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 第十章 1
她是個聰明的不折不扣的賊丫頭,一提幹壞事,喜眉眼笑地興奮不已。她說她要去考個教師證,這樣就算到了大山裏也能混個校長什麼的當當。她還讓我也去考一個,我認為她說的有道理,也認為鄭海燕想以此找到我,比駱駝鑽過針眼的可能還要小。她還想去共青團報名,她說出來混就得有組織,沒組織會被大象踩螞蟻般欺負的。支教不是非得找共青團不可的,許多機構有支教項目,國家有撥款,老師的工資都不用當地學校支付,招募機構自會給你發工資的。一般來說,這樣支教都是短期行為,一年、兩年,還有一個學期的,多是剛畢業的學生。她說要幹就把它當成事業幹,僅僅當個老師多沒追求,最起碼得蓋一所兩所自己的學校,不當校長也得當倆校董。我真有點鬧不清她什麼意思了,我問:“你是拿我開涮還是拿山溝溝裏的孩子開涮?”她還不服氣,問我是不是看不起她。我說:“你別把這事兒想簡單了。你也別以為山區的窮孩子就多聽話似的,因為窮,讀不起書,所以就對知識如饑似渴?因為沒有好老師,你一去,孩子們就把你奉為神明?你說什麼都是聖旨?你要是教過一上午的課,你就不這麼認為了。天底下的孩子都是一樣的,一樣的厭學,一樣的調皮搗蛋。農村孩子比城裏孩子還不聽話,紀律性還要差,平時野慣了,根本就不聽你的,你在上麵講,他們就在下麵跟逛大街似的到處出溜。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紀律意識。種地的農民,愛幾點下地就幾點下地,紅燈停綠燈行都不知道,你想,他能有什麼紀律意識?爹什麼德行兒子什麼樣,農民的孩子不也是農民嗎?農村的孩子比城裏的孩子難教幾十倍,首先,他們不專注,知識越少的人對知識越無興趣,孩子也是一樣。城裏的孩子,恨不得琴棋書畫樣樣通,農村的孩子呢,連根毛筆都不會拿。因為眼界的狹窄,領悟能力又低出好幾個年級。同樣的一句話,農村孩子就是聽不懂,這不急人嗎?所以說,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你在嚇唬我!就你能!就你能教得了,孩子們就聽你的,是嗎?”
“不是啊,他們也聽你的,知道為什麼嗎?”
“為什麼?”
“因為我叫他們聽誰的他們就聽誰的。”
“厚顏無恥,算我看走了眼。”
這真的不是吹牛皮,我建議她等開了學,有空來我們學校聽聽我的課。後來,她還真來了,她來時,學生們正在搖頭晃腦地背誦《夜書所見》。我把我的凳子給她,她坐在最後一排,學生們沒完沒了地看她,我問:“阿姨漂亮嗎?”
“漂亮!”
“漂亮當飯吃嗎?”
“不能!”
“為了將來能吃上飯,你們是打算看書呢,還是看阿姨呢?”
“看書!”.
她眯著眼睛冷冷地向我微微點頭,我假裝沒看見。我讓一個男生上來,在黑板上給我已寫下的那首詩注音。先寫的“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再寫“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時,就夠不著了。我給他抱起來,還真有些分量,好在寫得不慢,雖說歪七扭八的像是希伯來文,可這跟我就沒多大關係了,拚音可不是我教的。等他寫完了,我就像扛麻袋似的給他扛肩上,問他:“都寫對了?”
他屁股衝上,頭衝下地說:“寫對了。”兩隻小手還抓著我衣服。
“要是有錯呢?”
“打屁股。”
孩子們笑了,她也笑了,孩子們偷偷地看她,看她的笑是不是和他們一樣傻乎乎。這在孩子看來,很重要的。
我先給他們講的是音韻,也是大綱上沒有的。我說:“詩和音樂是一樣,都是聲在意先。能聽懂大石叔叔給你們唱得英文歌嗎?”
“聽不懂。”
“喜歡嗎?”
“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