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過好多次漂流的體驗,如在貴州黃果樹剛開發的激流中,在麗水景寧渤海的溪水中,在溫州楠溪江的溪灘中。一直以來,我對漂流的感受是休閑、浪漫、輕鬆、刺激。而周六去杖錫李家坑漂流,才讓自己新增一種感受,那就是興奮。
周六一大早,還帶著前晚觀看奧運會開幕式時的無比喜悅,揉揉雙眼,一骨碌從床上彈起,借奧運會東風,與約定的朋友們彙合後,一起前往杖錫李家坑漂流。那天天公作美,是陰天。由於起得早,一段較長的盤山公路上幾乎沒什麼交彙的車輛,一路經過雄偉的皎口水庫和壯麗的周公宅水庫,不知不覺爬上了茅鑊村古樹群邊,大家邊談邊看窗外的景色,談得最多的自然是奧運會開幕式的所觀所感,倒也忘記了山路的險要。約一個半小時,就順利到達漂流目的地了。
停好車,購好票,卸下一切多餘的物品,為了欣賞漂流全過程,有的朋友舍不得摘下眼鏡。那好吧,就用棉繩綁住,我們戴上安全帽,穿上救生衣,然後兩人一條小皮筏就笑哈哈地下水了。
前半程沒覺得與其他地方的漂流有什麼大區別,小孩也可以漂。水流是上遊水庫人工控製放泄的,相對平坦緩和。水是涼爽的,潑到身上特別舒適,人們沾上水後,不是去擦幹它,相反,是去笑納它。不是嗎?人一到皮筏上,一不小心,就有水花濺進皮筏,褲子就全濕了。仰躺在皮筏上,望著碧綠的青山,我的奇思妙想不斷:要是再下點暴雨多好,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風雨同舟。也有朋友說,捧上半隻西瓜,再給一枚小勺又如何?此情此景我們仿佛成了魯濱遜,任皮筏自由漂蕩,隨波逐流,完全進入了另一個境界。一個浪打來,打斷了聯翩浮想。這時我看到矜持的人們不安分起來,溪上的氣氛也開始活躍起來了,一行同伴有相互用槳或手打水仗的,現在則開始四麵出擊,不管認識與否,全麵開戰,許多皮筏四麵受敵,上麵的人頃刻間成了落湯雞,而周圍的人們則送來一陣陣友好的笑聲。那一刻人心坦蕩,朋友多歡笑。
悠閑地過了幾個彎,把小孩送上岸,就進入了真正的李家坑漂流狀態,水流變得湍急了,溪道變得曲折了,落差有3米的,甚至有6米的,筏上的勇者都顯得緊張起來,紛紛抓住筏子拉繩,縮進腦袋。女的不敢先漂下去,要求男的帶頭漂。閉上眼,任湍急的溪流將筏拚命帶向前方。當我們從落差大的湍流中冒出頭,回過神來抹掉滿頭溪水時,雙方要麼會心一笑,要麼就打一陣水仗,緊張的情緒一下子緩解了。
每漂過一個大落差的跌宕後就會有一個稍緩衝的溪道,所有的人都會邊喘氣,邊用帽子將筏中的水舀出。用心觀察,會發現遊客的狼狽相也很多,有手機進水的,也有涼鞋脫膠的,有的包濕了,我用塑料薄膜包的車鑰匙也進水不靈了……
皮筏拖上了岸,人們也隨中巴被載到了始發地,靠在車窗邊,望著奔騰的溪水,我還沉浸在漂流的興奮之中。我想,人的一生不就是在社會的大風大浪中漂流嗎?盡管有激流險灘、有暗礁漩渦等艱難曲折,但隻要我們認準目標,堅定信念,經受碰撞,顛覆反複,總能順水而下,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
回來的路上我們沒忘記到古樹邊看看,這些曆經500多年歲月洗禮的古樹群,飽經風霜,傲然屹立在群山之中,有香榧、油鬆、楓樹等,大家紛紛舉起相機,留下了美好的瞬間。
(2008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