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走進麗江(1 / 1)

雲南麗江以壯麗的山和美麗的江而得名。她以玉龍山為背景,以水為靈魂,完美地將山與水、水與居住環境有機結合,以獨特的城建格局、曲折有致的街道深巷、高低錯落的居民建築與奔騰不息的泉水構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浪漫空間”,描繪出一幅活生生的“雪山綠地、小橋流水、納西人家”的水彩畫,成為名不虛傳的世界文化遺產。

麗江古城坐落在麗江壩中部,據主人介紹,麗江世襲者姓木,築城如木加框而成“困”字,這是要不得的,故成了中國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在主人的陪同下,我們首先登高攬勝,將古城全景盡收眼底,六千多間臨山傍水,依山而建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傳統民居盤桓於獅子山間,錯落有致,美不勝收。

漫步街河觀賞古城萬千風情,主街傍河,小巷臨渠,居民引泉,使古城清淨而充滿生機。走街入院,看到的是古城建築、房屋構造簡潔粗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細部裝飾又豐富細膩,居民喜植四時花木,街頭巷尾百花爭豔,香氣撲鼻,真可謂“麗郡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養花”。還有石板路、小橋、花鳥蟲魚、琴棋書畫、民風民俗,生發出無窮的意趣,使古城獨具魅力。

在黑龍潭公園,我們有幸聆聽了被稱為“中國音樂活化石”的納西古樂。樂猶藥也,年老的藝術家身著長衫,手持古老的樂器演奏古老的曲子,隨著一聲鼓響,一支“八卦”曲子把我們帶進了遠古年代,眼前燭光閃爍,笙簫齊鳴,伴著渾厚的男聲齊吟,那聲音如天界之樂,撼人心靈。我想,難怪俄國人顧彼得在其《被遺忘的王國》一書裏會發出“我有生以來從未聽到過如此深沉、輝煌卻又如此柔和悅耳的鑼聲”的讚歎!

在令人向往的雲杉坪,我第一次闖進了原始森林。林間古木參天,灌木叢生,枯死的樹木隨意躺著,更增添了一種原始的味道。我仿佛成了穿林海、跨雪原的楊子榮,頗有幾分氣衝霄漢的感覺。不過我們腳下是用栗木鋪就的棧道,而不是什麼雪橇。同行的小孫不時指著又高又直的雲杉上掛著的長長“胡須”和一層茸茸的“綠衣”發出聲聲讚歎。

走出原始森森就看到了一塊巨大的芳草地,高大的雲杉為草甸鑲上了一道道綠色的裙邊。近看,雲杉坪四周,身穿“披星戴月”服飾的納西族姑娘,頭戴彩線鑼鍋帽的彝族姑娘和手拿哈達的藏族姑娘在草甸上、森林間輕歌曼舞。遠看,由十三個高峰組成的玉龍雪山像一把打開的扇子,銀光閃閃,巍峨壯觀,欲將陣陣寒風“扇”向雲天。我們隨意按動快門,都是一張張多姿多彩的立體景觀,信手拈來,又是一幅幅優美清麗的畫麵。

麗江,美哉!

(2000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