淩晨,但眾人均無倦色,又開始議論紛紛,有的說可以先將這台車床的主軸與軸承徹底更換,有的說先要換掉絲杠,更有的說目前這台車床已經足夠了,不需要更換任何零件,眾人一時爭論不下,又齊齊看著劉少成,看他有如何說法。劉少成笑道:“這台車床雖然算是造好了,但其隻是製造下台個車床的必要工具,除了用於製造第二台車床所必須的零件之外,這台本床本身並無其它用處,等到第二代的車床製造出來之後,它也該壽終正寢了。至於車床的操作,估計現在大家都是初級水平,包括我也是一樣,但由於目前隻有一台車床,因此也無法召集人員前來培訓,這第二台車床的零件,就要幾位親自上手製作了,新的車床不僅要加上刻度,而且精度也要大為提高,雖然眼下這台車床的精度尚存在一些問題,但製作出一百件,總能挑到一兩件滿足要求吧。如此一來,隻要有了第一台,就會有第二台,第三台,而且一台比一台更為精準。這就是製器之器,這就是工業母機。”
眾人聽得一陣點頭,又聽劉少成道:“等到新車床的精度達到要求後,還要製造鑽床、銑床、刨床與鏜床,這些機床的設計圖紙已由李老伯修改了多遍,基本上能夠滿足日後的加工要求,隻是由於車床也能代替其它機床的一些功能,因此車床的製作最為優先。”其實,劉少成在設計鑽床、鏜床等加工機械時,也隻是提了些建議,又對李鐵匠等人不斷加以指點,如此看起來便顯得其它種類的機床都是出自於李鐵匠、鄭瑾等人的創意,這也是劉少成為了盡量避免其它人懷疑到自己的知識來源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鄭瑾忽問道:“公子,這些機床如采用水力驅動,效率應該能提高不少吧?”劉少成笑道:“鄭師傅不必太過心急,關於機床的動力問題,我前日忽然靈機一動,又想出一個解決辦法,隻是要完成此事,卻須先將更高精度的車床製造出來才行,我這兩天會先做出一個模型,眾位師傅到時又有得忙了,不過先用水做動力也很好啊,畢竟用水力動力比較均勻,車出的零件更加光滑,速度更加快,這幾天大家就把水力車的動力用皮帶給傳到車床上吧,這也是暫時的。”
此時天色已亮,劉少成將零件加工之事交與鄭瑾後便和侍衛們離開了,心想這一晚沒休息,一會兒到家之後首先是要睡上一大覺,隻是下人們定然已準備好了早飯,我還是先得吃了早飯再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