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 / 3)

老兩口爭執不下,老妻說:“幹脆讓女兒自己決斷!”

呂公氣哼哼地隻能同意。

女兒呂雉被叫到父母房間裏來,聽明白事情原委後說:“女兒的終身大事謹聽父母之命,現在父母意見不一,女兒更是拿不定主意,不如讓小雉兒做主吧!父親不是說過小雉兒能辨人的貴賤嗎?”

呂公聽了暗想:這樁婚事恐怕難成了。呂雉所說的小雉兒是一隻養在呂公書房中的很有靈性的紅鸚鵡,這紅鳥除了兩粒眼睛和尖尖的小嘴巴是黑色的,其餘渾身赤紅。呂公因為在四個兒女中最疼愛呂雉,就把自己精心調養格外珍愛的這隻紅鸚鵡叫做小雉兒。呂公癡迷相術,醉酒後曾說過連他的鸚鵡都能識人貴賤的話,說此鳥見凡人一聲不鳴,見貴人才會歡叫。其實,紅鸚鵡隻是見了呂公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兒子呂澤、呂釋之及兩個女兒呂雉、呂媭才會歡叫,對待生人一律“裝聾作啞”。呂公明白了,呂雉丫頭不情願這門親事,但她很精明,自己不說出口,倒以紅鸚鵡作擋箭牌。

呂公已經應許劉邦為婿,眼睜睜要食言了,卻毫無辦法,隻好吩咐仆人請劉邦明日進宅相見。

劉邦幸運,如果呂母和呂雉出個“之乎者也”的問題,估計沒有讀過幾天書的劉邦就還得繼續打光棍過他的單身生活,但偏偏讓一鸚鵡在他麵前叫喚,這可正撞了他的強項。劉邦雖然琴棋書畫一樣不通,鋤耙犁鏟一樣不會,但是下水摸魚,街上遛鳥等行當卻鮮有人比得過他。

次日,劉邦衣冠整齊地到了呂公家裏。呂公把他迎進客廳。裝在籠中的紅鸚鵡懸掛在客廳高杆上。呂母、呂雉娘兩個躲在屏風後麵傾聽動靜。

呂公本已應諾劉邦婚事,現在又要婉拒,心中著實過意不去,難免對劉邦格外客氣。劉邦以為婚事已成,也不再拘謹,與呂公暢談。

劉邦環顧室內,忽見頭頂側旁高杆上掛有一精巧鳥籠,籠中有一隻赤紅小鳥正在裏麵蹦來跳去。劉邦多年遊蕩玩樂,深識玩物,他驚異於呂公家這隻罕見小鳥的奇特,又見呂公不時望向鳥兒,以為呂公用鳥炫耀,就朝著紅鸚鵡“啾啾”地逗了幾聲。紅鸚鵡的反應與往常不同,往日外人逗它,它都跳到鳥籠一角,瞪著小小的眼睛不出一聲,今天聽到劉邦喚叫,忽然間跳到鳥籠邊緣,朝劉邦清音響亮地嘰嘰回了兩聲。劉邦見小鳥可愛,不由站起身來走到鳥籠近旁,把以前鳥市遛鳥的本事使了出來,又朝紅鸚鵡“啾啾”幾句,紅鸚鵡以歡鳴回應。

劉邦扭頭看呂公想誇讚鳥兒,沒等他張口,呂公已經驚喜地歎出聲來:“確是貴人呐!夫人,快領女兒出來相見!”屏風另一邊的呂雉前後聽得仔細,她聽劉邦的話音洪亮,底氣十足。悄悄向外看時,見劉邦衣著雖不華麗,但身材魁梧,眼放光彩,言談舉止有灑脫男兒的氣象,不由地心頭暗喜,羞答答地隨母親走入客廳。

呂公引劉邦給呂母施禮,又讓呂雉見禮劉邦。呂雉皮膚白嫩,麵容清麗,劉邦看了呂雉長相非常中意,著實歡喜。

呂雉謹從父命。呂公趁機小聲對呂母說:“女兒雖然命裏富貴,但須得有貴人相扶才可如願,劉邦正是那貴人啊!”

呂母雖有疑慮,見女兒已同意,也隻能點頭。

呂公滿麵春風地對劉邦說:“好事不宜遲,我去和親家商量,你們兩人擇吉日完婚!”

劉邦和呂雉結婚那天,劉太公熱情待客,夜裏人散盡後禁不住老淚橫流:自己的四個兒子,大兒早亡,二兒、小兒家裏剛剛能吃飽飯,誰能想到就數最不省心的老三兒子竟然娶了富戶人家的閨女。年逾五旬的劉太公慨歎唏噓悲喜交集,怎能不落淚呢?

劉邦興高采烈,對天上掉下來的這個“臉似芙蓉胸似玉”的呂雉竭盡溫存,而呂雉卻在新婚之夜失眠了,身邊的劉邦心滿意足地打著呼嚕熟睡,偶爾還磨磨牙,“嘎吱”的磨牙聲刺礪著呂雉的神經,她望望四壁空空的新房,又望望沉睡中的劉邦,不由得歎息一聲——以後這就是她的家,以後這就是她的男人。

以後的十幾年裏,劉邦和呂雉跟劉太公老兩口住在一家。劉邦繼續****的泗水亭長,呂雉呢,從結婚時的嬌柔新娘,到洗盡鉛華的中年農婦,曾經婀娜的身段在日複一日的操勞中不再挺拔,曾經白嫩的皮膚在歲月的風吹日曬中變黑變糙,皺紋也悄悄綻出眼角┄┄這十幾年她當了個好媳婦,上孝敬公爹,下養育一雙兒女,操持家務,下田幹活,辛勤勞作,節儉度日。

劉邦習性難改,呼朋引伴經常和縣上的朋友們一起喝酒、練劍、論天下事。劉邦生性好誇,朋友相聚都是他自掏腰包宴客,可他的那點俸銀怎麼夠花銷,常是入不敷出。劉邦用光了錢便向呂雉伸手,反正他知道老丈人家裏不缺金銀。呂雉開始能厚著臉皮從父母那兒領些錢來,後來就羞於再要了,可她對丈夫的行為並不反感,每當劉邦在家擺了宴席與眾朋友談論時事各誇誌向時,呂雉覺得高談闊論的丈夫真是個當英雄的材料。丈夫向她要錢,她摸遍嫁妝賣掉也盡力給予。家資花完,劉邦的支出卻仍然不減,呂雉發愁,家裏的長工審食其給女主人出主意:當朝的秦皇或建造宮室,或北征南伐,村裏的半數青壯年男丁被縣裏征去服秦廷的兵役、徭役,沛縣的農人銳減,導致大量肥沃的田地因無人耕種成為無主的荒地,陽裏村村西正有一片荒地,夫人可借錢雇人開墾、耕種,等有了收成,自然可換錢財。呂雉聽了審食其的建議,向父親借足了銀兩,雇了五、六個年老的農漢在村西的荒地上開墾出二十幾畝良田,種上粟和桑麻。一年過去,糧麻豐收,不僅自家足夠吃穿,而且賣糧麻掙了不少錢,再加時有呂公的資助,劉邦的花銷自此就難為不著了。

十幾年來,劉邦的朋友蕭何、曹參、王陵、夏侯嬰、傅寬、王吸、薛歐、酈商、周勃、周苛、周昌、任敖等都與呂雉相熟了,嫂子、弟妹往親熱裏叫。有時他們到劉邦家中做客,呂雉端茶倒水,真心招待,從不怠慢。眾人都讚呂雉爽快。經蕭何介紹,沛縣義士樊噲迎娶了呂雉的妹妹呂媭,劉邦與樊噲成了連襟。

公元前209年,即劉邦和呂雉結婚十五年後,天下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今安徽境內)率領生存不下去的勞苦農民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素有大誌蟄伏已久的劉邦也參加到反秦的戰爭中。