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磐見此,徹底對這場戰役失去了信心,他第一個想到的是逃,但若是此時做了逃兵,無疑是出頭鳥,必死無疑。
趙磐長歎一聲,對張良說道:“諸軍皆是如此,此戰必敗。子房,為之奈何?”
“如今之計,唯有尋機撤退!”張良歎了一口氣,十分無奈的說道。
“也隻能如此了!”
黃巾軍一路所向披靡,不久就殺到了步兵陣前,樊稠大呼道:“諸軍務要拚死殺敵,不可後退一步,違者,立斬無赦!”
縱然如此,陣型散亂,珠寶財貨滿懷的董卓軍如何能抵擋士氣爆棚的黃巾軍,隻一會兒的功夫,樊稠所部就被擊潰了,趙磐當機立斷,命令十個扈從護著他和張良逃跑。
剩餘的幾部軍隊也眼看就要兵敗如山倒,董卓不甘心就此失敗,他要將他麾下剩餘的一千騎兵投入戰場,決死一搏。
而此時董卓麾下兩個原本吹噓或百騎或五十騎就能擊潰敵軍的校尉此時卻做起縮頭烏龜。
聽到董卓下令發動衝鋒,兩人更是臉色煞白,連忙勸說道:“董將軍千金之軀,豈可親身犯險!如今賊人勢大,將軍不如先暫避鋒芒,整頓大軍,來日再戰不遲!”
話說的很漂亮,也不知道是真的為董卓考慮呢,還是為自己的小命考慮!
董卓聽了這兩個小人的話,頓時氣的須發皆張,怒目而視!
這時李儒也附和道:“兩位校尉說的有理,黃巾賊士氣正旺,將軍應該避其鋒芒,擇日再戰!”
“你!”見自己的女婿也這麼說,董卓更加暴怒了。
李儒策馬靠近董卓,低聲說道:“嶽父大人,如今大軍敗像已現,再孤注一擲行險,勝了還好,若是敗了,到時嶽父大人手下無兵無卒,朝廷恐怕……”
李儒的話說到了董卓的心坎裏:是啊,他本是隴西的一個土豪,沒有高貴的家世,在朝中也沒有什麼勢力,全憑手下的強兵才得以升到中郎將的高位!若是手下的士兵沒了,朝廷肯定不會介意以戰敗為由砍了他的腦袋的!
如今之計,唯有暫時撤退,保存實力為上!
再加上這時諸軍紛紛潰敗,黃巾軍正向著董卓本陣殺來,董卓隻得先是歎息一聲:“悔不聽文優之言,致有今日之敗!”
隨即董卓臉上露出殺伐決斷的堅定神色,大喝一聲:“傳我命令,撤!”
隨即董卓帶著本部一千騎兵風也似的撤離了戰場,至於失陷在黃巾軍中的那萬餘將士,則被他果斷的拋棄了!
董卓逃回大營,心知憑剩下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堅守大營,所以也不敢停留太久,指揮剩下的將士將營中儲備付之一炬,免得便宜了黃巾軍,然後一路撤進了郡城。
進入郡城之後,董卓立刻將那兩個校尉斬首示眾,順便將戰敗的責任全部推到了這兩個軍官的身上,同時再上表請罪!
一座大屋中,屋內隻有董卓李儒二人。
董卓意興珊闌的歎息道:“想我董卓,半生征戰羌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未曾想才一進入中原,就被一群黃巾賊寇打得一敗塗地!莫非天命使我隻能在西涼稱雄?”
“勝敗乃兵家常事,嶽父大人無須喪氣,憑您的威望,隻需振臂一呼,立刻就能在西涼再次拉起一支大軍。”
接著,李儒壓低了聲音說道:“況且依我觀之,如今大漢天災不斷,賊兵蜂起,更是內有十常侍弄權,大臣也多是庸碌之輩,這是亂世之兆啊!嶽父大人隻需勤練大軍,靜待時機,將來未嚐沒有橫行天下之時!”
李儒一番話說得董卓雙目放光,忍不住拍案而起,大聲說了一個字:“好!”
“不過如今我遭到大敗,縱然將罪都歸到了那兩個家夥的身上,但恐怕朝廷還是不會輕易放過我啊!這該如何是好!”董卓憂慮的說道。
“嶽父大人無憂,十常侍素來貪財,但卻深得天子信任,隻需賄以金銀珠寶,嶽父大人定然能夠安然脫罪。”
然後李儒抱了抱拳說道:“我願替嶽父大人走上這一遭!”
“好好好,就拜托文優了!”
“定不負嶽父大人期望!”
“吾有文優,無憂矣!哈哈哈哈~”董卓不愧是梟雄,很快就一掃失敗的頹色,撫掌大笑起來!
這時,許多突圍而出的涼州潰軍也紛紛逃到了郡城,而這裏麵,卻沒有趙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