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格達一座清真寺前麵廣場有個寬寬的石頭台階,在台階旁邊擺著一張小石桌,那裏坐著“虔誠者杜達”。他正在一個磨光的桃形印章上刻字,以純熟的阿拉伯連寫花體字刻上顧客讓刻的名字。他在寶石戒指上寫了些神秘符語,以給佩戴人帶來力量和平安或防備“毒眼”
[]
和惡人詛咒。
人們都以“虔誠者杜達”來稱呼這位治印人。所有來這座清真寺做禮拜的人都會關注這位在石桌旁刻印的手藝人,關注他那火紅色的胡須、毛茸茸的黑眉以及眉下那雙沉鬱灰暗卻含有神秘莫測思想的眼睛。
一日,一位姿態優雅的人來到杜達麵前。此人身穿一件價格昂貴的毛衣“阿拜”,隻不過因穿得長久了而褪了色。他平靜的臉上露出和藹的微笑,並把一方半透明的湖白色“月亮石”放在石桌上,請杜達為他刻上這樣一行字:“至聖哈裏發
[]
之刮胡匠,謹慎者哈桑。”
杜達一邊幹著手中的活兒一邊對那人說:“請你原諒,我不幹我力不能及的事情。你要求刻的題款會給你招來難以預料的麻煩,甚至會危及生命,應該用其他的題款。至聖哈裏發是道德和理想的楷模,是不會刮胡子的,那樣會引起百姓的不安。上帝保佑,上帝保佑!這簡直不得了啊!”
哈桑聞聽,不禁驚恐不安地問道:“那你說該刻怎樣的題款呢?”
“五年前去世的那位你的前輩刮胡匠,據說曾刻過‘至聖哈裏發之胡須保護者阿卜杜勒·拜拜’的題款。‘胡須保護者’的題款就不會引起任何麻煩了嘛。”說到這裏,杜達頗有玄機地伸出食指,“這樣,即使哈裏發本人也會讚賞你的謹慎。”
“好,那就這樣刻吧!”哈桑對杜達說。哈桑正要離開,突然發現石桌上有一枚刻著吸引人的題款的金戒指,問道:“那是什麼題款?”他一邊問著,一邊順手去拿那枚戒指。杜達眼疾手快,一把抓起金戒指放進揣在懷裏的盛放其他印章、戒指的皮盒子裏,然後說:“我還沒有刻完這枚戒指,很不樂意將沒有刻完的東西拿給別人看。”
正在此時,一位年輕人騎著金紅色的烈馬翩翩而來。他坐在馬上對杜達高聲問候道:“您好,我尊敬的老師——虔誠者杜達!刻好我的戒指沒?”
杜達一向安詳莊重,此時突然變得慌亂起來。他打開皮盒子,拿出那枚金戒指,走下台階,迎著年輕人跑去。年輕人與他的坐騎都是那樣青春、挺拔、英俊。他的年紀在二十五歲上下,穿著樸實,很像一個生活在沙漠中的普通貝都因遊牧人。但不可否認,即使他衣衫襤褸,也掩蓋不住他那勇敢自由人所特有的驕傲氣質。青春的魅力令他的麵龐突顯內心力量,更加英俊非凡,惹人青睞。
年輕人接過杜達送來的戒指,飛身上馬馳過廣場,瞬間消失在一片煙塵中。刮胡匠哈桑好奇地問道:“這是誰啊?”
杜達氣憤地答道:“他是誰,都與你不相幹。你刮你的胡子,他馴他的馬。他是阿拉伯人賽馬大會上最彪悍的騎手,沒有哪一匹烈馬在他的鐵腕下不被馴得服服帖帖的。”
哈桑又問:“他為何需要一枚金戒指呢?”
杜達聽了這話,大為惱火,揮著雙手,噴著唾沫,朝哈桑大喊大叫起來。杜達的行為讓走上台階前來祈禱的人們也驚奇地停下了腳步。他對哈桑說:“你為什麼總是糾纏著這枚戒指不放呢?你操這份閑心有什麼企圖呢?假如你是本市官府的密探,我倒還可以回答你。不過,此刻你最好走開!”哈桑後退了一步,急忙溜走了。他急忙跑進王宮,向宰相報告了此事。
哈桑激動不安地對宰相說道:“想必那是阿爾-曼蘇爾
[]
的戒指,您一定要把這件內藏玄機的事情稟報給聖哈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