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巴頓回國擔任了米德堡坦克訓練中心少校營長,兼任陸軍坦克委員會委員。1920年夏,美國國會通過了新的《國防法》,該法明確禁止建立獨立的坦克部隊,為此,巴頓不得不回到騎兵部隊服役。不過,在騎兵部隊服役的巴頓對坦克的熱情絲毫不減,他的業餘時間幾乎全用來閱讀坦克先驅哈特、富勒、戴高樂、古德裏安等人的著作,並通過各種途徑為重新建立美國坦克部隊而奔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巴頓發現,坦克在戰場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取得了其他任何兵器均難以獲得的戰績。巴頓特別注意閱讀了德國坦克部隊著名將領古德裏安關於坦克部隊集團作戰的文章和文件,並向他所能見到的人推薦。
由於巴頓一門心思撲在坦克事業上,很快,他於1941年4月就被直接任命為第二裝甲師師長,並晉升為少將軍銜。在此期間,巴頓對自己的坦克快速突擊和迂回包圍戰術的作戰理論進行了實踐。
1943年5月,巴頓被提升為第7集團軍司令,配合英軍在意大利西西裏島登陸作戰。由於巴頓充分運用了坦克在陸戰場上的優勢,他的部隊勇往直前,很快就輕而易舉地攻占了巴勒莫、墨西拿,迅速向縱深推進,其推進速度之快,甚至連英軍也望塵莫及,為此,他再度榮獲“十字勳章”。
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巴頓此刻已出任第3集團軍司令,他大膽切入,於7月25日率部實施了“眼鏡蛇行動”,在盟軍空軍和炮兵的火力之後,巴頓率領自己的坦克部隊勢如破竹般地進入法國心髒地帶。巴頓大膽穿插,帶領他的坦克部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驚人的進展,巴頓第3集團軍下屬的一個戰鬥支隊,甚至創下了以2名士兵的損失擊敗德軍相當於一整個師兵力的戰績。這年年底,巴頓利用出其不意的戰略方針,在阿登戰役中令人難以想象地來了個90度的大轉折,成功地實施了對德國軍隊的反包圍作戰,奪取了戰爭的最終勝利。
1945年3月24日早晨,巴頓率領他的坦克部隊先行渡過萊茵河,與蘇軍會師,並在一個星期後攻克法蘭克福。不久,巴頓的坦克部隊又一舉攻入捷克斯洛伐克。
1945年5月6日,是巴頓第3集團軍戰鬥的最後一天。這一天,巴頓得知,德軍將於第二天投降。5月10日,因無仗可打而孤獨和失望的巴頓迫不得已地發出了停止戰鬥的第98號命令。
縱觀整個西線的反法西斯戰爭,巴頓及其第3集團軍發揮了巨大作用,從嚴格意義上講,第3集團軍取得的功績和創下的紀錄是無與倫比的。在281天的戰鬥中,它保持了直線距離160多千米寬的進攻正麵,向前推進了1600千米,占領了131197平方千米,解放了1.3萬座城鎮和村莊,其中大中城市27座,它給敵人造成的損失是:傷38.62萬人,亡14.45萬人,俘虜95.6萬人,共148.67萬人。在解放歐洲的偉大戰鬥中,巴頓的軍事領導藝術和指揮才能達到了光輝的頂點。(圖167)
然而戰爭剛剛結束不久,在1945年12月21日17時49分,巴頓因在12月9日的一次車禍中不幸負傷,離開了人世。人們緬懷他,於是,將研製中的M46中型坦克命名為“巴頓”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