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瑾幾人將變速箱的蓋子取下,觀察一陣之後,道:“公子,變速箱中的各個零件一切正常。由於每個連接件的轉動軸與磨擦麵一直在滴油潤滑,因此並沒有出現磨損現象,而齒輪的齒麵與軸承部分也能夠充分潤滑。”於永江笑道:“這也是由於變速箱頂蓋上設計的幾個滴油漏鬥,才能使得每個磨擦麵都得以充分的潤滑。”劉少成點了點頭,又示意幾人又將汽缸蓋打開。等汽缸蓋打開之後,眾人又取出活塞,隻見經過了一個小時的運轉之後,缸壁已被磨得光亮無比,比剛安裝時要好上許多,顯然汽缸磨合得還是不錯的。其實這也是因為汽缸采用直立式安放,因此活塞在運動過程中並未受徑向作用力,從而使得活塞的各個方向都能得以充分磨合,而潤滑油也能更為均勻地分布到各個磨擦麵。
眾人此時驚喜之極,沒想到經過一個小時的高速運轉之後,汽缸壁竟然比剛安裝時更加光滑,而且汽缸與活塞的配合也更為緊密。此時劉少成也有些等不及了,忙又叫人將蒸汽機裝好,準備帶動車床進行試驗了。幾人又是一陣忙碌,終於將蒸汽機與車床的驅動軸連接起來,又在車床的卡盤上也夾裝了工件。等到再次開機時,隻見車床的主軸也已跟著轉了起來,顯然已比手工驅動的方式要快上許多倍了。當初手工驅動時,車床主軸的轉速大約不到一圈,現在經過蒸汽機與車床的兩級減速之後,已能達到將近五圈的轉速。鄭瑾早已在旁邊將車刀慢慢地推進,隻聽得一陣切削聲過後,工件表麵已被車掉薄薄的一層。鄭瑾又將車刀慢慢向車頭方向移動,不一會兒就將整個工件粗車了一遍,所用時間竟然不到以前的四分之一!
圍觀的人早已驚得呆了,沒想到蒸汽機驅動的車床竟然有如此效率。一時眾人議論紛紛,已開始談論著第三代車床的製作了,又有人建議馬上將這種蒸汽機大批量生產,同時用到各個冶煉工廠與鑄造廠的鼓風機上。劉少成在一旁笑而不語,心想蒸汽機的用途可不止於此,但此時尚未發展到那個階段,一時也不便多說,笑道:“各位,眼下最重要的是為下一代的車床設計出變速係統。由於第二代車床沒有設計離合與變速裝置,因此隻要驅動軸一轉,車床主軸也自然會跟著轉動。如此一來,車床主軸的轉速要靠著蒸汽閥門來控製,顯然是極不方便。另外,蒸汽機應該與變速箱分開設計,而不應像眼前這台機器一樣將汽缸與變速箱做成一體,蒸汽機本身隻是輸出簡單的圓周運動。”鄭瑾一旁接口道:“公子所言極是。蒸汽機的活塞做的是往複直線運動,再由曲柄搖杆機構將直線運動轉變為圓周運動。而變速箱是將蒸汽機的輸出轉速加以改變,從而適應不同的需求。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子以前所說的標準化也該開始實施了。”眾人聽得連連點頭,一時讚許之聲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