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55(2 / 3)

“短跑主要靠頻率和步伐,都需要進行專項訓練。高抬腿,速度快,抬腿高,一分鍾一組,可以練頻率。弓步壓腿,盡量把大腿間的韌帶拉開,可以練步伐。平常見到樓梯就用高抬腿,跑步或睡覺前壓壓韌帶。這樣養成習慣,短跑成績自然會有提高。而800米中線跑,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一般采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個單步,一直保持吸氣,再跑三個單步,一直呼氣。注意:嘴不要張得太大,否則,冷氣會讓肚子痛。呼吸節奏應和跑步節奏相配合,呼吸時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立定跳遠主要靠下肢爆發力和全身協調能力,由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組成。預擺,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擺動時一伸二屈降重心,上體稍前傾。起跳騰空,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擺要協調,空中展體要充分,強調離地前的前腳掌瞬間蹬地動作。落地緩衝,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後擺,落地後往前不往後……推鉛球的關鍵在於技術,最後用力是技術的主要環節。當滑步結束,左腳著地的一刹那,右膝和右腳向投擲方向蹬轉,推動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這時被扭緊和拉長的腰、背、髖部的大肌肉群收縮,使上體迅速向投擲方向抬起。左臂由胸前向左上方牽引,使肩帶肌肉拉長,身體左側對著投擲方向,上體向右側傾斜,左肩高於右肩,鉛球處於較低部位,形成推球前的最佳姿勢。在兩腿繼續用力蹬地時,右肩前送,右臂迅速用力將球推出。此時兩腿的蹬直、右臂的推球和抬頭後仰是同時進行的。鉛球快離手時,手腕手指向外撥球。鉛球離手後,兩腿彎屈或交換,降低重心,維持身體平衡……”

那幾天裏,在小學的操場,在鄉間的小路上,常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幅情景,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兒跑著,跳著,一位三十出頭的女子站在一旁,有時耐心地講解,一遍遍做著示範,有時靜靜地看著,偶爾喊上兩句。他們既不像姐弟,又不像母子,總是能夠吸引路人關注的目光。

周新教得仔細,強強學得用心。周新告訴強強,先著重掌握技術動作的要領,再去追求運動成績的提高。強強牢牢地記住教練的要求,每日勤加練習,漸漸地倒也有了幾分運動員的氣質,自信心慢慢得到了增強。

兩個周的時間匆匆而過,周新該去學校上班了。最後一次訓練結束後,她拿出一副全新的黑色護腕送給了強強,她說:“從事體育運動可以鍛煉身體,但也容易受傷,這副護腕是我自己的,送給你留個紀念。希望你能刻苦訓練,實現自己的夢想。”

“謝謝教練,我一定努力……”強強接過周新遞來的護腕,總覺得應該對教練說些什麼,可是卻又不知道如何去說,隻能深深地向周新鞠了一躬……

在後來的日子裏,強強根據周新的指導,一個人繼續堅持練習。

在小勇出生的那年,李思文在家門口栽下了兩棵鐵杉樹。這兩棵樹一高一矮,筆直地挺立在門前。強強和小勇早就協商好,高的一株是哥哥,屬於強強,矮的一株是弟弟,屬於小勇。

強強用皮尺量過,如果能從門前台階下把鉛球打到兩株鐵樹下,大概10米,對照測試標準,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他就把這個距離當作了自己心目中的目標,不斷練習。一開始,5公斤的鉛球隻能打出6米多,後來根據周新教給的方法,鉛球越推越遠。

星期天,小勇從學校回家,便陪著哥哥一起練習。強強把鉛球投過來,小勇用腳抵住滾來的鉛球,兩手抱起,使勁地從地上滾回去……不知是不是要在弟弟麵前顯示一下哥哥的氣魄,還是他把投擲技巧已經掌握得相當到位,那天下午,隨著強強一聲呐喊,推出去的鉛球劃出了一道完美的曲線,“砰”的一下打在了那株矮一些的鐵杉上。小勇看到自己的鐵杉樹皮被打掉了一塊,心疼不已,而一邊的強強卻忍不住歡呼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